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就是要善于倡导教学民
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造参与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本
文简要分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关键词:兴趣主动参与 教学民主创新思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方面,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对策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又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我结合十多年的物理教学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倡导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氛围
经验证明,教师如果把自己始终摆在高高的讲台上,盛气凌人,藐视学生,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体现他的反面,事与愿违。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过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已。这种关系因为各自的个性差异而显示出生动,造成和谐,并且这种生动与和谐,以相互尊重为基础,靠相互理解来维系,依赖相互学习而升华。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氛围,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就向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学生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求教师做到亲切,并且这种亲切应来源于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往往就会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内心里感到温暖,这样就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满足。其次要求教师做到民主,魏书生老师认为:要以真诚为本,遇事“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尽可能的达到统一”。应充分的尊重学生,以求得心灵的沟通,彼此的理解。最后还要求教师做到平等,教师要从过去的“主宰者”变成现在的“引导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待问题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鼓励而不责备,启发而不包办。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兴趣而产生的积极情绪,活跃起来就会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无兴趣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就会对学习起抑制作用,兴趣是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所以,要使学生字课堂中活跃起来,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对学习物理,学生对纯粹的物理知识不感兴趣,只满足感官刺激性。因此老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从一走进教室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某种方法的引入,如故事引入,问题引入,比如说在讲“大气压强”时,就可以提出:“墨水是怎样进入到钢笔里的”就与大气联系起来了,还有“在高原上怎样能煮熟鸡蛋”,是大气压与沸点有关的现象。或让学生发现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实验器材,有些是见过的,而有些是没见过,使学生从心理上就对这堂课感到好奇了,今天这堂一定好有味的,我要专心注意听和看了,老师是怎么去作的,要如何去作,在作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这个时候就要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不时插入与物理有关的故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如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尽可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口味。再就是用比较朴素的语言讲解,千万不能长篇大论,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厌倦,始终保持一种想学的激情。
三、创造参与条件,突出主体地位
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还得有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给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调查、操作和表达的机会。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不少教师采用的引导探究法组织教学过程,这有益于学生思维的独立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不少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本上的蜡烛这一静物,表露出试图寻求运动物体的成像,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契机。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借助学生的这股探究热情,抓住这个教学良机,为学生创造参与条件,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究。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又如:讲“浮力”时,研究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都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那如果把船从淡水中开到大海里时,船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呢?大部分学生都毫不迟疑的回答:船受到的浮力变大了,因为海水的密度比淡水的密度大。这时就要学生相互讨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各种想法马上就呈现在课堂上了。最后给一点启发,船处于什么状态?这种说法一提出就会使学生马上联想到物体的沉浮条件,船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和船的重力大小相等,只是船上浮了一点,而受到的浮力不变。如果老师直接讲出来,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还是一片漠然,效果就差多了。教学的过程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的、有力的协作过程,在学生主体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对有关事物的剖析、示范、启发和诱导,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四、重视实验教学,吸引学生参与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产和对自然的观察,特别是来源与物理实验,因此教学中物理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使书本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传统实验加以改进,自制教具,寻找现有仪器的“替身”。如: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传统的实验使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把其中一只点燃放在玻璃前,移动后面的蜡烛,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然后比较物像的大小,物距与像距,以及物像连线跟镜面的关系。其实这种传统的方法要使后面的蜡烛跟像完全重合很难,并且物像等大也只能凭眼睛的观察,这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传统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又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诱发学生要求将电压表或电流表换成一已知阻值的电阻,不断变换问题的情景,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吸引学生参与,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他们才会主动亲近教师,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看到自己的潜力,学生有个性才有创造性,才会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阎金铎.中学物理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3]乔际平,邢红军. 物理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民生. 中学物理教育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7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