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开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灌南县农村饮水安全一期工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的选择及后期所产生的良好效益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饮水 工程 管理 模式
前言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将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新一轮农村实事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十项实事工程。为此,灌南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部署,紧紧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创新机制,快速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竣工审计验收工作。
1.勾画饮水安全工程美丽蓝图
灌南县农村改水工程,始于上世纪末,在县爱委会的有力组织下,农村改水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县共建成农村饮用水深井156眼,45.2万人饮用上了自来水,改水工程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但当时建设标准低下,经多年运行,很多水厂深井塌孔,供水设备老化,供水管网严重破损,存在水源不安全、供水不保障等问题,同时还有部分农村居民仍在饮用浅层地表水。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
中央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契机。为尽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南县及时组织调查组,对全县饮水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经核查全县共有不安全饮水人口21.34万,原因主要为水质不合格、水井机泵、电气设备不配套、管网破损及覆盖范围不足、供水方式粗放、保证率过低等。灌南县委托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连云港市灌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过去,农村供水水厂大多以村为单位,设计标准偏低、规模偏小。本次规划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通过新建改造水厂、扩大延伸管网、关闭不合格井眼,形成镇村联网、村村联网等多种联网供水模式,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保证率。规划将全县现有156座小水厂整合成48座规模水厂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改扩建水厂15座,第二期改扩建16座,第三期改扩建17座。三期工程全部实施后可全面解决21.34万人不安全饮用水问题,同时改善42.4万农村居民饮水条件。科学完善的饮水安全规划,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创优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
灌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起步晚、时间紧、要求高。为快速启动,高效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委、县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列入全县年度为民办10件实事和30个重大督查项目之中,并纳入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体系。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督查会,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指导督办解决实际问题。
经市水利局批准,灌南县水利局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处。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四制”规定。突出把好“六关”:即把好施工队伍资质关,公开招标选择优秀专业施工队伍;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统一招标采购优质PE100输水管道,进场管道由供应商、监理、县质量监督局三方各自按批次送不同检测单位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把好日常管理关,实行一厂一档,全面反映工程建设与管理质量;把好质量监督关,严格把好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复检、业主抽查和质监单位监督4个检查关口,抓住管道埋深、接头、试压、过路过河以及设备匹配5个质量关键点,实行质量跟踪制,多层次全过程监督;把好水质化验关,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体系,工程实施前后均由县疾病控制中心专人监控水质,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把好验收关,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均由业主组织监理、卫生、环保、财政及地方干群等统一验收,确保工程100%合格。
在资金筹措和管理上,县设立资金专户,省以上补助资金按实施计划、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县级配套资金采取县财政硬配套、水厂融资和受益群众以劳折资等多渠道、社会化投融资机制。所有土方工程均由水厂经营者和受益群众负责。投劳完成工程量由乡财政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台帐,并由建设处会同监理及财政局等单位验收合格后签字认可。资金使用主动配合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稽查,同时还积极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公开建设内容、筹资投劳方案,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确保把农村饮水安全这项民心工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灌南县农村饮水安全一期工程建设还积极融入全县发展大局,与灌河开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先后把康居新村、新港新村、董沟小区、三队小区、三兴小区纳入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布局,为3750户1.5万拆迁安置人口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
3.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效应
经过广大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一期工程共新凿深井9眼,新改建厂屋2135平方米,新建管理房1144平方米,更换深井泵53台套,新增变频器即加氯机各54台套,改造PE塑料管道504.9公里(其中dn50~125mm主管道205.3公里,dn20~32mm支管道299.6公里),开挖土方27.43万方,新增入户工程1.43万套,新增安全饮水人口5.8万人,改善安全饮水人口12.28万人。
“三分建、七分管”。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落实和创新比投入更为重要。但过去农村水厂管理方式多样,所有权、经营权归属问题错纵复杂,新增工程如何与原有水厂结合?产权及管理主体如何落实?如何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如期效益?灌南县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以来,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工程实施前即与每个现有水厂签定协议,做到“二明晰一落实”, 即明晰产权、明晰运营方式,落实管理主体,明确双方运营管理方面的权利与责任。对建成的工程按照“修建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处水价,落实一处管护,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以乡镇水利站和县工商联水厂商会共同主管,对建成的工程全部落实了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管理制度,健全了工程长效运作机制。按照充分发挥水厂社会效益,适当考虑水厂经济效益的原则,结合工程运行成本核定水价。灌南县物价局会同县水利局经多次调研后,组织了由乡村干部、用水户、水厂经营者及工商联等多方代表的水价听证会,并形成《灌南县农村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上报县人民政府。2011年3月10日,灌南县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灌南县农村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核定农村自来水基准价格为1.80元/m3。有偿的科学运作模式,真正实现了以水养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大力推进,让灌南县越来越多的群众用上了卫生水、健康水、放心水,因病返贫的概率越来越低。极大地增强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随着工程的继续推进,这股涓涓细流犹如甘泉即将流进更多农民的心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1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