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藕粉制备保健型印花载体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建荣,张青青,金阳,周旭燕

  摘要:研发了一种平网印花的上色载体,以藕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黏度与渗透性及上色效果均适合印花生产工艺的保健型浆料,并测定了印花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色牢度,断裂强力,脱糊率及pH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印花浆料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印花浆料。
  关键词:藕粉;保健;印花浆料
  
  自活性染料问世以来,国内外行家认为唯一令人满意的活性印花浆料是海藻酸钠[1],其以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但是海藻酸钠的天然资源有限、售价高、供应量不足,限制了应用,而其他的活性染料替代品污染严重,且对人体有害[2]。为此,笔者以天然胶为原料制备印花浆料,具有无污染性,对人体有益,且成本较低,解决了海藻酸钠的不足之处。
  笔者研究的是一种平网印花的上色载体,以天然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黏度、渗透性及上色效果均适合印花生产工艺的保健型浆料,并且探究了该新型印花浆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研究出了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环保浆料,该产品达到了与海藻酸钠相似的印花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柔软性,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为印染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织物上保留的天然胶在与人体的接触摩擦过程中,能被皮肤吸收,有治疗动脉硬化,阻止人体吸收铅、铜等重金属的作用[3]。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设备
  白色人造棉布,白棉纱布,藕粉。
  氢氧化钠;尿素;分散红E-4B等。
  数字式黏度计(NDJ-5S);印花平网;黑橡皮块刮刀。
  1.2 试验方法
  1.2.1 天然胶的提取
  称取5 g海带溶于500 mL 0.1 mol/L的NaOH,10~15 min煮至沸腾,得天然胶。
  1.2.2 浆料的制备
  称取4.5 g藕粉,溶于5 mL水中。取沸腾的天然胶溶液95 mL,立即倒入已处理的藕粉中,搅拌均匀后冷却,制得浆料。
  1.2.3 小试
  称取2 g染料分散红E-4B,用80 ℃水泡开,搅匀,向染料中加入上述冷却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6 g尿素。然后在印花平网上用特制黑橡皮块刮刀刮,烘干,水洗,再烘干。
  1.2.4 中试
  在印染厂实验室里,按上述小试步骤扩大印花面积重复做一遍。
  1.2.5 性能测试
  外观质量标准测试按照GB/T 4669-2008《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执行,色牢度的测试按GB/T 3921.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3》执行,断裂强力的测试按GB/T 3923.1-1997《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执行。
  分别测量印花前织物质量m,印花后织物质量mA和洗后织物质量mB。
  脱糊率的计算:
  
  
  pH的测定: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浆料于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进行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小试和中试结果
  从图1小试成品和图2中试成品图中看出,该产品在薄棉布上的印花效果具有良好的色光度,花型轮廓清晰,色牢度高,符合印染企业的生产标准要求。
  
  
  
  
  
  
  
  
  2.2 外观质量标准
  在35 cm×35 cm的棉布上测试,对其外观质量标准测定,结果见表1。局部性疵点表明该研发产品属于优等品。
  
  
  
  
  2.3 色牢度
  在35 cm×35 cm的上述布料上测试,对其耐水洗色牢度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沾色牢度测定结果表明该产品属于优等品。
  2.4 断裂强力
  在规格为178 g/m2的棉布上测试,结果见表3。断裂强力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性能优于国际。
  
  
  
  
  
  
  
  2.5 脱糊率
  对印花浆料的易洗性特征与其他浆料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该产品脱糊率只有90%,相对于其他浆料稍低,但这恰恰能起到保健功能,保留在织物上的天然胶可以在面料与人体的摩擦过程中,被人体吸收。
  
  
  2.6 pH
  pH为13,此pH略低于工厂标准,但是效果符合国标标准,而且免去了添加NaHCO3的步骤,节约了成本。
  
  3 结论
  以藕粉为主要原料,研发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且价格低廉的平网印花浆料,该浆料达到了印花工艺的所需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色泽、耐碱稳定性、透视网和断裂强力等特点。不仅提高了给色量,而且生产成本只需要380元/t,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印花浆料。
  
  参考文献
  [1] 马晨红.新型印花糊料的研制及应用[J].河南科学,2000,18(3):267-269.
  [2] 王孝华.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24-128.
  [3] 王庭欣,王庭祥,庞佳宏.海带多糖降血糖、血脂作用的研究[J].营养学报,2007,29(1):99-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3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