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前言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混凝土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控制好砼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龙其重要。
   结合多年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践,总结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经验,就如何搞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述如下: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2.1、水泥质量控制
   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比较稳定可靠。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
   2.2、骨料的质量控制
   选用级配和粒形良好的骨料。保证得到最小用水量的拌和物。
   石子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砂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子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2.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经检测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砼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
  2.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制定方案时,应根据使用中的砼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对外加剂的选择应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多品种使用。
  2.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说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储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3、科学掌握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是控制砼质量重大保证。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粒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常含有一定量超粒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粒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面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认真执行对混凝土生产的“一验,三检”制度,即:输入配料单前,试验人员验证,称重的准确性,确认后由操作人员进行“一验”,拌和班长进行“三检”,试验人员进行“三检”,严格核对混凝土配料的准确性。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4、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4.1混凝土浇筑前,对某些重要或施工难度大的结构应编制专项砼施工方案。方案中,对于人员的具体落实,配合比控制,机械的保障,砼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施工缝的留置,后浇筑的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养护措施以及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都要明确规定。
  4.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分层、分块浇筑。例如溢流坝,应进行分层浇筑,振捣,且要均匀分层。对于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交通不是十分方便,没有移动泵送车,混凝土入仓往往采取原始的溜槽式或溜筒式,有时候施工班组为省人力,任由混凝土从一个位置入仓再人工铲浆平铺,以至底层砼都已初凝了班组还没有振捣,造成混凝土的峰窝,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方案中的规定施工。加强管理,做好技术交底,严格监督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
  4.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
  五、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8d进行,并得出结论。在这段时期,还可能浇筑出大量劣质混凝土,这样一来。拆毁的工程量将很大。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相关管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各方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坍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查试验结果。特别是7d龄期的强度表明28d强度有可能低于该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强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在强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等到28d有试件测验后再定。
  六、结束语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由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管理,结合施工单位具体的生产活动,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无证上岗,严格按操程工作,针对容易出现的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我们要从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两方面。从头至尾严格监控。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