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分隔的方法和原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淼
【摘要】随着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中精神追求不断提升,简单的室内布局和装修,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创意性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室内要求向往的目标。从整体的室内设计中,室内分隔最为基本的先决条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室内设计;分隔;功能;方法;原理
一、空间的分隔的基本概述
室内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对现有的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深加工的增值准备工作。空间的分隔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总要的作用,空间通过光得以体现,没有光则无空间。分隔主要是通过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表现的。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在室内空间中受到广泛的的应用,他可以以艺术的形态出现在空间中。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空间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光环境是由光(照度和布置)与(色调、饱和度及显色性)在室内空间中建立的与空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二、室内分隔的方法
(1)列柱分隔。柱子是构建建筑和室内结构的主要元素,不但对空间进行了分隔,而且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与变化。在大空间中设置列柱,通常是将列柱设计单排列柱或双排列柱。一般是将列柱偏于一侧,使主体空间更加突出,而且有利于功能的实现,当设置双列柱时,会出现三种可能,一是将空间分成三部分;二是使边跨大而中跨小;三是边跨小而中跨大。其中第三种方法是普遍采用的,它可以使主次分明,空间完整性较好。(2)利用基面或顶面的高差变化分隔。这种分隔方法是用来变化地面或者天花高差来达到限定的目的,使限定过的空间在母空间中得到强调或与其它部分空间加以区分。利用高差变化分隔空间的形式限定性较弱,只靠部分形体的变化来给人以联想划定空间。空间的装饰简单,但空间感较强。有些居住空间起居室中常把一部分地面降低,沿周边布置沙发,使家的亲切感更强。将室内地面局部提高或降低,它们在限定空间的效果上是相同的,但前者在效果上具有发散的弱点,一般在居室内较少使用。顶面高度的变化,可使整个空间的高度增高或降低,也可以是在同一空间内通过看台、排台等方式将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层次,既可扩大实际空间领域,又丰富空间的造型效果,多用于公共空间环境。在娱乐空间中,歌厅中的小舞台就是为了使位置更加突出,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3)局部分隔。是指使用非实体性的手段来分隔空间的形式,如家具、屏风、绿化、灯具、材质和隔断等。局部分隔可以把大空间划分成若干小空间,使空间更加通透、连贯。“采用局部分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视线上的相互干扰,对于声音、温度等设有分隔。这种分隔的强弱因分隔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不同而已。局部划分的形势有四种,即:一字形垂直划分、L形垂直划分、U形垂直划分、平行垂直面划分等,局部分隔多用于大空间内划分小空间的情况。”(4)封闭分隔。是使用实体墙来分隔空间的形式,这种分隔方式可以对声音、光线和温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私密性较好,独立性强,多用于卧室、餐厅包房和KTV包房等私密性较高的空间。(5)半开放式分隔。这种空间分隔方式是以空间为隔屏,通过透空式的高柜、矮柜、没到顶的矮墙或透空式的墙面来分隔空间,其视线可相互透视,强调与相邻空间之间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三、空间分隔的原理
(1)大空间分隔。在公共空间中,例如体育馆、购物广场、候车室、电影院等大型空间建筑,都是人流量比较密集的活动场所,因此需要有宽大的空间,并且应该配备各种服务设施或者辅助空间,这就需要设计师对整个空间的把握和合理的分隔,达到大空间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2)连续空间的分隔。在展示性的建筑中,例如博览中心、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由于其程序性和连续性功能要求,在空间的分隔中,必须具有一定顺序,在功能上体现完整性。(3)小空间分隔。在建筑空间中,居住空间应该属于小空间布局。居住空间是最贴近人们生活,体能体现功能性为主的空间。设计居住空间的布局时,注意每个单独序列的相对重要性,交通路线要尽量简洁,达到灵活、自由、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崇涨.室内装饰形态构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刘森林.世界室内设计史略[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张福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江林.论室内设计的空间分割[J].贵州民族学院
[6]李振宇.经典别墅空间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朱保良.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