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政策的持续有效实施,高校国有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却没有跟上,造成国有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保值增值任务受到严重威胁,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引人注目。虽然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已经成立三年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也有不少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论著相继问世,但是侧重于理论上的宽泛分析和探讨居多,行业实践可行性强的研究偏少。因此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十分必要。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章制度不健全
  为数不少的高等院校,尤其是近几年升格、合并的新高校,对国有管理资产没有建立起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等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和人员只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粗浅管理,漏洞百出。经常出现有关资产使用和管理的权责不清问题,相关责任人之间“踢皮球”,一来二去,最终风险和损失推给了学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的高校制定了一些相关制度,甚至有的还比较健全,但是,制度成了摆设,相关管理人员视而不见。一是不按程序管理,对购进设备只在财务部门记账,实物使用和管理部门不按制度建账建卡;二是跟踪管理不够,对于新增资产,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积极参与管理,财务部门、实物管理和使用部门建账、建卡,由专人负责等,但不能持之以恒,随着资产投入使用时间的推移,相关部门和人员逐渐懈怠,部分设备使用状态不正常时也不按制度及时报告处理,直到大规模资产清查时才一次性发现堆积已久的异常问题等;三是在实物使用过程中自由流动,缺少手续,致使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清;四是资产的处置随意性强,一些高校资产的报废、捐赠行为仅由高校领导层决定,不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审批备案,凭接收单位的收条就办理了资产下账手续;等等。不利于资产的正常监管、维护和使用,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能,还引发重复投资,严重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不符合相关规定(违规操作)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比如,校舍对外出租、实物或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利用学校资产开办经济实体等。这些行为常常没有正规的调研过程,也没有正式的可行性报告,几个领导轻描淡写地商议一下,最多有个会议纪要,就决策并执行。那些审批制度、产权登记、资产评估及相关收益的管理规定如同一纸空文。这无疑将资产风险甩给了国家,轻则随意占用国有资产,减低资产使用效能,重则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货币资金开支把关不严
  这里主要是指具有承包性质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我国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均与具体科研项目挂钩,就是通常所说的课题费。关于课题费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把关不严问题,这在纯粹科研单位表现更为突出,可以这样来描述:只要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参与者的各种通讯费(无论是单位的还是家里的)、交通费(无论是本人的还是家属的)、资料费(无论是学生参考书还是小说、音像制品)、办公用文具及设备(无论是几台电脑)等等,只要沾上边儿的开支都会畅通无阻地由课题费报销。高校的课题费也类似,水分依然很大。事实上其他行业也存在同样问题,利用项目专用资金搞对单位甚至是个人有利的其他活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力的根源
  
  内部管理原因
  首先,高校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完全认清代理人角色(在我国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的责任,对国有资本运营的全局和全过程管理观念不够强,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和角度审视和把握资产管理问题。因此,使得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程序和方法不够规范,这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直接原因。
  第二,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思想存在片面性:注重资金入口,忽视出口,即想方设法向国家争取资金拨款、充分利用有利政策组织收入,但花起钱来显得大手大脚,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方面考虑欠周;注重大额度项目的审核把关,轻视了那些零打碎敲的开支,不知不觉中浪费了资金,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第三,学校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有限,对相关法规政策理解不透,导致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或不到位,对一线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监督不力,从而难于使管理力度持续始终。
  第四,有关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漠,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性管理。这就使得原本领导的监督不力雪上加霜。
  第五,高层领导缺乏高级参谋,特别是擅长资产管理、懂财务管理理论的好参谋。学校领导应该掌握一般的资产管理知识特别是财务管理知识,便于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但要求他们精通财务管理理论就有些苛刻了,也没有必要让领导成为‘万金油’式的。事实上,高层领导需要配备一支好的参谋队伍,帮助领导出谋划策。一般来说,这些参谋应由各相关部门的一把手担任。这就要求被任命的这些一把手有能力、有水平、有主动配合领导工作的积极性。目前许多高校中层干部的配备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还不能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不可避免地存在领导决策的盲目性、片面性甚至违规操作。
  
  外部监管原因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在高校的角度来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注重制定政策、出台管理办法,没有将这些政策和办法真正落到实处。而且,有些国有资产管理的违规问题,并没有受到制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高校的问题性管理方法和手段,认同了管理现状甚至是一些违规操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督促检查力度也远远不够,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违规行为和货币资金的开支把关不严问题的重要诱因。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念培养。要求高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转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观念,端正管理态度,提高管理意识。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培养他们管理资产的主动性。
  2.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各高校限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确认、计量、登记、监督控制、检查报告等制度,并向主管部门及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备案。
  3.业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高校资产管理状况进行认真检查督促。杜绝检查的形式化、走过场现象,违者必究,奖惩分明,加大惩处力度。应保持监督检查的经常性,清产核资与局部抽查相结合,设置并执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检查检举制度,及早发现并消除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苗头,及时制止违规行为,查错补漏,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资格认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后,发给从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资格证书。要求各高校(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会计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分管领导必须持有国有资产管理资格证书。就像会计必须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一样。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具体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贯彻实施。
  5.人员配备。要求高校注重配备有能力有水平的国有资产管理的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学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进行全过程的连续管理,使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6.知识培训。合理安排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现行有关管理办法、管理政策的培训工作,组织各高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以开会、学习、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传达资产管理新的政策、新措施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高校为主的科教总体规模将继续发展壮大,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9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