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地型小城镇客运交通系统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山地城市的基本内涵,提出客运交通在山地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山地城市的空间特征,本文总结出山地型城镇客运交通的特点,希望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应山地特色、体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客运交通系统发展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山地型小城镇;客运交通;可持续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在全国大力发展城市交通的热潮中,山地型小城镇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各项基础设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山地型城镇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形地貌条件,其路网布局和各项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平原城市存在明显差异。在全国客运交通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针对山地型城镇的客运交通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一、山地型小城镇及其空间形态
   1.1山地型小城镇的内涵
   山地型小城镇通常是指选址并建于山坡上和丘陵的复杂地形之上,城镇的各项功能,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组织、绿化空间、景观特征等是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来组织的城镇,这构成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环境特征,具有很强的三维性,形成了自然景观和城市空间环境的高度结合。
   1.2山地型小城镇的空间形态
   山地型小城镇大多是在地形稍平坦、条件适中的地方聚集生长形成驻点,再以驻点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用地布局和城市形态。
   山地型小城镇的结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带型、紧凑集中型、组团型、树枝型、串联式等型式。这类小城镇的可建设用地一般比较分散,它的拓展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轴向随即扩展(渐进式拓展)与等级扩展(跳跃式拓展)。其中轴向随即扩展型小城镇功能扩散沿交通线传播,表现为城镇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向外扩展;等级扩展型城镇表现为城镇职能的等级扩散,城市形态沿伸展轴呈离散状扩展。这样,可减少城区环境容量的压力,同时避开山地灾害频繁的不稳定地质条件。
   上述两种小城镇的空间扩展形式均需要交通轴线的骨架支撑。近年来小城镇产业转型,居民通勤交通量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出行次数明显增多等,这些增加的交通量无疑增加了城镇客运交通的负担,面对山地型小城镇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小城镇合理发展的重要交通举措
   二、山地型小城镇居民出行及其道路交通系统特征
   2.1居民出行特征
   (1)平均出行次数低。由于山地型小城镇的地理位置条件,总体经济水平低,再加上山地型小城镇相对功能复合土地利用特点,居民出行次数相对平原城市较低。
   (2)出行方式以步行和机动车交通为主。由于山地型小城镇地形起伏较大,道路坡度大,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使用起来相对较为困难。
   (3)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呈现“近多远少”的特点。由于山地型小城镇多采用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考虑到出行消耗,居民更倾向于近距离出行。
   2.2道路交通系统特征
   (1)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大。一方面,山地型小城镇道路受地形的限制,道路线形中曲线较多,会使交通出行的实际路程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山地型小城镇尽端路、断头路比较多,路网连通度差,这会使交通出行的绕行距离增加,进而也增加了交通出行的实际路程。
   (2)道路网可靠度差。由于路网连通性差、干道交通口间距较大,加上交通需求、交通供给和交通行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有山有水的山地型城镇气候条件给交通行为带来更多的影响,这些都会带来局部路段交通运行的不稳定、交通拥堵或交通封闭等问题,较难使用替代路径来完成交通过程,交通拥堵的影响范围会迅速扩大。
   (3)道路网平均行程车速高。一方面,山地型小城镇一般干道交叉口间距大;另一方面非机动车干扰小,所以,在正常的交通状态下,有利于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平均行程车速相对较高。
   2.3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
   (1)道路网结构不合理。许多山地型小城镇的道路网布局照搬平原城市的路网模式,大填大挖造成土方量开挖过大,造价高。更严重的是破坏了现有的良好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系统。
   (2)停车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山地型小城镇自然地形高差大,城市布局顺应地势,用地紧张,建筑密度大,道路弯多坡陡,造成停车设施不合理,甚至无停车设施。
   (3)交通安全存在隐患。一方面,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山地城市空间不得不竖向发展,道路转弯处相对较多,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山地城镇特殊的气候,在非正常的交通条件下,车辆运行辨识度降低,交通安全性降低。
   三、山地型小城镇客运交通规划的适应对策
   (1)提高道路网密度。山地型小城镇道路网的连通度、可靠度一般都比较差,道路宽度又受到用地的限制,为保障路网的服务能力和运输效率,应增加道路建设里程。
   (2)合理制定道路等级结构。支路常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连通,主要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分流能力弱,因此,山地型城镇的干路承担的交通压力较大,所以在规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主、次干道在道路等级结构中的比例。
   (3)完善交通安全防护系统。考虑到山地型小城镇地质灾害发生率高的特点,一方面,道路系统布局要尽量避开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地带。考虑到防洪要求,滨江(河)路可结合防洪要求布置,山区定期受洪水侵害的城镇,应设置通向高地的防灾疏散道路,并适当增加疏散方向的道路网密度。另一方面,城镇主次干道两侧,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程度情况,设置10 ~50米的防护绿带。
   (4)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对于山地型小城镇来说,一方面,“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和相对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特点都非常适合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也有利于“TOD”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小城镇交通污染,改善城镇环境。
   运用先进公交技术,引进爬坡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转弯灵活的车型,增加公交系统在山地型城镇的适应性。
   (5)完善停车设施。利用竖向地形所特有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地面、半地下和地下等多种形式的停车场。
   四、结语
   山地型小城镇客运交通系统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城镇各种用地功能的发挥,而人流是否合理集散会影响整个城市功能的发挥。因此,充分考虑山地型小城镇的环境特性,梳理山地型小城镇客运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因地制宜,改善小城镇客运交通运行对城市转型期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2-94
  [2]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3]朱炜.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4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