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单芬芬
【摘要】 本篇论文运用音乐课程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作者的学习、工作实践,在尽可能发掘和研讨了当前所能见到的学术资料后,针对时下音乐教育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从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两方面进行答疑解惑。文章从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意义、方法、案例等几个层面深入铺陈,多角度阐明笔者对“弘扬民族音乐”这一基本教学理念的体认与践行。
【关键词】 民族音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现实意义;有效途径
1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为了切实掌握目前中小学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时面临的实际现状,以便言之有据,也为了学习和实践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对永嘉县的一些学校和音乐教师分发了关于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相关事项的答题问卷,共计350张。其中,学生300张,音乐教师50张,并随机进行多次个别谈话和多人座谈。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中,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占83. 3 %,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占10. 3%,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占6. 3%。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多的学生中,小学生占85 %,初中生占15%!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式微状态,中小学生将民族民间音乐列为首位喜爱形式的占11. 7%,列为末位喜爱形式的占64. 3%。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近10年来民族音乐教育的不同状况带来的不同结果。在中小学中,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非常熟悉的占10.3 %,比较熟悉的占31. 7 %,不太熟悉的占58 %。这组数据又一次鲜明反映出,对民族音乐教学重视与否,将会造成学生基本素质严重差异。在中小学生中,优先考虑学习民族乐器的占12.7 %,优先考虑学习西洋乐器的占87. 3%。上列数据明显反映了民族乐器在中小学生中的吸引力不够强大。但可喜的是,小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在近几年强调民族音乐教学后,己后来居上。
2 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有意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主动规避陷阱。这个抉择体现了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在主观上辨识和回避全球化进程产生的消极影响和风险,不会盲目对全球化抱有太多的幻想,认识到现有的音乐教育全球化也与经济体制全球化一样,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巨大的风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就是要根据自身的适应力、应变力和生存力来选择加入到全球化领域的方式方法,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
2.2 在与教育全球化的互动中提升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水准。民族音乐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而民族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的根基。 我国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抉择,是在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中寻求全球化与多元性或本土化的辩证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本民族传统,推行文化多元化或本土化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理性、一种价值观,更代表着一种信念。而这种信念也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所接受。就连西方的一些观察家也坚信,世界绝不会在经济上,更不会在文化上变为同质,一个由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文化同一的世界,是单一的男人和女人的世界,人类将会因此而丧失自己创造性的潜力和适应性的弹力。
2.3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和民族音乐传承。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华夏传人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
3 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3.1 明确民族音乐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对于规范音乐教学方式和音乐学习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师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将“弘扬民族音乐”列入音乐教学基本理念的做法应抱有深切的认同和全力的支持。通过学习、理解、宣传等不同途径,确实看到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将产生的深远影响,将其牢固地树立于教学理念中,落实在教学活动上。任何忽视、无视这一理念的做法都是违规的、不可取的。
3.2 造就民族音乐合格师资。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参与活动的师生。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教师则首当其冲地处于更为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调整教育观念,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素质及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身份得到新的确认,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升华,才能够造就的。
3.3 开发民族音乐课程资源。我国的民间音乐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各地民歌曲调、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戏曲、说唱音乐的曲牌等,都可用来增加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师可选用一些当地较流行、学生们也熟悉的民族音乐,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蒙古族的长调与短调,维吾尔族的情歌,藏族的山歌和酒歌,朝鲜族的抒情谣等,用于课堂教学。
3.4 优化民族音乐教材内容。如何将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材,是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值得关注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执行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音乐教材编写原则:“教材应将思想与艺术性有机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教材内容编写上,民族传统音乐“应占有一定比例”。这些规定对我们如何精选教材,优化教材内容,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3.5 拓展民族音乐课外教育。课外音乐教育包括校内课外音乐教育、校外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弘扬永昆戏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一些课堂外的教育方式,配合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有力地配合了音乐课堂教学,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使他们发现:民族音乐的表演也这样丰富精彩!我们这样使乡土音乐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切实体现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鞠献利.教师素质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 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冯季清.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口.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
[6] 王耀华.世纪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08-4-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3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