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企合作备忘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海关》:据了解,黄埔海关针对签约企业采取了“户籍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刘广平:“户籍式”管理包括在属地海关建立海关事务协调员制度,专人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政策指引和业务咨询;由属地海关提供进出口商品的预归类、预审价和原产地预确认服务;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企业在与黄埔海关结对的深圳、广州等12个海关关区范围内和属地海关和本关区口岸之间,可以选择向属地海关中报、在岸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需要指出的是,便利举措并不免除企业应当承担的守法责任,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现场将定期通过批量复核、监控分析等方式对企业进出口活动守法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对企业是否采取布控查验,下厂核查、稽查等具体执法行为。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对企业进出口行为的瑕疵,海关事务协调员会适时进行必要提醒,提出改进意见,防止其小错税成大案;对违法违规情事,通过下厂核查等方式进行监控、验估;对于风险度较高的重大情报线索,必要时可由稽查、缉私部门介入跟进,真正贯彻“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理念。
  《中国海关》:除上述举措外,黄埔海关在分类通关改革方面还有哪些管理办法?成效如何?
  刘广平:除了“户籍式”属地管理外,我们还在口岸采取“无纸通关”和“无因不验”的监管方式,在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查验比例,实现真正意义上“信任通关”。这一系列措施正逐步落实到位,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对签约企业来说成效更加显著。改革后,企业平均每票海运报关单海关作业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约40分钟,每票陆运报关单海关作业时间由原来的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节省了通关时间;同时,大部分试点企业改变了以前的委托报关方式,转为自理报关,节省了通关成本。《中国海关》:黄埔海关是在进出口领域都实施分类通关改革的试点海关之一,在近两年的买践中,有哪些收获?
  刘广平:作为分类通关改革的“试验田”,我们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海关自身建设,秉承“守法便利”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了分类通关改革的内涵,这对海关来说,不但延伸了海关监管时空,实现了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更多的人力、物力、技术等从手续性和效能不高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风险较高的领域里,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还能够规范一线的自由裁量权,用制度管事,有利于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此外,这一改革还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改革让参与试点的企业尝到了,甜头,不但守法经营的自律性增强,也对周边的企业形成了带动效应,有利于形成诚信守法、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有力地推动守法企业做大做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海关分类通关改革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中国海关》:2011年海关是否还会增加签约企业数量?
  刘广平: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举措不断深化和完善,制定更规范严密的实施细则对相关做法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定,并适时扩大试点企业的范围,进一步发展与守法企业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在深化分类通关改革和推行“户籍式”管理与服务的探索中,为加强海关监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5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