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的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预示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改变。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探究学习的好方式,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我们要加强探究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下面是我个人在探究式教学中解决若干难点的小策略: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1、设计合理的问题
探究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问题的设计,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生物教学不像其它学科受重视,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生物课的形式和内容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由于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产实践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要教师善于把生物课堂生活化,学生就会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运用知识,学以致用。将问题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教学中,我让学生说出他知道的最小动物,“难道还有比我知道的最小的动物更小的动物吗?”“它们在哪儿?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
2、引起学生的争议和辩论
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见解也能引发学生之间激烈的辩论,鼓励求异创新。这一点孟祥云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只有具有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才能萌发,但是有一位同学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胚不是完整的种子也能萌发”, 那么种子的胚到底被破坏到什么程度它才不能萌发,老师顺水推舟让学生们课下去探究。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学到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精神以及钻研的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远比探究结果来的重要。
二、安排探究教学的梯度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合理的安排,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取得尽量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关于“显微镜”内容的教学,首先,学生先来认识显微镜,包括构造、各部分的作用、操作方法、像的性质及观察到的生物标本的特点等;其次,在学生掌握了关于显微镜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这样不仅观察到细胞的结构,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所形成的技能比较牢固。所以每节课,教和学的目标要非常明确而且具体,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知识面、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究教学中教师的“教”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其主要任务不是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是教方法和学法,同时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
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前,首先要着重探究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在运用启发式、发现式、自学式、活动式、问题解决式等这些方法上下功夫。其次要探究怎样处理和加工教材更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千万不能让教材框住学习者的手脚,而要努力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让它能被学习者掌握、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内在学习能量,所以,教师处理加工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要重点探究"教"什么?到底给学生什么知识,怎样组织这些知识?再次是探究如何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进行学法指导,教师要把握三点:一要真正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二要知道怎么做能使学生探究的问题达到目标;三要知道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教师及时指导,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兼顾课堂教学的进程。
四、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
探究教学,要注意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后,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只有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使他们感觉到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现其社会技能。要促进探究性活动成功,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让学生乐学、会学、想学。
五、实验课的探究教学
初中实验课的设置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善于思考和探究的智力倾向和素养。基于此点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对已设置的实验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开发探究新实验和实验的新思路。探究性实验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创新实验和实验新思路亲身探寻结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于一体。让实验课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在创新中体现探究学习的目的要求。如“几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引导学生从“常见水果中VC含量的测定”, “水果蔬菜中VC含量的测定及日常饮食中的应用”几个不同角度着手实验实践。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做到自己心中有谱,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设立实验操作的环境与预期所要达到的实验结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探索过程完成学习目的。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结论和真实可信的知识,并尝到探究的乐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情感,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愿我们广大教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断实践探究式教学,把生物探究式教学推向深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8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