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密云:跷跷板上的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庆艳

  北京用水量三分之二在密云,北京98%的铁矿石储量也在密云,在生态与工业间,密云怎么平衡?
  “有水库,难致富”这是20世纪70、80年代密云当地老百姓的一句流行语,原本在其他区县可成为经济支柱的采矿冶金业、水泥厂、化肥业等重工业,在密云各项生产条件皆具备的情况下,却在时刻因节能减排指标而经受着“关停并转”政策的炼狱之苦。
  然而,高压下的重污染产业似乎并不罢休,一度形成“摁下葫芦起来瓢”的尴尬局面,这让素有“救火队长”之称的密云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姜博感叹:“‘保水’与经济发展间就好似跷跷板的两端,密云哪一个都不能丢,丢了就会出大问题。”
  如何在“保水”和“保工业”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密云经济发展的最难选择,旧企改造、新企设限、规划谋局,这一切都成为密云打造生态县城的工业发展路径,而它们都殊途同归于生态工业。铁矿石之战
  说起密云水库与密云铁矿石,现年47岁的姜博难以掩饰其惊奇之心,“密云水库是北京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北京整个用水量三分之二的比例,然而,更为有意思的是,北京地区蕴藏的铁矿石有98%也集中在了密云,密云铁矿石储量达10亿吨,工业储量为3.88亿吨,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居第19位。”
  当密云水库遇上密云铁矿石,实际上是“保水”的责任与追求经济发展的欲望短兵相接了'于是,北京威克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克公司”)这类采矿冶金企业便被强制性地踏上了生态工业的探索之路。
  威克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金属化球团(即直接还原铁),年生产金属化球团9.13万吨。但球团生产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单公司里的球团生产车间年耗煤约7.5万吨,耗电11000万千瓦时,耗水约30万吨,曾被列为北京市五十家重点耗能企业。“每次环评都像被扒掉一层皮,我们公司一度濒临被关闭的境地。”威克公司总机械师韩向东感慨道。
  早晚被关闭是公认的威克公司不可避免的结局。但是,有着多年丰富的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的姜博却有另一番看法,“除了球团生产车间,威克公司还有着矿石开采、选矿工艺板块业务,与其彻底关闭一家有希望的企业,不如对其有重点地‘推倒重来’,激发其内生活力。”
  2007年6月威克公司正式关闭球团生产车间,这也成为姜博这位“救火队长”对企业下猛药的最强注脚。“节能减排指标压在政府身上,实际上最终压在企业身上,期望这剂猛药能让企业尽快转型升级,避免被强制关闭的局面。”姜博在整治企业的背后却是用心良苦。
  然而,与政府的痛下决心相比,威克公司面临着更大难题。“关闭球团车间那一年,公司被逼到了绝境,拳头产品成了收官之作,公司整个发展方向都处于迷茫之中。”韩向东回忆说。
  据了解,威克公司在关闭球团车间的同时,还面临着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砂石无处放置的难题。之前,生产工艺粗犷的威克公司将废砂石简单地放置在场地的一角,然而多年堆积起来的废砂石已经将闲置矿场占尽了,那么,源源不断的废砂石将放置在何处呢?
  花巨资购买周围村民的闲置山地并非易事,国家有政策严格限制矿山开采,再说那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另一种路径则是花巨资购买碎石生产线,不仅变废为宝增加公司产品品类,还可解决废砂石放置难题,威克公司选择了后者。
  为此,威克公司在2006年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两条年加工处理160万吨矿山岩石的建筑砂石料生产线。虽然投资额非常大,而且投产的前两年产品的销路并不好,但是企业还是咬着牙在坚持。“第一年生产出来的砂石料竟然以6元/吨的低价出售,公司亏了很多钱,”韩向东笑言,“现在已经卖到30元/吨,每吨有5元左右的利润。”
  2009年,在产品销路逐渐回暖后,威克公司又投资1500万元建成一条年加工处理150万吨矿山岩石的建筑砂石料生产线,与此同时,公司矿山固体废弃物年利用总量可达到460万吨以上,可产出420余万吨建筑用砂石料,公司砂石料生产年利润总共有上亿元,在整个企业所有产品年利润中占了20%左右。而在这两年的环评中,公司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零。“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韩向东如是说。
  与此同时,威克公司还在节水上下功夫。每次雨后采矿坑里的积水总耽误开工,但是,采矿过程中却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为何不把这些雨水或使用过的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呢?”韩向东在一次雨后采矿停工之时突然想到。
  于是,威克公司预留出一个天然采矿坑,用水泵将其他采矿坑里的水抽到这个坑内,然后经过沉淀、简单处理达到循环使用水源的目的。“这个方法几乎不产生成本,可是自实施后,公司再也没有了因超出工业用水指标而被罚巨款的担忧。”环评结果显示,威克公司达到了生产用水零排放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密云主动关闭了200多家乡镇企业,严格限制对铁矿石储量达11亿吨矿山的开采,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污染源。同时还关闭了县水泥厂、化肥厂以及170余家个体采选矿点。位于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6家大型养殖场也悉数搬迁。
  回想起球团生产车间的关闭,韩向东说,“当时公司被逼到了绝境上,不然至今都不知道如何处置满山的废砂石,现在反过来看,那次的危机实际上是挽救了公司,让公司从重污染企业蜕变成了一个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走在行业前列的生态型企业。”
  
  痛失同方
  
  与传统工业的后天艰难改造相比,密云在新工业项目的引进上也遭遇了先天流产。这再一次佐证了“保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似乎永难调和。
  密云为了引资,不仅在土地、税收上有非常优惠的政策,而且在为企业服务的软环境上不断完善,然而,仍然有些行业龙头企业的新项目有意嫁到密云,却因未通过环评而与密云失之交臂。“去年一年时间内,单清华同方LED项目等的流失,密云就无形中损失了上百亿元的产值。这么多年累积起来,恐怕密云损失千亿元产值并不是信口开河。”姜博说。
  密云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5月,在2000年升为北京市级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开发区注册企业达1065家。园区内产业种类繁多,主要有五大类产业,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纺织服装业、信息产业和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业,而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在整个开发区经济中占比到30%,属于第一大产业。由于园区内产业分散、规模性企业少,招大引强则成了密云经信委极为迫切的一大任务。
  在招商引资方式上,密云经信委采取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而利用快捷的网络则成为主要方式之一,经信委在网上公布了姜博及其他经信委工作人员的电话等联系方式,而密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甚至将手机公布到网络上,以方便有意向落户密云的企业及时联系到人。
  其实,姜博认为,为了“保水”就放弃

经济发展是因噎废食,如果单纯“保水”,把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但经济发展跟不上,则社会闲散人员过多,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而招商引资这种手段运用得好,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密云“保水”义务为企业设置的环保高压线,还是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无形的阻力。清华同方LED项目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2010年的一个周末,姜博意外获得了清华同方LED项目有意向落户于密云的消息,该项目欲投资50亿元在密云建一个全资子公司,年产值将达50亿元。并且清华同方的威视股份产学研基地等也在密云。“这个项目如成功人驻密云,将解决当地劳动力数千人,同时也会带动密云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
  很快,姜博便与清华同方的人员进行了面谈,由于清华同方在密云的基地运营状况良好,所以它非常有意向落户密云,姜博与之的谈判非制顺利。但是,环评结果还没出来,姜博及密云经信委的全体人员都为此捏着一把汗。姜博隐隐猜到,清华同方LED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很可能会成为其不能通过环评的原因。
  果然不出姜博所料,环评结果后来出炉,清华同方LED项目实际生产后产生的大量污水中含有有色金属――镉,由于密云地势偏高,位于地下水位的上游,污水渗到地下后可能会对顺义等地势偏低的区县造成水污染。所以,该项目未通过环评这一关。
  “清华同方LED项目在我们县不能上,在顺义等其他区县却可以上,归根结底,这还是我们县‘保水’高压线所造成的。”姜博笑言。
  错失清华同方LED项目,姜博表示,“真的是太遗憾了。”因为该项目不同于该公司前两个项目,只是将此作为生产加工的基地,总部并不在密云,而该项目则是在密云整体落地。姜博如此急迫的心情背后,是密云经济开发区还面临着龙头企业多将基地而非总部整体落地密云等难题。
  在开发区成立之初,密云为了吸引企业入驻,政府出资建了一些厂房、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以减少企业入驻园区的时间周期,从而让企业安心发展而无后顾之忧。但是与密云县政府意愿相违背的是,企业在享受到密云提供的低廉厂房、土地政策等优惠之时,却并未将总部一同落地密云,而是选择了北京中关村等商贸集聚地。比如清华同方的威视股份产学研基地便是如此。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密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的形成。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密云在为他人做嫁衣。
  无独有偶,开发区现有存量土地1万亩,厂房、办公用房以及附属设施有一部分却在闲置当中。“保水”等因素造成了招商引资在艰难中行进,从而间接导致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率偏低。“我们正在致力于将开发区闲置土地盘活的工作。”姜博若有所思地说。
  
  定位新建材
  
  虽然在招大引强上困难重重,但是这几年密云‘‘牛态工业县'’的脸谱却越来越清晰,而且在“十一五”期间23%这个扎实的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佐证着其节能减排的实力。这期间,诸如北新建材、仁创科技、今麦郎等生态友好型企业纷纷嫁到密云,并与密云的“生态工业县”脸谱相得益彰。
  “有意思的是,今麦郎、伊利、汇源果汁等食品饮料企业纷纷落户我县。”密云县经信委产业促进科科长王健说,“在产品销售一段时间后,便出现了‘密云现象’,即但凡在密云生产的食品饮料比如今麦郎矿泉水、伊利大果粒、汇源果汁等都比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销路好。”
  针对以上的“密云现象”,姜博分析,几乎全年都是好天气的密云,不仅空气好、水质好,环境更好,在这里生产出来的食品无污染,质量安全更有保证,当然消费者就愿意购买了。
  与食品饮料相比,新型建材产业中也不乏对密云情有独钟者,仁创集团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仁创集团公司是2000年入驻密云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被誉为我国砂产业的开创者。该公司董事长秦升益告诉记者,“当初选择落户密云,正是因为它‘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特色与我办企业的理念非常吻合,现在密云又在全国叫响了‘生态工业县’的招牌,这让全国各地对我的企业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
  一直踩着“保水”与发展为两端的跷跷板,密云对‘三高”企业严格整改的同时,却也在悄然培育着以生态工业为脸谱的特色产业。密云经济开发区于2007年启动“市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仁创集团公司在涌现出的众多生态型企业中显得别有特色。
  仁创集团公司的特色是用成本总共只有几元钱的沙子做原料,生产出生态砂基透水砖等产品,记者在该公司院内看到用各种颜色的地砖铺就的地面,该公司一名科技研发人员指着这些地砖笑言,“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地砖,这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生态砂基透水砖,它的特点是透水性能强,不管多大的雨水落到这种地砖上便瞬间渗到地下'如果需要,还可以将其渗透的雨水全部收集起来,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
  他补充道,“我公司本身就在用这种砖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线的冷却用水,不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每月还可节约用水1800吨,政府部门给的用水指标根本就用不完。”
  秦升益告诉记者,“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有名建筑铺的都是我公司的生态砂基透水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因此,新型建材产业被密云列为“十二五”重点培育产业,而姜博并不满足于仁创集团公司一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他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有特色、成规模、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所以,他―直在与北新建材等行业大佬接触洽谈。‘与北新建材的谈判,整整持续了三年,可谓一次名副其实的‘马拉松谈判’。”说起最终拿下北新建材的新项目,姜博笑言。
  过程虽然漫长而曲折,但经过持续几年的“马拉松”谈判后,北新建材这个知名央企也最终情定密云经济开发区,“原以为这场持久战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其间北新建材、北汽福田两龙头企业都坚持向政府要过很多的政策优惠,让我几近放弃。”对此事亲力亲为的姜博回忆说。
  而据北新建材负责选址的相关人员透露,密云“生态工业县”的特色以及对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产业的重视才是其考虑的重点。所以,才最终选择把子公司整体在密云落地。
  当记者提出密云存在产业分散问题时,姜博挥挥手说,“我们全力打造的是布局合理、产业友好、主导突出、节约高效、总量增加的生态工业发展体系,按照主导突出原则,我们五大产业中的主打产业有新型建材、汽车及零配件,另外还将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产业优势不断凸显,则分散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正是因为以上企业纷纷落地密云,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密云经信委坚持引进盘活相结合,以引进工业落地实体项目、工业主导产业项目和“总部经济”为重点,盘活土地1669亩、厂房15万平方米。“对于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我们还为其寻找配套闲置资源,比如闲置厂房12.8万平方米、办公用房以及附属设施用房5.4万平方米。”王健告诉记者。
  过去密云一直在寻找着使“保水”与发展为两端的跷跷板趋于平衡的制高点,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关停并转”的阵痛时期,用逆向思维为密云孕育了新经济体的胚胎,接下来密云将无暇“临渊羡鱼”,因为收之东隅的时刻已悄然来临。
  目前,密云县经信委正在忙着两大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不仅启动了“一区七基地”战略,目前已形成以密云经济开发区辐射带动七个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发展的空间布局,其中有详细方案解决密云水库上下游产业布局问题。另外,密云正在加快占地5平方公里的非水源保护区产业规划和建设,不久的将来密云将出现“两区七基地”的生态工业经济格局,这在“保水”的前提下拓展了工业发展用地空间。
  在既要“保水”又要经济发展的矛盾面前,密云采取逆向思维,已经形成了探索标杆工厂+总部+研发的发展模式,针对生物医药等中间加工环节污染严重、研发和销售环节几乎零污染的特点,密云首个提出“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以今麦郎结算中心为代表的总部企业已落户密云,此模式还将在生物医药行业中被强力推广实施。至此,密云的生态工业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3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