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青梅
大白菜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一直是人们冬季贮存的主要蔬菜之一。然而,由于受到许多病害的侵袭,使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轻者造成减产,品质降低,重者甚至绝收。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防治病害,已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下面将大白菜常见病害的发病症状及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农民朋友参考。
1、发病种类
1.1 霜霉病
大白菜霜霉病俗称白霉、霜叶病,是由霜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在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植株下部开始发病,也能侵染花梗及种荚等组织。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为黄褐色至淡褐色,枯死后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处产生疏密不等的霜状白霉。进入包心期后病情加重,病斑连片,致使叶片变黄干枯,叶片自外逐层枯死,仅剩叶球。采种株发病,花梗肥肿、弯曲畸形,如龙头拐杖,俗称“老龙头”,花肥大畸形,花瓣绿色,久不凋落,种荚黄瘦,结实不良。低温(平均气温16℃左右)高湿(相对湿度7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2 软腐病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该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常见有3种类型:
1.2.1 基腐型
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或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菜农称之为“烂疙瘩”。
1.2.2 心腐型
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菜心,形成水渍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菜心部叶球腐烂,结球外部无病状,菜农称之为“湿烧心”。
1.2.3 外腐型
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外叶边缘焦枯,潮湿时腐烂。
上述3类症状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成为本病重要特征。苗期高温干旱、多雨潮湿、虫害严重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3 病毒病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主要病原为芫菁花叶病毒。该病在幼苗7叶期以前最易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白菜幼苗受害后,心叶产生明脉,随后在明脉附近发生褪绿,以后逐渐变为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成株期发病,病叶皱缩不平,质硬而脆,心叶扭曲畸形,叶背的主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严重时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失去食用价值。在气温为25℃以上、相对湿度低于50%条件下,以及有蚜虫危害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2、防治方法
防治大白菜3大病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2.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但对3大病害的抗性是一致的。种植抗性强的品种,可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股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性强,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性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性强,杂交品种比普通品种抗病性强。因品种抗病性往往有地域性,应因地制宜选用。
2.2 加强田间管理
2.2.1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适期晚播,尽量错过雨季,减少雨水对幼苗的冲淋,使包心期的感病阶段避开多雨季节,使苗期躲过高温期,特别是伏天雨少,秋季高温干旱的年份,更应晚播几天,但过迟会影响产量。选用优质早、中熟品种适期晚播是防治大白菜3大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2.2 合理密植,密度依品种和地力而定,避免因栽培过密而使田间小气候湿度过大。
2.2.3 尽可能选择前茬为大麦、小麦、水稻、豆科植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病重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2.2.4 多雨地区实行高畦深沟(20cm左右)直播,高畦则地面不易积水,土中氧气充足,利于植株根系或叶柄基部伤愈组织的形成,发病较轻。
2.2.5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三元复合肥30-40kg,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15kg。追肥要把握莲座期和结球前期两个关键时期。在莲座期,于畦中间开浅沟埋肥,每667m2施复合肥30kg,尿素10kg。在结球前期,于行间每667m2施复合肥20-25kg,尿素15kg,氯化钾7.5kg。
2.2.6 科学浇水。发芽期至幼苗期需水量不大,但其根系入土浅,同时这个时期气温较高,水分蒸腾量大,因此要小水勤浇。发芽期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出苗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地表湿润,降低地温,可有效防止病毒病的发生。莲座期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相应加大。浇水时直接灌入行间垄沟内,这样既可避免植株受到机械伤害,又可满足植株需水量。但莲座期易感病,灌水不宜太勤,地面要见干见湿,在包心之前的莲座中后期要间隔10d左右不浇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减轻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结球期生长量最大,需大量水分,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注意不要让水溢过垄面。
2.2.7 选择排灌良好的岗地、沙壤土种植。
2.2.8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或走动,以避免机械损伤。
2.2.9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将其烧毁,及时深耕(23cm以上),可杀灭部分害虫和病菌,减少其基数。
2.3 消毒病穴
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注意不可把病株扔在菜地里,应带出田外深埋。病穴及四周撒石灰消毒,再将病穴填实,可避免病菌随水传播。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及时用肥皂水冲洗消毒。
2.4 及时防治害虫
抓住大白菜出苗前这一关键时期,用药剂防治田间和地块周围杂草上的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等1-2次。出苗后仍要继续喷药,7d喷1次。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10%啶虫咪可湿性粉剂1000-2 000倍液喷雾。也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具体方法如下:用100cm×20cm的纸板,涂上黄色,同时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m2约30-40块。当黄板上粘满害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一般7~10d重涂1次。
2.5 药剂防治
3种病害均需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霜霉病: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3 0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喷雾。施药间隔一般为7~10d,连喷2~3次。其中72%克露及50%安克对霜霉病有特效,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是霜霉病的克星。
软腐病:可选用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等,喷药的重点是病株的根茎部位及其周围菜株的地表或叶柄,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会更好,视病情间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病毒病: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1500倍液或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一般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4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