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合理的管理方略与管理体系本文拟专门从施工现场管理探讨建筑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时每刻将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科学严格的管理问题。企业管理是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以保证企业任务的实现。管理是难得的“资源”,管理伴随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管理出效果,出效益,它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改进方法有以下几条:
  一、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是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一些建筑企业依据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制订了相应的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文件,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l)制订的企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应实事求是、界定明确、量值有据
  施工企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制订应体现本企业的规模、资质、级别和行业特点,还应体现企业的个性,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通过努力的可实现性。
  (2)克服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源量不足,善于借助外界力量
  要保证环境、质量、健康、安全四个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和有效运转,首先应立足施工企业自身的机构、职责的确定,有关管理人员的灵活调整,员工的能力培训;其次应借助外部专业教育培训力量提高员工(特别是管理职能的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造就一大批适应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加强监测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要保证施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在于对环境控制指标的完成。必须加强监测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工作,如:噪声测试仪、有害气体检测仪、污水浊度仪、PH值表等。
  二、建立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l)改变机制、完善制度是搞好设备管理与租赁的重要环节。
  设备租赁公司对承租方实行从运输、安装、维修、拆除一条龙服务。各项目公司可根据工程规模、机械需求情况向设备租赁公司提出租赁,签订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公司配备相应操作人员,接受项目公司统一管理,从开工到竣工全方位服务,形成了直管成线、片管成网的局面。
  (2)提高人员素质,兴科技、重人才是搞好设备管理与租赁的基本保证。
  租赁公司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常用机械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四懂三会”,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3)加大设备投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根据生产的需要,每年都应投资购置设备。设备的处理、出售,不论设备的大小,一律由总经理批准。这些措施可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使设备的新度系数保持在0.73一0.79的高指标。
  
  三、建立现代化的技术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招投标制、合同制的逐步推行,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新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加入世贸组织(WTO)与国际接轨等,对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技术管理。施工单位的盈亏更与技术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要求从事技术管理的人员不仅应具有建筑专业上的技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还应具有系统管理能力以及成本核算等专业知识和才能。
  四、建立现代化的施工垃圾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筑垃圾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其实同管理水平有关,这也可以在实地调查中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些以私人承包为主的建筑工地施工垃圾明显较少,因为私人企业更重视经济效益,对建筑施工垃圾控制非常严格,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这说明建筑施工垃圾可通过强化管理来进行控制。可见建筑施工垃圾是由于施工企业普遍对建筑施工垃圾不够重视、又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而产生,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建筑施工垃圾,使其减量化。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可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来进行控制:
  1.从技术管理上控制。
  2.从成本管理上控制。
  3.从制度管理上控制。
  4.对已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充分利用。
  五、建立现代化的现场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强化现场管理。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原则。
  2.科学管理原则。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六、总论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杜绝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利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参考文献:
  [1]李振源.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策略浅谈.2007
  [2]聂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要点探讨.2004
  [3]颜文.浅析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2008
  [4]胡春光.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之我见.2009
  [5]王敬越.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现场管理.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3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