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亚洲区域合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低碳经济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也对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致力于揭示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挑战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针对东北亚地区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亚洲低碳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与目标的理论模型,力图比较准确地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进一步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亚洲区域合作 经济全球化 机遇与挑战
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与以往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低碳经济”要求:工业方面实施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更多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建筑方面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从而激励节能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随着低碳经济形态不断扩展,广泛采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建立新的低碳环境。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下,“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型能源资源、急剧攀升的能源需求及能源价格,也将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加之近年来极端气候的肆虐等,使得区域内多边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新领域。低碳经济将加快技术更新换代的进程和产业升级的速度,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前瞻性的布局是各国政治、经济和科技战略的关键。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类已经逐步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美国近年来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术,2005年美国国会发布实施的《能源政策法》,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奥巴马政府力争将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2009年美国参院通过了《清洁与安全法案》,提出从2005至2020年将美国的碳排放减少17%的目标。上述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各国政府寻求向低碳经济转型及发展已经成为缓解全球变暖的长期战略。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把全球的目光带到发展低碳经济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倡导低碳经济成为各方共识。
从亚洲看,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日本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日本一直重视能源的多样化,并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日本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以及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在2007年5月,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决定在未来五年投入2090亿日元用于发展清洁汽车技术,不仅要大大降低燃料消耗,还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008年日本新的防止全球变暖对策――“福田蓝图”,提出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到2020年,日本太阳能发电量力争达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要提高到目前的40倍。同时,日本还注重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的节能规划,为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提供了标准。
韩国政府2008年提出并开始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以实现增长模式的转换,重新找到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拟定的《气候变化对策基本法》将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提供法律依据。《第一个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2030)》是韩国首个二十年的长期能源规划。计划2030年韩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11%,同时在设备和研发方面共投入111.5万亿韩元。韩国还计划2030年前新建10座140万千瓦级核电站,将电力供应中核电的比重从26%提高到41%。此外,还计划将新能源的生产量分别增加到目前水平的十数倍或数十倍。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把降低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作为重要指标。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提出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全世界不少地区大规模毁林的情况下,中国多年来大力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7%增加到目前的20%以上。中国能效提高的速度和水平,全球有目共睹。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国下降了492%。中国的吨钢能耗,从1990年的1.5吨下降到目前的0.65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煤电效率,采用先进的超临界技术,每度电煤耗已经降至300克以内,优于多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低碳经济对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提出新要求
全球化条件下,共同研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亚洲区域合作面临的新课题,也必然对亚洲区域合作提出新要求。应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亚洲区域合作新领域的发展机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对促进亚洲各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良性经济发展形态、谋划与部署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选择等均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加大了亚洲区域合作的基础
东亚区域合作正在成为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先导。从1997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构筑了良好基础。一年一度的10+3会议走向机制化,形成了10+3、三个10+1和中日韩等会议体系,建立了由领导人会议、部长会晤以及高官磋商等相互联系、梯次升级的立体对话与合作机制,同时各种学术论坛应运而生,为东亚合作提供了日趋完善的智力支撑。东亚合作的蓬勃发展,带动了
一系列三角、四角等形式多样的次区域合作,吸引了更多域外国家将目光投向亚洲。可以说东亚合作已成为整个亚洲范围内最有活力、前景最好的合作进程,不仅深化了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和政治互信,提高了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也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区域内外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区内贸易的份额从1990年的31.7%增长到了2008年的42%。以中国为例,仅在2007年,与东盟及日本、韩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就达到了5984.28亿美元,东盟国家及日本、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则为7000万美元(不包括金融领域)。这些都有助于深化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
1 低碳经济的概念改变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理念
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定价规则中增加了低碳要素后,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定价发言权将会催生世界经济的新秩序,世界经济贸易和资源配置的流动方向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将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走向。这股力量的源泉不仅限于经济和科技因素,还有强大的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因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轨迹。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把握世界经济的新变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世界经济新格局将会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复苏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影响亚洲区域合作的前景及模式。低碳经济下,在完成减排任务的同时,需要根据各国国情制定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方案,还需要妥善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分歧。
2 低碳经济的新挑战凸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成为新的国家安全指标。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应对共同的新挑战:首先,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油气资源逐渐枯竭,导致能源出口国转变成能源进口国,促使各国更加重视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问题。其次,需要主动调整与富资源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转变单纯依赖出口加工型发展模式,以平衡经济结构。再者,全球化中,将气候和贸易挂钩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环保理念、节能减排的背后,实际上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博弈和国际地位更迭。高速发展的东北亚地区处于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时期。各方期望通过区域合作,寻找解决东北亚能源供应短缺的办法。目前,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开发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降低消耗与节约能源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特征,在这方面日、韩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将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对于低碳的认知将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政策思考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就是越盖越高的摩天大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费。这种生活方式的直接后果是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与自然隔绝的人工环境系统,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例如:2003―2006年四年里,中国能源消耗超过了之前二十五年的总和。这固然与中国快速发展分不开,然而也是对现代化误解的结果。哥本哈根会议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唤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共鸣,共建一个绿色未来世界涉及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的全球性革命。低碳将逐步深入我们的经济社会,成为今后人们评价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低碳”元素或“低碳管理体系”将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新门槛,碳排放总量的刚性约束还改变了各国的国内外政策的思考模式。
(二)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了亚洲区域合作的要求
1 低碳经济提出加快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框架
在低碳经济的挑战下,亚洲国家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谋取竞争优势。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比如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不同,它主要是企业合作与地区间的合作而非国家间的合作。因此提高合作层次,积极构建合作的制定框架是亚洲区域合作的紧迫任务。
2 加强亚洲区域内能源合作开发与能源技术合作
新技术始终是低碳经济实施的重要保证,积极地整合和利用国际资源,进行低碳技术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要求。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各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世界主要国家对于低碳问题达成共识之后,国际贸易中的“低碳规则”将对现代先进生产技术提出挑战。一些国家和企业已经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开始了技术升级换代,“低碳规则”必将催生新一代技术(能源技术、新能源利用、节能产品开发),加快更新换代的进程。抓住低碳经济的新发展机遇,共同示范,共享成果,提升亚洲各国技术合作的内涵。中日已在能源环保方面启动了部长级、副部级的政策对话机制,签署了诸多节能环保方面的战略合作政策,成为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主流。2007年4月12日的中日第一次部长级能源政策对话上,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9年第四届中日环保论坛上,两国签署了42个节能环保项目。中日关于低碳经济下的交流合作步伐加快,节能减碳已成为中日关系的新主题。
3 低碳经济与加强区域内环境保护合作
目前.环境保护问题是亚洲各国面临的最大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日趋具有地区性甚至世界性公共产品的性质,生态环境脆弱国家的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周边国家也具有非常大的溢出效应。在急速发展经济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东北亚各国已经被拉人到一个“污染共同体”中,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要依赖区域内多边合作。中、日、韩都是能源进口大国,都面临着保障能源供给安全、节约能源等任务,三国的合作潜力非常大。另外,东北亚地区部分国家经济较为发达、环保技术先进,而部分国家经济和环保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加强合作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各方所获收益也难以计量。迄今,东北亚各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国际环境合作项目。共同关心的议题包括大气、水和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防治荒漠化以及气候变化等。东北亚各国酝酿联手防治沙尘暴,建立沙尘暴共同监测网络,建议建立国际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利用东亚酸雨监控网络(EANET),监控东亚地区的酸雨状况。建立一个环境污染数据监测和分析次区域中心。长远来看,成立东北亚环境共同体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
4 低碳经济与区域贸易合作
低碳经济下,减少碳排放与保持竞争力成为两难。发达国家纷纷打着环保旗号制定了种种贸
易保护政策。例如,英国为节能和保护环境先后开征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 CCL)、引入了排放贸易机制(ET)、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已开征国家碳税;德国、日本和奥地利等也相应引入了能源税和碳税制度;亚洲国家可以通过积极合作,探索实施内外有别的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减少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力图形成相对的经济合力和比较优势;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鼓励低碳产品的进出口,相互降低碳关税,共同在抑制国际能源价格、国际原材料价格等领域展开区域贸易合作,以达到降低与区外的贸易摩擦,优势互补、共同获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因此加强与亚洲各国政府之间合作,积极拓展亚洲区内生态安全与能源合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中之重。
5 低碳经济与区域投资合作
由于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行业是全球未来发展重点,节能与新能源行业也将成为亚洲区域合作的热点投资领域。据悉,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投资13亿美元进行低碳技术开发,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根据美国能源基金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预测,2005年到2020年,中国需要能源投资18万亿元,其中节能、新能源和环保需求约7万亿元,平均每年节能环保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到4000亿元。而目前我国每年在这个市场投资不到1000亿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每年需额外投资1万亿前的投资增长速度,每年资金缺口大约在2000亿元,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至少有两万亿左右资金缺口需要填补。这方面的投资需求为亚洲区域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的领域。此外,在“低碳经济时代”,社会投资还会将目标对准小规模发展项目,也将对扶贫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三、低碳经济下亚洲经济合作的各种影响因素
目前看来,影响各国执行减排承诺的因素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国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二是国家利益,最突出的例子是,由于美国认定协议书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的成本负担,在美国利益高于全球利益的前提下,当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三是不确定性,这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四是合作的机制,一个责任区分、灵活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调动各缔约方减排的积极性,更能把握各缔约方真正执行的力度。
从亚洲区域的特点来分析,虽然加强合作是各国的共识,但现阶段,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由于亚洲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挑战下,亚洲地区经济合作深化必然要经历更多的考验。影响低碳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诸多因素如下:
(一)亚洲各国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亚洲区域政治生态复杂,尤其东北亚地区是受冷战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本地区汇集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转型国家。各种国家的意识形态迥异,使得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这就给低碳经济顺利发展、各国深入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制约
围绕着碳排放权和经济发展权问题,能否贯彻公平性原则是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焦点。与欧盟相比,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均收入有巨大差别:既有发达的日本,也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发展中国家。而合作各方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受惠不一,这就需要加强协商以合理分配负担和利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低碳经济”只要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就应该算成功;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目标是要生存、要发展,还要在未来提高整体生活水平,处于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过程。所以,强调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是不公平的。客观上也决定了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必须贯彻“共同减排、不同责任”原则。众所周知,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处于分工产业链最高端的发达国家,还在不断把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减排负有更大的责任。即使不追究历史的排放,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也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钢产量从1.7亿万吨提高到去年的实际产量5.2亿吨,生产1吨钢合2.2吨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59.6亿吨,超过美国的58.2亿吨,比欧盟27国的排放总量高出三分之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8%,所以现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欧盟的二分之一。此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建设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需要大量能源和碳的存量积累,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过程。中国从能源强度高的第二产业大国发展到能源强度低的第三产业强国毕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呈发展态势,但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能源消费需求,决定了以廉价的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这也对低碳经济的广泛普及造成了阻碍。
(三)人口因素压力
人口因素是未来亚洲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的贡献者之一。亚洲是全球人口火洲,仅中同就有13亿多的人门口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难以估量。全球碳排放量在过去八年里增长了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2006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4.32吨,到2008年已经接近5吨了,超过世界平均值4.18吨,是印度的3.7倍。然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处在倒“U”曲线的上升趋势之中。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
(四)生活理念转变滞后
现阶段,人们适应了基于高碳能源的生活方式,要在短期内转向低碳方式有很大阻力。例如:在私家车的使用上,低碳经济并不一概地反对私家车进入家庭,只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然而,众多民众不愿意舍弃私家车的便利,使城市中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由于我国的能源储备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私家车所消耗的油量也逐渐危及我国的能源安全。据统计,1995年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为7.6%,2000年为33.8%,2005年为43.99%,而2006年为48.2%。解
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国相互学习,分享低碳生活方式理念以及转变生活方式的制度性安排等。
(五)技术挑战
低碳经济引发的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对于减碳排放需要三个方面的技术,第一是替代技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即新能源技术。第二是节能技术:如整体联合气化发电技术(IGCC),是一种新一代的先进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第三是碳捕获和碳存储(CCS)技术,如地质封存和深海封存。低碳经济所引发的技术革命涉及了众多领域,技术层面的普及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需要进行充分的国际技术合作。
(六)制度完善
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也符合各国经济利益上的追求目标。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2006年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减少碳排放量30%,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量60%的目标。对于未来减排,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下降40―45%,并正在将这一目标落实到十二五规划中。当前,亚洲各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迎接低碳经济的新时代。
四、政策建议
为解决各国执行减排承诺的阻力,推进亚洲区域低碳经济合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首先,应当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努力消除妨碍合作的主要障碍,通过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亚洲地区共同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是主流,各国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次,积极引导民间机构交流与合作并有效发挥推动作用。以政治智慧突破经济难题。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长期稳定发展,政府之间构建有效的战略经济对话与合作的机制,不断推动政府间交流与互动。
第三,力争早日创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FTA)。东北亚地区各国政府应共同努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法律法规、人员往来、协商机制以及贸易纠纷申诉和调解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以便切实改善贸易环境,促进贸易便利。
第四,从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搭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各国政府与企业应努力开展低碳经济技术合作,充分交流信息,积极整合各国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并进行充分国际合作。这涉及到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诸多部门,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第五,以新能源技术合作促进投资与共同发展。亚洲各国积极探索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面充分合作,促进投资便利,共同发展应对挑战。
推进亚洲区域经济深化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国之间的真诚合作和不懈努力。亚洲各国和地区近年来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努力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亚洲各国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低碳经济条件下,亚洲各国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毫无疑问将会加快,也必将对世界经济格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2010年资助项目。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李元:“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哥本哈根会议的绿色使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徐匡迪: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学会》2009年第9期。
吴洁等:低碳经济下中日贸易促进和气候合作战略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廉晓梅: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及对东北亚合作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6期。
顾小存:全球视角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二十一世纪东北亚日本研究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9年2月。
徐瑞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6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4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