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庆亮

  【摘要】 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产生的理论背景,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模型的新贡献(包括发展和批判)做了综述,最后概括了RBC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发展。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动态一般均衡方法;校准法;帕累托最优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是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DGEM),通过分析代表性微观主体的效用和生产等行为函数而建立的一种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周期模型。模型假定代表性个体是理性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经典分析范式,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实现目标函数的最大化,经济的周期波动可以看作是微观主体对外在技术冲击做出的一系列最优反应。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一经Prescott 和Kydland(1982)提出就引起了宏观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其具备的坚实的微观基础使模型有着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在两人对美国1954年一季度至1982年四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也发现了模型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惊人的外在一致性。
  
  一、RBC模型的提出及其产生的背景
  
  经济周期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目前的几乎所有的正统经济学教材中都可以找到专门为它开设的一章,情况并不是一直如此。在二战后的最初几十年里,凯恩斯式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界还是在政府等经济管理部门都占据着绝对主流的位置,凯恩斯在《通论》中阐述的政府要采取需求管理政策的经济干预主义的思想,产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背景,指出经济之所以会陷入衰退是因为社会的总需求不足导致,社会总需求主要由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构成,由于人类自身的一些特性使得消费具有一定的“惯性”。从二战结束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凯恩斯的理论在对付经济波动方面表现的还是很成功,七十年代开始的油价高企等供给面的冲击因素造成一种被成为“滞胀”经济困境,凯恩斯理论对此表现的无能为力。从此开始,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仅关注社会经济的需求方面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是不够的或许供给的因素才是经济波动的真正原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滞胀,只是提供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产生的一个现实原因,同样发生于七十年代的经济理论界一次大争论则提供了其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希克斯(1937)以IS/LM的形式完全阐述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思想,从此经济学也就偏离了对经济周期的研究而转去关注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产出的决定。在希克斯的模型中,通过确定代表消费和投资IS函数、代表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LM函数、一个生产函数和一个劳动供给函数,社会总产出就可以表示成系统外生变量的简单函数。卢卡斯(1976)在其文章中对这一“简化方程”提出了质疑。卢卡斯指出,IS/LM中的效用函数、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决定取决于微观主体的消费、投资决策,传统的IS/LM分析则省略了这一优化过程,在讨论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对产出决定如何作用的同时,此政策也改变了对微
  观主体储蓄和消费的激励,改变了消费和投资函数。
  
  二、RBC模型的贡献与不足及相关争论
  
  任何理论或模型都会因为其自身的不完善之处而饱受诟病,像RBC这样影响力巨大的经典模型更是如此。RBC模型从提出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经由Prescott 和Kydland及其同行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模型自身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许多知名的经济学者都在很多的方面对其提出了批评。这些批评的事实并不是全盘否定RBC模型,相反,正是这些来自不同流派的批评的声音促进了RBC模型的不断向前发展与完善。
  (一)经济周期中长期与短期的争论
  米切尔(1923)考察了美国产量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将经济周期描述为一系列不可避免的产量的扩张和收缩。他将数据描述成一系列的周期,由衰退、低谷、繁荣和高峰等四个阶段组成,尤其强调转折点(低谷和高峰)的存在。这就是最初期的关于经济周期的经典描述。在索洛(1956)建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卢卡斯(1977)用一种与米切尔不同的方法来看待经济周期,他把经济周期看作是与长期增长趋势相比较时,经济变量表现出的短期相对波动。
  对于在实际经济数据中发现的明显的短期波动,有着各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就是存在两种相互独立的过程对经济发生作用:决定产出长期增长的索洛模型所描述的增长过程,在几个年或者更短时间里导致暂时短期波动的独立的过程。这种解释是那些相信“经济周期”确实存在的经济学家们喜欢的解释(曼昆,1989;托宾,1996)。第二种解释是增长过程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它导致明显的短期波动,根本独立的短期理论就没有任何必要。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流派的纳尔逊和普罗瑟(1982)指出,如果技术冲击是持久,短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将被纳入同一个框架,传统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两分法将被抛弃;如果技术冲击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是随机的,实际产出轨迹随机游走的特征就类似于经济周期,产出的波动是产出自然趋势的波动,并不是什么对长期平滑的增长轨迹的偏离,每一次生产率的冲击决定一个新的增长轨迹。Campbell 和Mankiw(1987)的检验结果也表明技术冲击发生之后的产出波动一般在同一方向上跟随着技术冲击。在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学家将增长分析与波动分析分离,在纳尔逊和普罗瑟的模型中,既然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动力是一样的,都是技术冲击,两者并无差别,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完成了对增长理论与周期理论的整合,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倾向于第二种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
  (二)关于“货币中性”的争论
  Prescott 和Kydland声称建立模型的最初意图是为了研究“货币冲击”的传导。但当在模型中代入实际冲击进行临时模拟时,意外地发现模拟数据对真实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性质,并能很好解释经济周期。这说明,“货币冲击”是经济的冲击来源之一是被广泛接受。在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初期,经济学家们都强调用货币冲击来解释经济周期,坚信真实冲击不会大到能导致可观测的经济周期。
  在70年代,关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凯恩斯货币主义者(Keynesian monetarists)的观点,认为政府能够用积极的货币管理政策来影响产量水平。另一种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者(Friedmanite monetarists)的观点。认为政府没有实施有效的积极货币管理政策的足够信息,政府只能确定一个稳定的货币规则,理性预期革命则对货币政策的功效(虽然并不是对经济周期是否由货币冲击导致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一理论指出,微观经济主体会对货币当局的“货币规则”做出理性预期,虽然可能在预期中犯错误,错误是随机的,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如果是这样的话,货币供给的增长的效果就会被价格水平的同比例提高所抵消,货币当局不能影响产量。货币错觉就可能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根源(卢卡斯,1972)。关于货币当局能否影响产量水平,两大阵营进行了一场经验的(经济计量的)的争论,其中不同的观点可参见巴罗(1981)和米什金(1982)。
  (三)短期波动是对长期均衡趋势的偏离吗
  凯恩斯主义者相信,长期里,经济会按照索洛模型里描述的长期增长趋势增长,但短期内,由于需求冲击的影响,产出水平会偏离这种长期的均衡水平。如果事实真如他们描述的那样,政府通过需求管理政策可以对冲掉需求冲击的影响,使得产出回到长期的均衡水平上去,这样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RBC理论告诉我们,经济波动乃是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厂商和个体的同质性、理性预期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技术冲击做出的最优反应,是帕累托最优的,即经济波动并不是对均衡趋势的偏离,波动自身就是均衡增长趋势的轨迹。政府的干预政策是完全不必要,会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普雷斯科特(Prescott)指出:这项研究(RBC模型)的政策含义是,为经济稳定性而付出高昂代价的努力很可能是反生产的,经济波动是对技术进步速度的不确定性的最适宜响应。
  
  三、RBC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龚刚和Willi Semmler(2003)最早在国内期刊上对标准的RBC模型进行了介绍。他们的研究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将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引入到RBC模型中,描述了非均衡引入后的家庭决策、厂商决策的变化,讨论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中交易行为的变化,并考虑了不同的非均衡实现法则,大大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用标准的RBC模型模拟了中国1952年~2001年这50年的经济数据,认为中国50年经济波动的80%可以由技术冲击加上政府支出冲击等真实冲击来进行解释。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研究了引入供给冲击后的RBC模型――太阳黑子模型。在没有供给冲击时,模型退化成RBC模型,研究技术和政府支出冲击的效应,引入供给冲击或需求冲击时,模型校正为太阳黑子模型。陈昆亭与龚六堂(2004)指出,传统的单纯以物质资本利用率为基础解释波动机制的观点不足以解释波动的形成,在引入人力资本及其利用率之后,连同物质资本才能真正解释经济增长波动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M].商务印书馆.2004
  [2]陈昆亭,周炎,龚六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J].世界经济.2004(10)
  [3]汪祥锋,费剑平.RBC理论:批判与质疑[J].当代经济.2005(4)
  [4]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 分析[J].世界经济.2004
  [5]黄赜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发[J].经济问题.2007(7)
  [6]陈昆亭,龚六堂.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 模型[J].经济学季刊(第3卷).200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