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谨平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院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从认知灵活理论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项目编号:201021。
作者简介:周谨平(1978-),女,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摘要:独立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以满足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短线专业。然而,近年来的办学过程中,不少院校不顾实际,盲目地进行照搬嫁接,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拟从认知灵活理论入手,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特点,探讨如何优化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 认知灵活理论;独立学院;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16-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独立学院是新形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有别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是普通高校优良教学传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模式、教师队伍与社会资金、资源和办学热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方面与普通学术型高校往往是共性与差异共存。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其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以“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独立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应该从实际出发,使之既符合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又能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要,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因此,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科学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现状与局限
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以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突出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设置了“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外语”等培养模式。这些变革虽然有效,但大部分都是“一味简单沿袭母体大学的传统精英教育模式来实施独立学院的教学活动”,这种被动和照搬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像母体院校学生那样具有较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和宽广的跨专业知识,又不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 (刘芬,梁春凝 P53)现行课程体系也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内涵突出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少的独立学院为顺应社会需求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课程。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定的专业或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水平,更是一种实际综合素质的提高。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其教学的专业化、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英语和商务两类课程都要涉及,但两种课程的比重却因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学校以语言为主,商务为辅,有些则以商务为主,语言为辅,这究竟是“商务中的英语”还是“商务加英语”, “商务”与“英语”的若即若离关系,未能完全体现课程培养目标和学科深度。
其次,专业宽度不够,实践性教学缺乏。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集中在语言、文学和文化范围内,缺少社会科学范畴的课程。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上投入不足,如学时学分的分配不均;相应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不完善;经费短缺,无法提供一些相关行业从业资格证的机会或相关的培训。
最后,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讲授困难。不少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要求采用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但独立学院至今没有适合于自己的特色教材,而是借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材,故其品种单一,数量不多,内容陈旧,不能自成体系;实习实践、实验教材匮乏。”(同上,P54)并且,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受学校氛围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自主学习能力差距明显。现在要求独立学院学生在同样的期限内,使用同样的教材,以同样的学习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目标,确实存在某些难度。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受师资力量的限制往往无法达到这样的高标准要求。
3 认知灵活性,优化专业知识课程模块
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谓的认知灵活性,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根据斯皮罗(spiro)等人的理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须记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将他们所学的东西按照原样提取即可。而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开始涉及大量复杂的概念和实例。这时要求学生能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的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传统教学混淆了高级学习和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把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等)不合理地推及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使教学过于简单化。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需求和理解事物方式的特点,同时,他们在英语语言能力和技能方面的起点也大不相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具有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的优化组合特点,向弹性化、包容化、多元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
3.1 知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三方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课程安排应体现出螺旋式组合的顺序特点,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等级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将语言技能类和知识类的课程交叉、融合、渗透,避免将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将本来连续的过程简单地当成一个个的阶段处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认知灵活性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避免抽象地讲解概念一般如何使用,要把概念具体到实例中,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这样能够促进学习者针对具体情景的需要,从记忆中选取知识,重新组装,达成对新信息意义建构。教学材料应避免内容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保持知识真实性与复杂性,使学习者认识到非良构知识的多样性、多关联性以及对情景的依赖性,使学习者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考虑知识复杂性的重要意义。
3.2 增设实用技能型课程,贴近学生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主要集中在教育、翻译、旅游、酒店、外贸、金融、文职等行业。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以就业为首选,他们对于就业形势及市场需求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要求认识比较清楚,做好了面对就业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因此,他们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多数的英语专业学生利用在校期间考取的各项资格证书,除了专四、专八等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水平证书之外,还同时具备一到两个其他行业领域的从业资格证书,这样在特定行业的竞争中才更具优势,更适应社会需要,更有说服力。基于上述特点,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可以不定期举办有关就业热门领域的专业知识的讲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考取相关行业从业资格证的机会并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升级相应教学硬件,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
3.3 拓展跨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始终是围绕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开展的。专业必修课是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专业选修课则凸现出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实用技能的选修课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其他专业或就业打下宽厚的基础。认知灵活性理论针对高级学习提出的“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在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学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多元表征方式,如多种观点、多种模式、多种方案等,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表征;在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交叉形”,使用多个案例理解复杂知识,揭示抽象概念在非良构领域中的细微变化,以保证知识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于灵活性;能够适应情景变化,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
拓展跨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绝非看似简单的 “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模式,这“毫无例外地把英语看作纯粹的沟通工具,而所谓的专业(专业方向)则成为学生未来就业规划的束缚。”复合型英语人才,应该能更明显地体现出强烈的语言沟通能力及跨文化意识,重视英汉双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进而具备某一其他相关学科较系统专业知识。根据社会的需求发展和市场的导向,加大高年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和学分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大学各种学科的资源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择业倾向自主选择去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等修读真正有学科含量的比较系统的课程,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顺应时代的需求。
4 结语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需求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应对学习者的个性和需求给予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使其认知达到最佳的效果。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与学习者需求的“相关性”,“完整性”,“有用性”,“满意性”。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设立至今已近10年,它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高等教育教改和内部结构优化。如何办好独立学院,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突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形成办学特色,仍是值得广大教育同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芬,梁春凝.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4): 53-55.
[2]郝玫,付红霞.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66.
[3]杨晓宜.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商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J].科技信息,2010,(21):237-238.
[4]夏璐.独立学院设立商务英语方向课程需求调查――英语专业毕业生问卷分析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0,(2):103-104.
[5]常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0):195-198.
[6]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 [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4):303-305.
[7]刘称生.英语专业经贸类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122-123.
[8]施永鹏.英语专业学生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改革[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1-114.
[9]周群强,许菊,余承法.专业方向划分――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设置的新思路[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4):128-131.
[10]项晓华.网络课程知识呈现的个性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3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