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及教学的中心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永福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教师则在教学中提升。教与学双方都处于变动之中,然后不断调整,从而达成谐调。阅读中虽有各个中心,但又得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从阅读教学出发,大可不必偏于某一个中心。或者说与其视之为中心,不如仍当作读法。就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只要有助于读解,那就是有用的。
  【关键词】阅读;知人论世;教学相长
  Reading and the teaching center said
  WUYong-fu
  【Abstract】 the stud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the teacher promotes in the teaching. Teaches both to be in during the change with study both sides, then continual readjustment, thus achieves harmonizes. In reading although has each center, but serves teaching this center. Embarks from the reading teaching, greatly may not need a Yu center. Or said if regards it is the center, was inferior to still treated as the pronunciation. Said on in the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so long as is helpful to reads the solution, that is useful.
  【key word】 reading; Judges people and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97-03
  
  阅读以什么为中心,可谓各有言说。最为传统的解读是以作者为中心,也即知人论世。孟子有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披文入情,以意逆志,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态度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要了解古人,又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人都处于一定的时代及环境中,知人还得论世,或者说论世更能知人。王国维认为:“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这便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统一起来了。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就读法上说甚为传统,但仍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认识不同时代的特色,更是为了走近作者。
  读书,是尚友古人的行为。至于为何要尚友古人,孟子又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这是延伸,也是扩展。接理说尚友古人,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不过不见得谁都能性情相投,所以免不了寻寻觅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才把发现精神上的友人视为阅读的真正开始。他认为:“一个人如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至于阅读所得,则可迁移到写作中去。一个人在写作中很少先想好什么笔法修辞之类,而都是在行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此种能力便得益于阅读中的潜移默化。这并非说读与写之间有着完全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写作中,有一个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参照的过程。有趣的是林语堂自己写作《生活的艺术》,就坦承是受到了一伙精神上的朋友的影响。他所说的朋友,主要是明清之际那些不受传统规范而又甚为看重性灵的士人。作者在梳理这样一个传统时,显然从写作的内容到形式都颇多借鉴。换言之他发挥生活的艺术,是先找到了思想旨趣的根源。
  知人论世要通过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还有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读解。由作者中心转到文本中心,则甚为看重文本的内涵。文本有种种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抽象的与形象的。抽象的文本,在乎理解,有所会意。至于形象性的文本,则要懂得欣赏。就文学作品来看,文本中心即为情境。阅读就是要能进入情境中,好好体会,进而产生共鸣。文本中心,强调从文本中读出内涵。既要细读文本,又要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鲁迅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里讲文本的解读,要关联到作者及所处的社会,换言之就是还可结合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
  由文本转移到读者,便形成读者中心。王国维这样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虽是对写而言的,其实读也是这样,要能入能出。着眼于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能动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本不妨各有理解,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不管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仍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个人。这说明强调主体并不等于排斥文本,得辩证地看。即既要有文本的依据,又不必拘泥于文本。从接受来看,阅读还有自我发现及发展之义。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这就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脚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此种阅读中的角色认同,还是浅层次的,往往是自我意识不明。成熟的心灵才能发现自我,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
  各个中心之说,对应于阅读方法,实是各有侧重。大致说来,是由作者而文本而读者。就纵向而言,反映了阅读风尚的演变;但就横向来看,则又各有强调。也许,这也会构成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或者说阅读风尚仍会不断地演变,但各个中心或方法也处于消长之中。传统的读法,即知人论世,主要是以解释或阐释为主。由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则看到了文本的重要,或者说以文本为依归。但文本是静态的,还要化静为动,这便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来。接受主义代替了文本主义,无疑是突出了主体之义。但接受主义不能无视传统,如此对话理论便悄悄地改造了接受主义,从而达成读者与作者及文本的交流或沟通。直到解构主义的出现,这才颠覆了文本。但解构之后不能一无所有,仍得有所建构。从建构出发,或许对各个中心可以有所整合。阅读的演变,大致就是由解释及阐发再到解构及建构的过程。
  其实中心之说,尚不止于此。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到:“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再就是“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朱光潜所说,大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中心的明确,就是要有所关注。以问题为中心,可对书本材料重新疏理及整合,从而搞清来龙去脉。再就是以现实为参照,还可看出问题的现实意义。大抵读书治学,都很看重这个中心。且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所提问题有现实的针对性或将来的预见性。
  就自主阅读来说,多个中心并没有多大的妨碍,反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阅读教学中就不然,中心多了,就可能没有中心,从而在教学中无所适从。传统的教学是居高临下的,大多是满堂灌。而今更为强调互动,但又不等于迁就。倘一味迁就,也不利于教学。如果说居高临下的满堂灌不可取,那闹哄哄的多元解读也不足道。教与学,原本处于一个矛盾之中。《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才是教学之道,也就是教与学的中心话题。从教学的中心来看,仍就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教师则在教学中提升。教与学双方都处于变动之中,然后不断调整,从而达成谐调。阅读中虽有各个中心,但又得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从阅读教学出发,大可不必偏于某一个中心。或者说与其视之为中心,不如仍当作读法。就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只要有助于读解,那就是有用的。再就是如朱光潜所说,也可以结合文本的特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大致说来,既要使课堂互动或对话更为顺畅地展开,又要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及人文的养成,这个中心之义就体现出来了。
  收稿日期:2007-09-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5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