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建筑学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和探讨,认真总结了我国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进程、相互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以及建筑创作存在的困难问题,探讨了其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改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理论;管理实践;探讨
  
  
  建筑学作为内容丰富的高尚科学之一,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实际上,从事建筑学研究需要具备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水平,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可见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是天赋极佳、悟性较高、知识渊博、实践较强的人才之一。因此,进行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研究,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知觉以及明智的分析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步有序地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才能为一位称职的建筑设计师。笔者通过对中西方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进行对比与分析,认真总结了我国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进程、相互关系,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所发生的改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1 建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编写了《建筑十书》一书。由此出现了西方最早的建筑理论。但是,《建筑十书》一书被埋没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人们发现。《建筑十书》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原理、建筑构图等内容,而且还包括了西方古典建筑、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以及培养建筑师等方面的内容,可谓范围极为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先后出现了意大利的阿尔伯蒂、法国的布隆台、英国的拉斯金等很多建筑学家及其理论与著作。
  实际上,在西方,由于早期的建筑理论受到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和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比较大,因而从整体上得到了其支撑与充实。此外,在西方建筑学理论中,也同时包含了大量古罗马帝国建筑实践活动的影子。从总体来看,在十八世纪以前,西方的建筑学理论往往都是以数学及几何学为前提和基础的。很多建筑学理论家在继承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万物是受一种数学法则控制的思想。这些建筑学理论家们在称赞黄金分割、人体比例美妙的同时,也从中提出了宇宙万物必须遵循的比例,他们也认为建筑是宇宙万物的模型之一,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准则与比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理论往往带有他们个人观点和主张,主观主义比较浓郁,而其理论本身也仅仅局限于形式与法则方面。因此,这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此外,在民间,很多民用建筑虽然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但也自发地向进行建筑学理论方面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了建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十八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逐步发展以及西方启蒙运动的深入推进,学术界追求和崇尚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也使得了近代科学技术逐步融入到了建筑学理论中。到了二十世纪,一些西方建筑学理论家把哲学、社会、经济、工程、心理等学科的先进成就与建筑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
  在我国古代,建筑学理论体系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因为其是在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原始文化以节气以及天象为基本核心。与此同时,一些水利管理、地理因素、人文环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治集权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的建筑学理论同西方建筑学理论相比,应当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范畴、体系和机制。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我国建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着鸿雁的推动作用。在宏观文化的定位与作用下,我国出现了“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等思想,即表面上对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尊重和支持。但是,实际上,往往因为把握整个世界的客观需要,把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分为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互联系。从而使设计活动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分离开来。后来,由于“治人”和“治于人”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必然使得了我国的建筑学理论体系没有完成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结构、设计、施工以及专业划分等方面的内容。尽管如此,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古代的建筑学理论体系以及建筑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学理论以及技术方面书籍,对于我国建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北宋时期王安石主持编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建筑技术方面的书籍了。该书的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经久相传经验与实践。另外,该书对北宋末年京城宫廷的建筑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2 当代建筑学理论研究
  我们知道,当代建筑理论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应用理论、跨学科理论和建筑评论等方面的内容。而基本理论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创作论等,应用理论包括设计原理、方法论和工具论等,跨学科理论包括建筑史学、建筑社会学、建筑教育学、建筑行为学以及建筑心理学等。一般而言,建筑基本理论属于简直哲学的具体范畴,其子主要反映了人、建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应用理论则为建筑设计方法方面的范畴,其伴随着无意识的传统建筑设计到有意识的建筑设计的产生而产生。建筑历史及理论为人们研究建筑发展经过、历程以及动因的理论体系,主要受文化、技术、人文及艺术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原理就是人们专门研究建筑设计原则、式样的基本学科,是指导建筑实践最直接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要研究当代建筑理论与管理实践,就需要围绕建筑哲学思想以及跨学科理论来进行,这与建筑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显示了建筑师对建筑创作实践的具体行为和态度。
  3 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探讨
  实际上,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建筑活动都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人们建筑思维意识从无意向有意、自发向自觉的逐步转化和发展,建筑的作用已经演化发展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功能载体,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同时具备了情感、社会以及哲学等功能。正是人类社会这些需求的客观存在,必然就逐步推动了建筑设计与实践的全面发展,也必然造就了一批批比较专业的建造设计师。反之,建筑设计师也同样在建筑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很多手法、技巧以及经验,并结合思维、自然、区域以及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了一定规则和制度。当前,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等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比较普遍,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建筑学理论的落后和缺乏理性思维,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稳步推进。另外,在我国很多地方,一些比较大的建筑设计项目都几乎出自国外建筑设计师之手,同时造成了物资的极大浪费。身如究其原因,国家综合实力、决策者的价值取向等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制约因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缺乏健全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不仅反映出科学与文化素养的不足,也表明了我国在建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方面同西方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彰显出我国在建筑文化与价值追求方面的缺失。
  4 结束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并与我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以及管理实践体系,积极打造真正属于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与文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6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