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开展,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资源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有效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维护国有企业的利益。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产权关系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需要深入探究问题和原因,采取有效的完善对策。文章中分析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问题 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志码:A
  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权责不明、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且出现管理问题相互推诿,找不到相关负责人员,国有企业管理效果和水平较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国有企业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思路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活力,无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1]。因此,应当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及监管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结构冗余,管理方式落后
  大多数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结构体系,部门冗余现象严重,层级比较复杂,管理制度也比较落后,在这些问题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不适应多元化和经济化的需求。例如,部分企业管理结构比较复杂,出现重复管理的问题,导致经营管理较为混乱。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比较混乱;资产管理层级较多,办事效率低,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往往出现重复管理或不管理的情况。在整个管理体系中,体系缺失、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
  (二)缺乏管理意识,资产管理认知不足
  企业国有财产管理中,偏重于企业经营和流动资产管理,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方向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足。部分企业因循守旧,对市场经济缺乏深入认识和了解;部分管理人员对企业遗留资产问题不够重视,造成原有资产闲置,利用率较低。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缺乏责任心,对闲置资产不愿过问,缺乏创新意识,对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持观望态度,对新的资产管理模式存有很大顾虑,新的管理理念和企业发展难以有效融合,导致资产经营效能较低,存在脱轨现象。
  (三)缺乏有效监督措施,监督管理不合理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管工作中,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外部监督不到位,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及资产清查等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缺乏完善的监督问责制度;在企业内部监督中,存在形式化和走过场的问题,虽然成立了资产监管部门,但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监督管理行为缺乏有效性。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责任不清晰,发挥不出其实际效能,现有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决策失误给国有资产带来了较大损失。企业虽然成立了现代化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形式化问题,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定位,构建与之相应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和层级的职责和权利,保证每项资产管理都有相关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同时,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购置和应用国有资产。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分析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促进数学分析的深入发展,保证数据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全面掌握国有资产的动态情况。最后,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活力及动力,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落后陈旧资产,避免由于资产的积压造成资金占用,保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保证其规范性和透明性。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制定完善可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避免资产购置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企业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需要满足资产配置要求。优化调整资产结构,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计划,减少不必要资产的购置。注重資源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将资产购置纳入到部门预算中。
  (二)革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应当树立创新、改革的理念,强化管理人员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同时,管理人员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市场意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加强产品研发力度,明确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应当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资产管理方式,同时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寻求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资产的生产效益,提高国有资产附加值。例如,部分股权化企业可以进行抵押贷款,资产化的企业可以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资产经营。此外,要注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融合,构建相互衔接和制衡的工作制度,有效缓解各个部门之间资产不平衡问题,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2]。以往的企业资产管理中,大多数采取开放型管理模式,对资产使用方向和使用数量不够明确。因此,应当注重精细化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如使用ERP管理系统,可以将资产管理每个项目进行细化,明确到每个岗位及个人,实现职员对自身方位的资产管理,相邻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保证资产价值可以充分利用。
  (三)完善监管制度,强化资产管理效率
  首先,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需要构建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外部监管职能,优化监管工作内容,明确划分各项责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在实际资产管理中,构建完善的法人代表责任机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保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注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的监管作用,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科学化的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监管职责,为国有资产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岗位实际情况完善责任制度,明确资产使用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明确清晰,需要构建完善的清查盘点制度,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的利用。最后,企业应当设置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不断优化和完善国有资产内部监管制度,保证内部审核工作的制度化和实质化,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责,保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在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中,需要配备专门的内审人员,选择具有高素质、高责任心的人负责。同时内审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国有资产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反映相关问题。加强内审部门和外审部门的交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责任和权利并重,完善奖惩激励制度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应当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完善相应的问责考核制度。首先,构建健全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将资产管理和效益作为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企业效益和管理人员的晋升有效结合,严格考核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激励奖惩制度的构建,将资产经济效益增长和管理人员薪酬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化,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保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3]。同时完善用人制度,针对表现突出的职员,需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职位晋升和职工能力直接挂钩。最后,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人员综合素质相差较大。为了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思想认识,保证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三、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国有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管理意识不足、监督管理不足、管理效率较低等。通过了解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有利于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颜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 2018(18):31- 32.
  [2]张金龙.浅议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商论,2016(23):47- 48.
  [3]李梅.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32- 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4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