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应如何应对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启新
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无论经济繁荣还是衰退时期,“劳动者”的劳动问题始终是一切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因而以劳动问题为对象的劳动政策往往成为社会政策的代名词。
劳动政策包括通过解决就业来解决劳动者的生存和收入保障的就业政策、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条件和工资政策,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劳资双方协调的劳资关系政策等等。随着为确保健康劳动力而问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以及向社会保障、社会保护阶段的不断规范和进步,劳动政策由此与社会保障政策并肩成为社会政策的两大政策领域。
目前,这样一种社会政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反观最近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甚或困境,也无不与社会政策中的两大主要领域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年来陆续出台、不断调整、持续提高水准的社会政策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它们包括就业、培训、工资制度、劳动时间、劳资关系等与劳动问题相关的内容在内的劳动政策,以及包括养老、失业等收入保障及医疗保障等内容在内的社会保障政策。如规制企业用工条件的劳动合同法,约束企业用工成本的最低工资标准,赋予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义务等政策措施,都对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有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下降,PPI上升的最新统计结果,惊呼“我们已进入高人力成本的时代”。
目前,劳动合同法的规制和社会保障的成本设计,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对中小企业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可能带来的劳动力成本的大大提高。在此,明显出现了一个政策设计的悖论。
排除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以扩大就业为首选目标的政策,理应会更加重视尤其是中小企业扩大雇用的重要条件,即维持低成本的用工的必要性;而将以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权益的政策选择仅诉诸企业,则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导致企业或减少雇用,或降低利润率,从而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保障政策本身携有的“双刃剑”的功效。
鱼与熊掌兼得方为双赢。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多多,对于社会政策而言,能够施以援手的政策的首选目标何在?政策的内容如何架构,水准的“度”如何把握?相关政策的协调如何进行等等,都是目前急需研究的政策课题。
总而言之,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福祉的提高。今天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说也是为这一终极目标所做的实践和努力。具体到社会政策如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脱困减压的问题上,我们的政策方向更应该跳出中小企业的范畴,而返归“社会”本源。比如,我们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强化作为“居民”、“市民”、或“国民”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使其与原本一枝独秀的职工保障并驾齐驱,那么中小企业即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经营情况在不同的保障制度中进行选择,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而非压力。劳动就业政策可以与经济政策相结合,对扩大雇用的中小企业施以激励和扶持的对策。惟其如此,社会政策才会有生命力和长足的发展,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编辑:靳伟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6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