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对信息化项目风险认识不足和缺乏评定标准,导致最终信息化项目的失败或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某卷烟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进行了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该项目结合Boehm模型,建立了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给予控制和改进。该模型的建立为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的分析提供了基准,也探索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项目风险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普遍使用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成为了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存在着黑洞现象,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信息化没有整体的规划,目标不明确,过程混乱,使得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一种是信息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项目最终不能按期完成,成本超支,项目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对项目的风险意识不强,也缺乏对风险的评定标准。本文结合Boehm模型和风险矩阵法,建立了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给予控制和改进。该模型的建立为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的分析提供了基准,也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
  1.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为了便于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按照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即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为依据,结合Boehm模型,把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归于以下四类:商业风险、项目立项风险、技术过程风险、项目过程风险。这四类风险并非互不相关,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环境以及其它无法确定因素的风险。模型见图一。
   2.层次分析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先分解成若干层次和若干组成部分,在各组成部分间进行比较和计算,以获得不同组成部分的权重,从而为侧重于哪个组成部分提供决策的依据。它通过将决策过程数学化而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使得思路更为直观。
  2.1 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应用AHP方法分析问题,构造出能够反映系统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常包含下面三个层次:
  (1)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决策分析的总目标。常称为目标层。在风险评估中,这个元素是指信息化的最终风险。
  (2)中间层:可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到的各子目标。包括各种准则、指标、策略等。常称为准则层。
  (3)最低层:针对不同的决策目标,可以是最终的各可行方案、各项指标或各种措施。常称为方案层。
  2.2 构建判断矩阵
  在层次分析模型建立后,需要确定出各要素的重要性,通过对二级和三级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可以得出它们对于上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进而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和信息化项目的整体风险权重。具体操作是评价者对各风险指标进行两两相互比较,用1-9的数字将判断结果量化,形成判断矩阵,量化标准如表2.1。
   判断矩阵A由n个风险因素两两比较而形成,矩阵元素就是元素i与j的重要性量化值。构造的判断矩阵如下:
   2.3 单级风险因素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专家打分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判断矩阵以后,需要对各专家的判断矩阵分别做一致性检验,如果不符合一致性检验,需对该矩阵作调整,最后还要按照专家的权威等级对专家数据作平均。
  单级风险因素的排序通过对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可以确定各因素对上一层次风险的重要程度,并据其排序。具体方法是根据矩阵理论,先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项目向量W,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出权重。
  特征向量:
  在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后,用特征向量来表示风险因素对上层风险的影响程度。
  其中,
  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
  在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后,用特征向量来表示风险因素对上层风险的影响程度。
  并且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层析分析法的结论的合理性。
  对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如下: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计算一致性指标:
  
  如果所得的CI为零,则表明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检验结束;如果CI不为零,则要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值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如表5-7所示:
   通过计算,如果所得CR值小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和风险因素排序结果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所得CR大于等于0.1时,我们则认为判断矩阵和风险因素排序结果的一致性不可接受,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的修改。
  2.4 总风险量化值
  总风险因素排序是指利用上文中提及的单级风险因素排序结果,即各级风险元素对上一级的风险元素的重要性权重,计算出每一级中的所有元素相对于最终的总目标的组合权重。这一步骤是由上而下进行的,最终可以得到位于最低级别的企业信息化风险对于企业整体信息化风险的组合权重。
  在得出各风险指标对于上一级的风险的重要性权重后,可以进一步计算信息化项目的总风险量化值。计算公式为;上级指标风险标量=下级指标风险量化值×下级指标风险权重。
  3.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应用实例
  在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的风险评估中,建立的层次分析模型的最高层是信息化项目的综合风险权重,中间层与最底层是评估信息化项目风险的指标体系。本文中的中间层和最底层一共有三个级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
  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模型,结合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采用风险矩阵法和专家调查法,根据的风险因素评估表和重要性量化标准表,构造判断矩阵。对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的判断矩阵进行分析,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判断一致性。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可得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该方法是有效的。
   在得出下级风险因素的权重后,结合上文中风险矩阵中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影响量化值,对上级风险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上一级指标的风险量化值。最终汇总得到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的综合风险量化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总风险因素排序
  商业风险
   在得出各风险指标对于上一级的风险的重要性权重后,可以进一步计算信息化项目的总风险量化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最终计算出该信息化项目的综合风险为3.998402。根据表2-2,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综合等级处于中级和严重级的边缘,但是如果不加强控制,将会导致目标的失败。应该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风险量化值合理分配资源,对风险进行准确控制,以保证信息化项目的顺利进行。
  4.结论
  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结合Boehm模型和风险矩阵法,构建了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全过程识别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运用风险矩阵对风险因素进行了排序,然后再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来分析风险因素对青烟西格玛水平信息化项目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风险分析量化结果。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对风险给予控制和改进,降低风险级别。该模型的建立为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的分析提供了基准,也探索了项目管理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单泪源,姚莎.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
  [2]栾红栋.IT项目范围管理和风险[J].管理研究,2009.
  [3]张健峰.定量目标管理办法在IT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2009.
  [4]刘国靖.21世纪新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宏伟.现代大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6(2):103-105.
  [6]Meltzer,David.Risks And Benefits Of Risk-Management Plans[J].Health Affairs [Health Aff.],May 2007.Vol.26,no.3,pp.681-683.
  
  作者简介:王勇(1970-),男,主要从事项目管理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