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亚芳

  刚步入初中的新生,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比较习惯。而对于在新的学习阶段中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正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衔接教学过程。因此,我们认真探讨衔接教学中的应对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将会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
  
  一、内容上的衔接
  
  进入初一,建立了有理数的概念后。性质符号进入教学,从术数扩展到有理数集,这是一次飞跃。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是突破这次飞跃的关键。因此,在讲有理数的概念时。要先从感性材料(即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人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再分析比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点与实质,引出定义,然后通过研究定义和举例,分析有理数与小学算术数的区别,充分揭示概念的根本属性,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进入数字,从“数”到“式”是又一次飞跃。例,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为3 x 2=6(平方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S=ab(a――长,b――宽,S――面积)。这样从具体数字问题到文字表达式,再到字母公式的“三部曲”,强调了字母表示数,显示出字母公式的优越性。字母公式比语言叙述抽象程度更高,表达更简明,这是代数的特点。但是初一学生惯于做具体数字习题,而对字母公式往往不能真正掌握。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类比,帮助学生突破这次飞跃。
  列方程解应用题较之算术解法简便、灵活,可谓第三次飞跃。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截然不同,前者始终把未知量摆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后者则着眼于找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初一学生往往局限于算术思路,不知等量关系从何找起,然而,这两种解法有其根本的内在联系――既要关注各种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算术知识)的复习,又要把重点放到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上,并适应做一些这两种解法的对比,把学生从算数思维解法中解脱出来。多尝试解方程的简捷。
  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不易“衔接”之处要特别注意。例如,学生往往以为-4+3=-7,-5―2=-3,学生出现这类错误是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理解不深。要结合实际问题对有关感性材料进行认识,揭示有理数概念产生的内因,使学生本质地掌握有理数概念的根本属性。如果这样,那么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很少出错了。
  
  二、教法上的衔接
  
  初一学生的思维带有小学的特点,这是与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不无关系。在初一教法中要特别注意与小学教法的衔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注意直观、形象,讲得细,练得勤。以适应学生的转轨要求。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改变教法,以形象思维为主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能力培养上,把重点放在开发学生的智力上,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巾学数学学习的需要。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及对有关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对理解概念是不利的;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是不足取的。教学中,要注意用辨异对比法。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把算术运算与有理数运算对比。由有理数的本质属性决定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特征,考虑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符号”,这是算术运算与有理数运算的本质区别。再如,通过对比弄清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在解方程教学中,将方程变形与代数变形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使学生对其本质加深理解。
  
  三、学法上的衔接
  
  学生从小学算术的学习进入初一代数的学习,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单纯地算出结果,转化为首先研究所给条件,再根据条件找出数量关系。运用“式”的变形找到所求结果,这在学法上是一次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次飞跃,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教材,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中小学数学内容上的衔接,为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奠基与架桥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不但要了解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还要掌握法则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尽快从模仿为主过渡到以思考为主。特别是对那些性质接近、内容相似的概念和法则进行比较。如,合并同类项法则。可与加减法类比。例,7元+5元=(7+5)元=12元,与7a+5a=(7+5)a=12a,还可与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相类比,7×a+5×a=(7+5)a=12a,以此来说明法则原理。
  
  2、鼓励讨论,在师生信息交流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性谈话、发问、师生讨论、学生口答或板演,以及课堂巡视、个别指点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适时给予巧妙评点,在师生信息交流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例,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在复习溶质、溶剂、溶液、浓度等概念以后,在黑板上出示如下题目:“有含糖10%的糖水150克,要使它变成含糖5%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师在巡回中发现了不同的列法和典型错误,让学生逐一写在黑板上:
  (150+x)×5%=150×10%(1)
  (150+x)×5%÷150=10% (2)
  150×10%+150(1-10%)+x=150+X (3)
  150(1-10%)+X=5%×(150+x) (4)
  然后请列出方程(1)的同学,复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加水后的含糖量=加水前的含糖量);特别表扬了列出方程(2)的同学,并请该生谈了想法(列出表示加水之前糖水浓度的两种不同表达式);对于方程(3),起初不少同学认为,左边表示加水后的溶液总重量,左边也同样如此。因而表示肯定。这时,教师略加点拨:在列方程(3)时,有没有用上5%这个数据?将方程(3)的左边化简,实际上等于多少?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懦原来(3)是个恒等式,而不是方程;对于方程(4),教师先让全班同学分析左右两端所表示的数量的意义,左边表示加水以后溶液中的总含水量,而右边表示加水以后溶液中的含糖量,显然两边不等。有学生提出修改:150(1-10%)+x=(150+X)(1-5%)这种让其他同学“补台”的做法。既纠正了错误,又启迪了思维,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搞好初一和小学的数学衔接,是提高初中数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不仅是内容上的衔接,教法上的衔接,更是学法上的衔接。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才会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中领略别有洞天的数学之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