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商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标志着“三农”问题的解决步入了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促进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商洛市是陕西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一员,借“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势,加快我市城镇化发展步伐,提高农村城镇化率,势在必行。文章通过解读商洛市新农村发展现状,提出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问题、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以及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关键词:商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商洛市新农村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商洛市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加强领导,抓点示范,全面推进,先后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235个,约占全市总村数的13%,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06年以来,商洛市依托资源优势,把发展生产、培植产业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紧紧围绕“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劳务输出”四大产业定位,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共抓一村一品样板村20个、示范村104个、推进村700个,涌现出了一大批核桃板栗经济林果专业村、药材种植专业村、畜禽养殖专业村、蔬菜专业村、农副产品加工专业村、劳务输出专业村和生态旅游专业。到2010年,商州区共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8个,其中续建3个、新建5个、改建10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48亿元,其中财政和项目资金0.53亿元,群众自筹0.95亿元。截止7月底,下赵塬、任塬、李堡子3个续建村完成投入8100万元,建成新型民居323户,村级活动场所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进展良好;板桥、生王、郭涧、侯塬等5个新村建设完成投入393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村民新居开始启动建设;石门沟、里程等10个旧村改造已完成投资2770万元,实施旧房改造580户。
   在示范村建设中,商州区以“千百万”工程和“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促农增收产业,各示范村共组建专业合作社7个,新增药材1000亩、核桃建园2800亩,新增养猪5000头,转移农民2000多人,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300元,同比增长28%。在加大基础设施和民居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各示范村按照旧村改造建设标准,大力开展以建沼气池,改水、改灶、改厕、改圈、改路,清垃圾、清粪堆、清路障、清草堆、清院落,村庄院落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内容的“一池、五改、五清、四化”活动。通过为新农村“亮面子、戴帽子、铺底子、穿裙子”,着力解决村民住宅与畜养圈舍混杂、柴草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等问题,使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关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困难和问题不容回避。我们认为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以下难点问题。
   1、城乡分割局面改观难。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差距造成城乡分割局面,至今尚未明显改观。一是城区规划和农村规划还未形成一体。二是新农村建设投入还不到位。这些年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主要是投入道路与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直接关乎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关注不够。三是政府部门齐抓共建的机制尚未健全,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如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主要是相关的法律不配套、不完善。
  2、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改变难。现在基层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不少误区,要加以改变比较难。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一刀切”。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包打天下。有些基层干部,盲目地“争项目、争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脱离自身实际。三是“只顾眼前”。在基层,哪里简单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四是少数农民群众存在“急、怨、冷”的心态。“急”,恨不得马上建成新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怨”,埋怨本村干部争取不到政策资金扶持,没有找到致富门路;“冷”,对新农村建设漠不关心,冷眼相看。
   3、 土地流转难。新农村建设就要通过“撤小村、并大村、建新村”,缩村让地,让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增补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占补平衡”。目前,布局散、规模小、规划乱、配套缺等问题,是农村村庄的共性。新农村建设一般以拆旧建新为主要模式,合并小村,这就产生了宅基地跨村民组使用,农户承包耕地田块的孬好、远近和农业生产便捷与否等问题,形成了土地使用的障碍和土地权属的争议。
   4、建设资金来源难。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做支撑。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虽然采取“项目资金+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但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仍不稳定。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还很缓慢,承受能力参差不齐,农村建房信贷资金仍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全依赖于公共财政的投入,镇村财政压力较大,债务问题严重,公益设施全部靠财政投入,唯恐镇村旧债未了又添新债。
  三、关于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围绕“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农民、新保障、新风尚”这“六新”来进行。建设新农村的“新”,不仅要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上,体现在农村管理制度和建设上,还应体现在保持山川秀美和生态特色上。因此,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必须注意做到:
   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用统筹发展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把城市(镇)化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规划目标,形成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制定包括居民安置小区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行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对已经确定的试点村,在规划实施前,暂停宅基地审批及翻新建设。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制度,建立新村建设档案,鼓励农民参与新村建设管理。
   2、坚持规划刚性指导作用。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规划可以为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有刚性指导作用。那些暂时无法做到,将来必须做到的事情,要在规划中考虑安排,预留空间;并通过规划来规范引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建设,形成良性趋势。科学合理、严格实施的规划可以出速度、出生产力、出效益。
   3、规划要具有地方特色。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的实际科学规划。一是进一步并村,根据水路、道路、风俗、产业特色等相近性把村的规模合并在5000人左右,便于整合自然资源;二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做好一村一品文章,不同村自然条件,农民种养习惯不同,要因地制宜把本地最有发展前景,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先做大后做强,最后进行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三是规划水路和道路,对水利基础设施要搞好项目带动,完善好利用好,对道路的修建要好事办好。要整合资源,本着实用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四是打造中心村,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他们中大部分不愿意居住在偏僻乡里,这时打造中心村已时机成熟,只要规划好、引导好把中心村建设成3000人以上的集居地完全可能。五是把项目整合好,目前,很多涉农部门都有项目,规模偏小,这要争取支持把上级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撒芝麻。
   四、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就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设新农村,要培训新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只有紧紧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创造智慧、创新能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分的群众的基础。各地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相继成立“农民理事会”,由群众代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建设新农村,要有新项目。新农村建设要实施项目带动,可采取缩村让地的方法,置换土地,利用土地补偿资金项目,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配套设施中,以解决新农村资金不足,无人投入的困难。
   3、建设新农村,要有新规划。新农村的规划极其重要,要做到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起点要高,要避免一任领导一任规划。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充分注意优势资源的整合,突出产业规划,突出发展潜能,突出环境保护,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避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短视性、盲目性。
   4、建设新农村,要有新产业。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训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抓住一切机遇,引进投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5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