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受传统行为的影响和个人利益的驱动,当前一些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管理者问题。主要是单位领导者自身问题,个别领导不懂《会计法》,不按会计准则做事,玩数字游戏,单位的原始凭证失真,填写的凭证不规范、不完整,更有甚的采取自制虚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化;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使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对外提供信息各不相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会计法规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维护现实经济秩序所设计的法规体系,法规体系不具有超前性,而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新业务的出现就需要使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所以,会计法规具有滞后性。我国2007年新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委员会颁布的会计准则,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还需要在运用中不断完善。所以,虽然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
3.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任何信息都来自于人的活动,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会对人的意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其中,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对关系最为密切的利益主体。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而经营者关心的是业绩的增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冲突。
4.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等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5.社会监督不力。注册会计师是执行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但我国会计与西方接轨不是很长,所以注册会计师队伍还不是十分强大,多数县城的会计师事务所近法人代表是注册会计师,而下属人员均不是注册会计师,甚至很少是会计师,一些还不具备国考的会计员资格。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能洞察事务本质的高素质人员较少,需要加大对这一机构人员的迅速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6.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即使是实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由于会计主管受双重领导,对他的考核也是两级都由占比,所以在工作中也很难坚持原则,真正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
7.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任何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无法阻止一些利益主体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定比较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只能起预防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概率的作用,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
8.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难以做到合理、合法;二是财务基础管理薄弱。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等。三是会计业务处理手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用手工做账,财务数据处理仍处在低效率阶段,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和执行新《会计法》。首先企业法人和单位领导要懂法和守法,自觉带头学习并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只要他们能遵纪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在委任财务总监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委任制核算制度。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委派会计进行考核,严谨奖惩,对失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对能坚持会计制度的称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要对其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3.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重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公证和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内部财会管理成为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力量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可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会计报表必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并逐步使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严格执法,提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新修改的《会计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新的《会计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有权部门要充实力量,加强执法力度,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做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5.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业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就能为企业的所有者、主管经营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反之,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就难以处理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二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时刻坚持“以德治企”的原则,就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反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差,可能因图谋个人私欲,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需要,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要想闯出自己的路子,就必须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想方设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楚它的危害性,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正确运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10.
[2]葛家澎,林志军.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露(1991-),女,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