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朝霞
服务贸易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正式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为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双方要相互开放很多行业,这样一来,中国和东盟可以互相吸取对方服务行业的优势,取长补短。比如东盟10国中,新加坡在法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比较擅长,泰国在旅游服务方面出色,印尼能源服务比较好,这些都是我国需要加强的方面,而中国服务业容量大、潜力大,在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有优势,对东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双方在商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建筑工程、运输通讯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将日益活跃,这将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机遇。
(一)为中国扩大服务出口提供广阔空间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并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比如旅游业,东盟是我国最大的海外旅游市场,中国也是东盟重要的旅游市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将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更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再比如教育业,中国与东盟教育开放,双方可以互办学校,加强教育方面的合作。这些都将为中国扩大服务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为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国际分工机遇
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兴起,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正在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虽然中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能力和质量等方面,与东盟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综合实力略逊一筹,但中国具备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才。东盟一些国家以服务外包为重点,推动服务贸易取得迅速发展的经验证明,通过政府的促进和培育,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服务贸易的跳跃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而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无疑会促使中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目前,中国是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前10位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不仅服务贸易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而且已形成一些优势产业,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中国的旅游业、建筑业、其他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排名,都比较靠前。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将会继续扩大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程度,引进更多的国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中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固然给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面临着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困难与挑战。
(一)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所带来的困难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其整体上较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计算公式,2002~2006年我国服务业总体和行业贸易竞争指数如附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均小于0,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弱。从行业来看,只有旅游和通讯服务业略有微弱优势,其他服务行业均处劣势,特别是运输业,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直呈负数状态,反映了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非常低下,这一先天上的不足无疑会对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中国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所带来的挑战
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处于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据统计,2006年,仅上海市的服务贸易出口就占全国的二成左右。可以说,中国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会给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机构、部门协调机制、政策环境、法律体系、统计制度等均亟待建立健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服务贸易的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完全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缺少全面的准确的数据的情况下,在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很难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和对外谈判方案。
(四)东盟各国服务业水平差异较大所带来的挑战
东盟10国服务贸易水平、特点不一,客观上也会对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于各国服务业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和东盟相互开放服务行业比开放货物贸易往往更加艰难,对于各国而言也更具有挑战性。目前,东盟成员内部的服务贸易政策差异较大。例如各国对外资出资比例的上限规定不同,印尼95%,泰国49%,菲律宾40%,马来西亚25%,这样的外资政策差异对于中国与东盟成员间的服务贸易制度建设无疑增加了难度。
三、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应该以《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契机,推动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政府和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企业要尽快进入CAFTA角色,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东盟国家在此领域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和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服务市场
政府应制定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改善服务供给,培育服务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一要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第二,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第三,政府应不断激励各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更新,鼓励国内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市场
竞争,为服务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双方服务贸易的引导作用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信息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服务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对于加快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要重点从信息生态、外宣推力等方面考虑,善于主动整合信息资源,把信息引力牢牢抓在手中。通过媒体整合与信息集群生成、充分流动,让东盟国家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并参与到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市场当中,包括让在中国第一轮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华人华资再次发挥重大作用,引导中国和东盟的资金、技术、项目、政策和人才等各种要素向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领域聚集。
(三)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个区域合作
今后一段时间,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点。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地相连,隔海相望,加强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同时中方积极支持东盟一体化建设,鼓励中国企业参与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使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大湄公河等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是推动双方次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天赐良机,今后,双方可重点探讨开展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的可行性。需要关注的是,双方在推动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东盟各国的需要,泛北部湾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可以先从港口建设、航运等交通物流以及旅游合作等方面切入。应充分考虑泛北部湾各国的需要,努力把泛北部湾服务贸易合作打造成为互利合作、务实合作、全面合作与创新合作的典范。
(四)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扩大服务业 出口
2006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额达63亿美元,中国存在逆差14亿美元,而减少这一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对东盟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双方《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服务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机遇。首先,随着出口导向型服务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东盟各国跨国公司服务出口基地,不仅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创造就业、提升人力资源和技能,更能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综合竞争水平。其次,鉴于东盟各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仅仅表现出兴趣,在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和适当的出口业绩要求,鼓励他们将部分业务留给中国服务业,这并不违反WTO规定。这些跨国公司一旦青睐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其本身的巨大客户群就给我们开辟了理想的市场。再次,中国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有效举措,大力扶持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口导向型服务业。通过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拓展服务业国际市场,特别是以远洋运输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工程设计咨询和建设业、旅游业、分销业等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增加本产业的出口收入和国际竞争力,而且将对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其他产业对外投资以及吸收外资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