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校园集体舞》的推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学辉

  摘 要: 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对男、女生的交往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为初中异性交往提供了一种科学得体互相接触的途径。体现了班级男、女生之间的友谊,给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搞好学习和班集体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关键词: 推广; 校园集体舞; 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05-0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艺术教育活动资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国家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
  这套校园集体舞的全面推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有利于培养健身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由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声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的五年内迅速增长,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肥墩”;眼睛近视率,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从“健康第一”的目的出发。跳集体舞不怕操之过急,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经不起拖延了,雷厉风行,时不我待,需要大张旗鼓的唱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健康水准,扭转学生体质继续下降的局面。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初中任教的体育教师,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来谈谈校园集体舞的看法和认识。
  一、校园集体舞
  舞蹈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形式,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集体舞是由各种基本身体动作,操作类动作及持轻器械类动作等组成,编排的一种具有特定规则和方法的身体活动。顾名思义,校园集体舞是校园普及的一种集体舞蹈。我国的集体舞是在群众性的秧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体舞富有鲜明的教育性、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是一项高尚的健身方式。
  二、校园集体舞的推广
  推广的主力军是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要有信心。另外学校领导要支持,国家的相关“推广政策”要跟上,我们要持乐观的态度,先乐对之,再喜迎上,后力传之。并且,教育部之所以推出校园集体舞,主要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 原来的广播操、健身操活动不足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致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号,相应地广播操这一形势在中国校园推广中便被赋予了双重功能,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但是,因为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效果,却牺牲了学生对美的体验和艺术熏陶。同时,在广播操的长期的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气候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北方天寒地冻,室外活动少,又因经济制约,室内场馆的建设难以实施,南方降雨多,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各地中小学难以修建室内体育设施。因此,在这种情况的制约下,作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的一种辅助手段――校园集体舞。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录音,一块面积稍宽敞的场地就行,它不像蓝、足、排球等运动项目受场地的限制。校园集体舞可以分组、分班、分年级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了广播操对场地有较高要求的缺点,但教育部已作了明确的表示,校园集体舞不会取代广播体操。
  2. 引导男、女生的正常交往
  笔者长期在初级中学任教,对男、女生有较多的感性认识,我结合初中生异性交往的问题,以此来引出校园集体舞推广的部分用意。初中生年龄大约在13岁-17岁之间,对异性的消极感受大约在85%左右,从小学刚进入初中,异性之间的分歧因年级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再加上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家长和老师的告诫,异性之间就好像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异性之间的一次无意接触,就会引来其他同学的大笑和俩人的面红耳赤,特别是在体育课中,男、女生的集合站队早已自觉的分开站,已形成了一种潜在的规则。而校园集体舞的推广以及集体舞的一些邀请、致敬、迎送的动作,还有跳舞时要求的大家动作协调、配合得体、举止文雅等,这些都利于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了解他们的同伴、异性。在舞蹈中,舞伴随时都在交换,一般是4个人一组。因此,校园集体舞为初中异性交往提供了一种科学、得体、互相接触的途径,而不是初中生产生早恋的根本原因,同时,体现了班级男、女生之间的友谊,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搞好学习和班集体的凝聚力而提供了一个平台。
  3. 社会的进步和需要
  我国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国民经济持续、迅速、稳定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整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相应地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父母、老师、朋友,到陌生的城市或国家去求学。孩子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在生活上、人际交往上、思想上难免会产生不适应,这种适应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性格外向,情绪乐观,有一定交际能力的孩子,能够快速的融入新的集体和生活中。而校园集体舞能够在学生学习阶段培养他们在互动中体会团结、合作的力量。在互动与欢笑中不自觉地消除了害羞、胆怯、自卑的心理障碍。可见,校园集体舞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推广的校园集体舞还处在初级阶段,在2009年9月1日全国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我国民族地区多,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体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建议在推广中,各个地区可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为校园集体舞的推广积累经验。
  其次,在中小学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要注意学生个体的时间和精力。校园集体舞在“评优评先”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标准,权重不宜过大。
  第三,校园集体舞是动作学习的过程,任何一个学习的动作有都有一个自身的规律。如果尽快推广普及校园集体舞,就会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这样就会有违推广者的初衷,应循序渐进,使它成为学生们真正喜欢的一项文体活动。
  校园集体舞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培养我们青少年青春气息和时代特点的一种舞蹈,新事物萌芽阶段,虽有好多猜测顾虑,但是如果我们体育老师能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有足够的尝试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什么事都不会难倒我们。
  注:我校全体学生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在体育老师的辛勤劳动下。在去年九月份,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后,举行了全校学生《校园集体舞》大比拼,获得了圆满成功,也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