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管理和建设越来越以园林绿化的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现代城市建设以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为主要风貌。要实现城市的园林化、生态化,在良好的规划设计基础上使之变成现实,则要依靠完善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这就要求园林施工人员具备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dern cit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focus on garden afforest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nd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ecological city and garden city. To buildgarden city , ecology city, we have torely on perfect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good design , which requires that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houle have the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
关键词:园林,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Garde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就园林工程课程而言,其具有实际应用性很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园林施工人员的水平不一,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参与工程施工项目时,往往手足无措,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在工程施工仪器的使用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情况降低了园林专业的信誉度,影响了后续学生的就业。
为了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园林工程课程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园林工程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对园林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必要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园林工程课程的主要特点
园林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程,是园林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将园林艺术和市政工程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园林工程构筑物既能发挥自身的功能,又与园林环境相协调。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既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理论,又具备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二、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学时安排的不足
教学大纲规定,园林工程课程的课时为7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设计、园林机械等章节。
园林工程课程学时的安排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过大,实验、实践的课时很少。这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来说,会导致学生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应用。由于实践的课时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有些章节的实习内容进行了舍弃。而这些章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堂学习不如现场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就业市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方面
(1)注入式教学
在园林工程的理论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一味的讲解、灌输,而没有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听、记、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2)板书式教学
园林工程的理论教学大多还是采取“黑板+板书”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来理解相关的理论。这导致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实践教学方面
园林工程课程的一些实验内容较为陈旧,往往是几届学生始终在做同一个实验内容。同时,实训基地较少,与有关的施工企业几乎没有联系。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使学生没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的机会;产、学、研缺乏紧密的结合,也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增强园林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都使园林工程课程改革成为必然。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的增减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联系较小。因此,教师应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规定出基础理论学习(即课堂讲授)的章节和实践学习的章节;同时,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必学的章节,以帮助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笔者删减了园林供电设计和园林机械这2章的理论教学内容,而将其放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绘制与识别等章节的内容;同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对种植工程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2.立足于本地区调整各章节具体的授课内容
学生来源及毕业去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园林专业学生的来源基本上是东北地区,而且到这一地区之外就业的学生很少。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对有关章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例如,在水景和道路章节,教师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着重讲述了北方严寒地区水池、小溪、道路结构的特殊性。这种有侧重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3.补充教材内容
根据各章节的具体情况,笔者采取为学生提供复印资料的方式,把有些教材没有涉及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内容补充进了教材。例如,广场的铺装形式、广场的结构、严寒地区水池等水景工程的结构等内容,都采用这种形式纳入了教材。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知识。
(二)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减少了课堂板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授课的信息量,很适合于园林工程的课堂教学。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实地拍摄的实景施工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园林工程;同时还加入了录像,如在讲授种植工程时播放大树移植的现场施工录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笔者并不全盘否定板书教学,而是充分发挥二者的教学长处,使二者互相补充,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重点设问的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通过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笔者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
(三)实验实习教学的改革
1.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园林工程的实验教学按照各章节的特点,配备不同特点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土方工程一章,设置了绘制山水园、土方量计算等实验;在园林给排水一章,设置了山水园中地形、道路的排水等实验;在施工图纸绘制与识别一章,结合施工案例,设置了施工图绘制的实验;在学完所有章节之后,设置了山水园模型制作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配合,不仅加强了学生绘制、识别图纸的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制作模型等新技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改变了原来实验内容陈旧、与理论教学联系不紧密、实际应用性不强等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实习的改革
园林工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开展实习实践。以往的课程实习安排在全部课程教学内容讲授结束之后,时间为1周,内容也只是到建成的园林中看一看、量一量。这对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施工能力,使之及早接触施工现场,以便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笔者在实习方式、时间、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弹性”实习机制。教师联系有关施工单位和企业,针对园林施工的季节性与课程进度不吻合的特点,采用集中实习和阶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必要时还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施工。
阶段实习是在课程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关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灵活调整实习时间、次数以及每次实习的人数。同样,集中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也是可以调整的。“弹性”实习机制打破了实习时间必须固定的限制,使实习具有灵活性、更能把握施工的季节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
实行“弹性”实习的前提是必须联系好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这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日、假期联系施工单位进行实习,以作为园林工程实习的补充。
总之,园林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使课程内容更接近实际、教学方法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化实验教学和实习,使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始终与市场要求保持一致。学生亲自参与施工,既增强了感性认识,又有了实践经历,从而增强了毕业后就业的竞争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0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