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区域活动。几年来,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我致力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与探索,在“立足区域,观察孩子,发展能力”的宗旨导引下,积累、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方法,即:创设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活动区环境;有的放矢的投放活动区材料;采用有效策略引导幼儿的探索活动;充分利用探索的结果,理性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主探索,教师指导
  Discuss on effective active strategy in the teaching guidance distraction
  Tangjuan
  Center kindergarten of Wang Ge Town in Laoshan Distriction of Qingdao in Shandong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the teachers' education concepts are constantly updated for kids,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kids activities, let the children play in the activities and develop, finally, enerating a new education form-regional activities. For several years, in the kindergarten teaching practice, I committed to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ies of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objectiveof "based on regional, observing kids development", I found a set of effective regional activities, that is, guiding methods to create and theme activities that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rea arranage the aera material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was guided in children exploration activities;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ults of the exploration, rational ascension and received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aera activity, autonomously research, teaching guidance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创设的与课程主题有关的活动区域。是幼儿在角色扮演区、美工制作区、拼插建构区、音乐表现区、语言阅读区、科学发现区、益智游戏区等的自由自选的活动。〔1〕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师如何指导区域活动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活动区环境
  在区域活动中,将教育目标渗透于所创设的环境,使幼儿一旦进入老师所精心创设的环境,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如在“夏天到了”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活动的内容需要,分别开设了一下几个区域游戏。
   1、夏令用品加工厂(美工区):我们结合孩子喜欢动手制作的兴趣,提供了制作扇子、太阳帽、拖鞋、裙子等夏令物品的材料,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来完成它们的制作。所有这些内容都能表现出对夏天感性的认识。
   2、清凉一夏冰品店(美工区):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利用日常生活中吃的点心进行比较,使孩子知道可以适当添加些和夏天有关的食品,如冰淇淋、绿豆饼、一些冰凉的沙拉等。
   3、夏令用品专卖店(商店):我们把孩子收集来的和自己制作的(美工区完成)一些夏令物品及食品统统投放进商店,便于孩子选购使用。
   4、玩水俱乐部(科学探索区):孩子利用一些玩具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来了解水的一些特性以及对一些玩具的操作使用技能。
   5、热情小舞台(表演区):表演者根据所提供的夏令物品进行合适的表演,如穿上自己制作的裙子、拖鞋,戴上帽子进行夏季服饰发布会,也可以手持多种形式的扇子进行扇舞表演,从而达到动作技能的协调发展。
   二、有的放矢的投放活动区材料
   活动区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但是,投放的材料并非越多越好,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但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如:我们与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的小路散步中,常常收集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宝物”。春天,幼儿会被各种发芽的植物所吸引: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各种种子。制作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美工区让幼儿用种子粘贴各种美丽的图案,用皱纹纸做柳条等;在生活区,幼儿练习用勺子舀种子,用筷子夹种子;在‘娃娃家’种子理所当然成为了娃娃的美食。夏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石头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美工区,小石头成了幼儿特殊的画纸,一幅幅石头画就此诞生了;音乐区,让我们听到了自然的天籁之声,原来石头也能演奏出如此动听的音乐;建构区,幼儿尝试搭建石头城堡,石头小桥等有趣的建筑物;科学区,小石头又让幼儿练习了数数。秋天,落叶宝宝,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科学区,把树叶塑封做成标本,供幼儿认识各种树叶,并尝试做叶脉书签;美工区,树叶成了百变金刚,变成小金鱼、蝴蝶……他们还将树叶的轮廓拓印下来,然后尽情地装饰,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像与创造;语言区,幼儿把自己在美工区的贴画,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让人百听不厌;表演区幼儿把树叶顶在头上做帽子.把树叶串在一起做裙子……就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教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三、采用有效策略引导幼儿的探索活动
   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活动的类型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同时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对教师来说,区域活动可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的活动目标制订计划,创设适当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因此,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
   1、激发幼儿自主“探”
   教师适时的激,会使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问题来自主体验、自主发展。如:在自然角中,几个幼儿围着盛有蚂蚁的瓶子在数蚂蚁有几条腿,他们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于是互相争论起来。他们看到老师也饶有兴趣的在看,于是就问:“老师,你说蚂蚁有几条腿呀?”我装作难为情地说:“呦,蚂蚁太小了,我也数不清,要是把蚂蚁放大就好了。”听我这么一说,他们马上就想到了放大镜。有个小朋友跑到科学区拿来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后,仔细的观察,才发现蚂蚁有六条腿,头上还有两个触角等等。这次活动后,他们对放大镜的兴趣又浓厚了起来,后来,他们又捉了一些小蚂蚁、小蜘蛛、七星瓢虫、西瓜虫等小昆虫,用放大镜观察他们的样子,他们怎么吃东西等等,了解了许多昆虫的指示。老师适当的激发,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

   2、观察分析引导“探”
   《纲要》中说,老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有的教师以为幼儿进行活动区活动,教师可轻松一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幼儿在游戏时,教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即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玩具材料有哪些,幼儿为什么喜欢?他们在游戏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其次要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活动,并提出新的活动目标方式,将教师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如:教师在拼插区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拼插飞机、汽车、大炮,但都是平面的,部分幼儿因插不紧而常常失败。于是,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耐心插紧每一个小零件,然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启发幼儿想办法在平面拼插的基础上拼插立体物体。如“将两架相同的飞机连接在一起”在原有的飞机上加厚等。
   3、参与游戏模仿“探”
   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作为游戏伙伴隐性指导,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而不是用“你应该这样”“你必须这样做”等命令式、控制式的语言。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但不会抱娃娃,有的提着娃娃的腿,有的拽着娃娃的头发。老师发现后,就来到娃娃家说:“我是娃娃的阿姨,今天来看看娃娃长胖了没有。来让我抱抱娃娃吧?”老师一边接过娃娃,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多可爱的小娃娃呀,我要轻轻地抱,让娃娃的头枕在我的胳膊上,轻轻托住娃娃的腿,不能拽伤……”老师示范后说:“今天我还要上班,我要走了,你们自己照顾好娃娃吧,再见。”然后幼儿就很自然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轻轻地抱娃娃了。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技能等相对缺乏,老师的参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四、充分利用探索的结果,理性提升。
   区域活动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一环,它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
   1、交流分享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如: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玩得很开心,把你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儿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
   2、讨论激发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困难或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对一些困难或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的进一步思考。如:“为什么报纸很快就浸透水,而挂历纸就不容易浸透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这些问题提出就能激发幼儿进一步主动探索的愿望。
   3、成果保留
   活动分享结束后,教师再有重点地引导小朋友一起欣赏其他的区域活动成果。发现有好的作品,进行拍照收藏、展示交流。 每当这时,幼儿成长档案、衣帽橱、走廊自由墙,成了孩子们活动成果的“停留地”。成果保留一方面对成功幼儿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对其他幼儿是一种启发,另一方面为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提供了方便。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由于各种活动模式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与弊端,因此我们还将继续思考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探寻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把自主还给每一个幼儿,让他们个性张扬;把空间留给每一个幼儿,让他们自由翱翔;把时间送给每一个幼儿,让他们任意遐想。让每一个幼儿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游戏中感受愉悦!”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文件.青普教研通字〔2008〕152号.青岛市幼儿园班级幼儿一日活动质量评价指导意见. 2008年六月十三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2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