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红梅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作为学派由春秋末期教育家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辑而出的《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标记,在世界上代表了中国的文化。
  从20世纪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及技术成果的推广,世界各国走向开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管理思想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变革,由原先的“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向“管理伦理”发生着衍变。管理哲学中的P原则和L原则,由过去的Profit(利润)和LoSS(亏损)转化为People(人)和Love(爱)。这表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正在朝着东方管理思想的方向靠拢,管理思想伦理化已经成为国际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伦理化的管理思想从其产生的渊源和结构特征来看,都与我国的儒家管理思想有着惊人的吻合,足见儒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儒家管理思想,将儒家文化中重人情、重伦理、重道义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现从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知觉和个体决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孔子以人心的共同感受为前提,提倡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个体角度而言,儒家思想不仅仅追求经济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满足,而且追求人格的完善,人际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伦的和善。“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基本界定就是爱人,爱人则肯定重人轻物,看中人的生命存在。如此,“仁”也就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人的内在价值就在社会中显现出来,体现在组织的价值追求中,最终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人心的共同感受是组织行为学中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个体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和解释他人的活动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便于有效的判断,从而进行迅速的决策,个体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其中“选择性知觉”、“对比效应”和“投射作用”,既是个体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推己及人”(《孟子》),进行主动选择判断的技术手段。
  
  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在儒家思想看来,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核心是人的完善,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管理的目标是“安人”,明确了把人作为管理的载体,这与现代管理中组织文化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尊重人的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使组织成员的心力、潜力和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孔子说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为桀、纣失天下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这句话对奉行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人的价值的组织,起到了警示作用。传统西方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组织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将利润放在第一位,而组织中人的主体性被弱化乃至忽视,则人的工作积极性将降低甚至于丧失,最终组织单纯追求利润的目标也会落空。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道”,“仁道”即“人道”,“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孔子也说过:“惠则足以使人”,只有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从组织、制度、授权、奖惩等方面“惠”及以人,以人为本,才能赢得人心,让组织永保活力。
  
  三、“利”与“义”的冲突
  
  所谓“义”,就是行为的应当或适宜标准,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利’,也就是利益,是指人的功利价值。在组织行为学中,冲突是种过程,当一方感觉到另 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冲突的过程就产生了。对于“利”“义”的关系,如果产生冲突时,儒家明确了“见利”要“思义”的思想,应该把“义”放在首位。正如“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不能只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将“义”弃置不顾,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针对社会上重利轻义的倾向,儒家提出“重义轻利”的思想,强调要“见利思义”、“取利有道”,要求“利”必须符合“义”的规范,既不反对“有利可图”,但同时又决不“唯利是图”。正如“因民之利而利之”所说,聪明仁厚的人应当先满足公共利益,自己才可从中相应获益。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经济活动双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同样是以利益为主。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决策行为,应在谋求自身利益时,首先考虑的是“利他”,以“利他”的方式实观“利己”,在关注公众、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争取自身的利益,达到“利他”和“利己”的和谐统一。社会互惠互利是观代管理思想中的原则要求,也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以义取利精神的体现。如果不顾公众利益,不尊重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没有“义”,最终自身也无利益可言。儒家思想并不反对发财致富,而是主张“先富后教”,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史记》)。如果连基本生活之衣食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就要大乱,就谈不上什么礼、义、荣、辱。现代管理思想提出的“互惠互利”以及“与公众一同发展”的原则,强调经济活动双方利益的平衡协调,根据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四、目标价值取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句中的“和”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讲求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以和为贵”,讲求人与组织的关系和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守其位,各尽其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在组织行为学中,这种“和”也是群体内聚力增强体现,是组织追求人、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氛围。例如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双向对称”模式,即体现了儒家“人和”的思想。“双向对称”模式是美国管理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提出的,模式理论认为,组织与社会和谐的形成,要求组织一方面将信息传播给社会,另一

方面将社会公众的意愿和信息反馈给组织,在组织内迅速流动传播,以便组织吸取民情民意。通过这两方面的交流,能为调整、改善自身的有效管理找到事实依据,组织同时在良好的双向沟通中得到对称平衡。此外孔子明确了达到“和”的行为取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其中的“和”是通过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达到整体的最佳组合。句中的“同”则是不讲差别,盲目追求一致。前者是追求对立面的协调、统一,不回避矛盾,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后者却是混淆是非,无原则的调和。“和而不同”是处理矛盾,对待差异的积极态度。
  
  五、领导
  
  组织管理学中领导的涵义,被界定为一种能够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领导者对群众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如职位、资历等因素)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如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等因素),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是自然性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信任,信任是领导的基石。组织行为学中信任是种对另一个人的积极预期,是通过对方的言语、行动或决策相信他不会采取投机行为。这种体现为诚实有信的行为也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尤其对从政领导者,更是反复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意思是:领导者本身正直没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倘若自己都作不好,就是有命令,人民也不肯听从。儒家管理思想认为领导者必须做到“为政以德”,必须做到正己而正人,修身而治人,上行而下效。只有真正做到自律,树立自己的良好道德形象,方能达到治人的效果。领导者才能取得下属的充分信任,无形中树立自己的权威,真正有效执行领导的职责。如此,则应了“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铁镀。(《中庸》)。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不用动人们就敬重他,不用说教人们就信任他,所以贤德的国君不用赏赐的办法来劝慰人民,不用动怒人们自然就畏惧。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在知觉和个体决策、组织文化、“利”“义”冲突、目标价值取向、领导五个层面上,分析儒家管理思想的结构特征,不仅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管理文化特征是相通的,而且说明儒家管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具有现代管理价值,儒家管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充满生机活力,可以转化为现代人迫切需要的精神财富。拓延儒家管理思想中的深邃哲理,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和改造组织行为学,而且也使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从而使我国的管理实践更具有可操作性;用现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重新诠释儒家管理思想,也必能使古老的儒家思想穿越时空的限制,在逻辑结构上显得更严谨、更有条理,从而使其古为今用,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新的光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