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检测手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引言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基础条件。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各种因素影响。为切实谋划好十二五规划中交通建设这一重要旗帜,公路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明显。在道路施工中,路基做为公路的主体工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与维护成本。公路建设随着先进勘测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投入与改进,作为公路主体的路基既要承载路面的负荷,又要结合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确定边坡形状和相应坡率,选择合理的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道路排水系统来满足后期的维修加固等要求。
  二、路基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关系路基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地沿线包括路基基底进行水文地质测量和强度试验,采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和路基基底处理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方案,避免施工的盲目性,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2)对工程所在地的全年气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注意天气形势对施工的计划和方案做出调整,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3)对路基工程量进行统筹编排,制定出日进度计划和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组织人力、机械有计划实施;4)施工工序及方案的论证,科学检查施工计划中的每一个环节,优化人力、机械资源,确保施工工序最优化;5)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的返工是工程进度的最大隐患,也是直接造成施工负效益的直接因素,要对整个施工建立现代化的、综合的质保体系,步步落实,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各类积极因素,实现全员、全局质量管理;6)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对于公路沿线土质分布不一致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7)对施工中的技术信息进行公开交割,如施工部署、规范要求、作业流程与规程等向相关人员全面公开,让全体人员明确施工重点与进度目标。
  三、路基施工过程
  路基施工阶段是按照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行组织施工的过程,是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完善及落实的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路基的试验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将适宜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人机施工组合、工程质量是否经济达标以及作业时间进行总结、研究,为进一步全面施工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2)严格落实质量体系,结合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对每一工序都进行严格落实,对施工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达标路段要进行返工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对客观原因造成的不达标要研究对策,查找原因,力求将质量体系落到实处,权责分明,确保施工效益的有序执行;3)加强路基施工期间的会议协调,人机交互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是确保组织施工的根本,对施工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交流,利用工地例会来集中协调,全面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确保工期、工程进度有效落实。
  四、保证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技术措施
  1.标准击实
  标准击实是模拟现场条件,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得出路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路基压实度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最大干密度起着决定作用,一个不正确的标准击实是得不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准确数值的,如果标准击实得了同样的最大干密度偏小,而检测后压实度值偏大,压实度就达不到实际标准,从路面影响路基的强度。因此,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必须对取土厂代表性土样严格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取得各个取土厂的最大的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若取土厂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要从新做标准,击实只有这样的标准密度才能作为衡量现场压实度的尺度,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
  2.含水量
  对某一种土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击实试验,当含水量逐渐增加时,土压实后的密度(以土的干容重表示)也逐渐增加,当含水量达到某一数值时,此时的密度最大,若再增大含水量,土的密度又逐渐减小,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相应的密实度称为最佳密实度,含水量―密实度试验的现象说明,在小于W 的范围内,增加含水量时,饮食在土粒表面的薄膜加厚,在压实时起到润滑作用而减小了土粒之间的引力和摩擦力,使土颗粒易于重新排列,成为紧密结构而增长密度,含水量超W 时土粒间的空隙几乎全被水分充满或有余,外力不能直接作用于土粒上,而传递给了土粒周围的水量或被封闭的空气,因而土颗粒反而不易改变位置紧密排列,密度也相应减小,处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土颗粒排列紧密,空隙最小,水量不易进入或进入的数量最少,因此饱和后密实度降低最小,而强度降低也较小,即此时压实的土体可以得到最大密度和最有利的搭配及最好的水稳定性。这样的土基,无论在春融期或雨天都能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3.填土厚度
  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对不同厚度的压实度,随厚度的增加,压实度逐渐减小,如果填土厚度过大,下面的压实度就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施工前应根据试验路段确定填土厚度,松铺系数及碾压数,在施工过程中,碾压前应检测检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方可碾压。
  4.压实机具的方法
  压实土基时,由于所才用的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如重复作用,碾压速度等)不同,可获得不同的效果,压实机具分碾压式,夯击式,振动式三种,不同的压实机具,传播的有效深度各不相同,一般夯击式机具的传布深度较大,振动式次之,碾压式最小。随着压实作用的延长,压实深度也加大,并在土层碾压密实后而趋向稳定,所以碾压速度越高,压实效果越差。
  五、路基的防护
  随着路基防护材料的不断应用,如应用粉煤灰来填筑路堤可减轻其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路基的防护是为了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多采用边坡种草,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挡土墙主要用于支挡防护,结合路基地质情况有石砌和钢混结构的挡土墙等;通过对软土的沉降速率的观测控制,有效改善软土地基防护问题。
  六、结束语
  总之,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很多,随着对公路路基综合稳定技术的不断研究,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让我们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谱写公路建设事业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黄华林.高速公路路基病害探测研究[J].2005.
  [2] 罗竟,邓延权主编.路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
  [3]吴亚慧,张宏斌.高速公路路基的质量检测[J].山西建筑,2007
  [4]张文龙.浅谈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问题[Z].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3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