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时”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吾 兰

  【摘要】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关“地方时的产生及其计算”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学生感觉最困难的地方,如何让学生能较清楚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尤其针对高一的学生,如何把握其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借助地球仪设计问题,使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然后通过解决问题,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方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关“地方时的产生及其计算”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学生感觉最困难的地方,但这部分内容又是历年会考、高考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能较清楚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尤其针对高一的学生,如何把握其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太简单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太难了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借助地球仪设计问题,使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然后通过解决问题,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等基本概念。②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③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方法:①利用地球仪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产生。②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让学生来复习巩固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
  教具:地球仪、自制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自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高度的概念,知道了在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大小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现在,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每个地方的人们都以当地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定为本地的12:00,那么随着地球的自转,将会产生什么问题?(教师一边提出问题,一边拿出地球仪演示)
  (学生回答)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解决问题】(教师总结)对,因为在一天当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约只转过了1°,我们可以假定在一天当中,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固定的,那么在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提出问题】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那么根据地方时的定义,就有无数的地方时,这样就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问题】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板书)
  (演示)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的地方事先标注好A、B、C三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同学们会发现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提出问题】因为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那么那里的时间是最早的呢?(给学生留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
  【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人为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最东面’。这样,通过板图我们就会发现东时区的时间是早于西时区的时间的。而且,东时区的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反之西时区的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
  (练习)
  ①已知东八区是6:00,东四区为几点?(2:00)
  ②已知西三区是15:00,西九区是几点?(9:00)
  ③已知东八区是6:00,西八区为几点?(昨日14:00)
  由练习自然引出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限。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化都从这条线开始,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
  最后,在日照图上练习时间的计算。
  
  (答案)
  A :6:00 B:12:00
  A:12:00B: 0:00
  C:12:00 D:0:00
  C:0:00D:18:00
  E:0:00F:8:00
  E:6:00F:9:00
  G:19:30
  收稿日期:2008-3-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