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农业开发;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从目前来看,响水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要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广大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响水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涉及小尖、双港、张集、六套、南河、黄圩、运河、大有等十三个乡镇和江苏三圩盐场,项目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面积广阔,产业化规模较小,发展现代农业既蕴含着巨大潜力,又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林水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一方面,农村旱涝灾害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多年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调蓄水能力较弱,地表水资源短缺,不少地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同时,城市和工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农业用水成本不断增长,农业进一步成为弱质产业,农民增收比较困难。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部分地方农村仍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传统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不少地方农业发展缓慢,年复一年,面貌依旧,难以突破增长的瓶颈。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占农业生产主流的仍然是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土地耕作分散,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条块分割、联结松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尚不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发展缺乏有力保障。由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成本增加,风险增大,成为制约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四)农业污染呈逐步加大趋势,农业生产安全面临挑战。目前农村普遍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滥用激素、抗生素,过量使用饲料,大量焚烧秸秆,随意排放农业垃圾,不仅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农产品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些地方由于生态退化、污染加剧,失去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环境。
  二、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响水县农业综合开发紧紧抓住国家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开发实效,为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强基固本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应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了“藏粮于田”、稳产高产。十一五期间,响水县完成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总投资11211.4万元,包括一般土地治理项目、黄河故道项目、滩涂垦区配套项目,其中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5.2万亩,技术培训10312人次,新建泵站195座,新建农桥183座,涵洞1831座,渡槽17座,砂石路165.25公里,水泥路28.06公里,防渗渠100.54公里,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近两年来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建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区域优势农产品基地,如大有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运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六套菊花、金银花生产基地,培育了不少国家级及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超大蔬菜集团公司为2008奥运会指定蔬菜供应商,造就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响水县七套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响水县丰盛蔬菜专业农民合作社等,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幅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三)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近年来,响水县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现代化节水灌溉、农民科技培训为核心,借助于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大力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储存、加工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内涵开发、科技开发为主的发展之路。
  (四)坚持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农业综合开发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重要渠道。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2010年响水县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5321.6万元,财政投资3818万元,自筹资金1503.6万元。通过“一事一议”引导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通过贷款贴息、有无偿相结合等方式吸引各种社会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全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今后,响水县农业综合开发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科技推广、生态保护四个重点,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为我市农业的园田化示范区、产业化开发区、现代化辐射区,实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四大目标。
  (一)以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要针对全县农业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逐步提高改造中低产田的亩投入标准,坚持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开发,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建设,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行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同时要配套实施平田整地、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林网防护和道路建设,要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种植模式,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开发,实现规模效益。力争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示范区,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
  (二)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区域优势,壮大主导产业,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规模。要针对全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增收慢的实际,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村产业化组织制度的创新。要把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产业作为战略性任务和工作突破口,力争在短时间内把项目区建成优势产业突出、农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

  (三)以推广适用农业技术为重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以创新科技推广费使用管理机制为突破口,大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良种繁育、配方施肥和绿色无公害种养技术,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当地非项目区。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要采取多种方式,改善项目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外部条件,增加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展农业技能。三是要增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功能。加强种子、种苗和种畜繁育建设,扶持具有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
  (四)以生态项目建设为重点,实行生态综合治理,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农田周边绿化和重点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的支持力度,构建良好的生态大环境,为全县山川秀美、发展现代农业做出新的贡献。
  四、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了项目和资金。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生命线,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第一要务。只有强化保障,严抓管理,不断创新,加强机制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才会保持健康和发展活力,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才会有良好的机制保障。
  (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投入保障。主要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要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的支持。要积极争取、主动汇报,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显著的开发成效,赢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力争使国家、省、市对响水县的投入逐年增加,不断扩大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规模。二是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充分保障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资金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开发项目,进一步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受益范围。三是切实落实县财政配套资金。县要把财政配套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提前安排,足额落实,予以制度保障。鼓励和支持各项目区积极争取其他渠道的相关资金,统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四是引导和鼓励农民筹资投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参股经营、贴息、补贴等多种扶持方式,引导和带动民营、信贷资金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资本运营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严格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安全有效运行。一是要通过全面建章立制,逐级细化完善,建立起从项目计划到资金拨借,从监理验收到报账核算等涉及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一整套资金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二是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在立项上实行专家评审制,确保资金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投入政策上,集中主产区,照顾贫困区,做到统筹兼顾,激发活力。三是要对项目乡镇实行量化考评、动态管理和末位淘汰,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要打破开发的“大锅饭”,对综合考评成绩差、验收问题多、存在严重管理问题的项目区核减投资、核减项目,奖励成绩突出的地方。
  (三)不断学习和创新,强化能力保障。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工作中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需要认真去研究、去实践、去探索。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转型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断增强“三农”工作的实践能力,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4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