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寓教于乐,乐中诱说,说中导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言和思维是一种辩证关系,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儿童的语言,又要重视思维的训练,把说和思密切的结合起来,同步进行训练。
  一、培养说的兴趣,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条件。低年级的儿童对直观的、熟悉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因此培养孩子“说”的兴趣,应从孩子熟悉的事物說起。一次,在教学完“太阳”一词,我及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太阳。我问:“太阳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回答:“红的!”,还有的说是金色的,突然有个孩子红着脸站起来说:“白的。”不少的孩子听了哄堂大笑。那个发言的孩子忙解释说:“不太阴的天(多云),天上的太阳就是白白的嘛!”这能看出孩子对熟悉的事物-----太阳,观察仔细,勤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种积极思维的表现要及时给与赞赏和鼓励。
  二、诱发“说”的欲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低年级的儿童思维即大胆又单纯,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诱发表达的欲望才能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低年级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认识了“前”“后”“左”“右”这几个表示空间方位的字后,执教者因该让学生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联系,比如教室座位的方位。当然,还可以用游戏等方式在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既有效的散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说”的情境,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我们常常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再现生活,让孩子们在现实中学习语言,并选择最准确的词汇,描绘活生生的现实。比如:生活中去打预防针,孩子的表情各异,当时我就想我的那群可爱的学生们打针时也许就是这样的吧。回到学校我立即设计了一节说话课-----打针。课前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带来,告诉他们:“动物宝宝生病了,老师想让你们给动物宝宝们打针。打针前你对它说什么?”孩子们立即想起医生给自己打针时的程序,父母的劝说,自己的亲身感受,语言的闸门不打自开,既有细致的动作,生动的神态,又有真切的心理,逼真的摹声,这是活灵活现。这充分说明孩子思维敏捷,表达欲强,语言生动准确。
  寓教于乐,乐中诱说,说中导思,不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孕育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激发和活跃了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