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宋代的纸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圣铎

  近来,世界各国都在“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加印钞票,由此我想到宋代的纸币。
  宋代发行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一开始的纸币只能兑换铁钱,到南宋孝宗时才正式有了兑换铜钱的纸币――会子。这种纸币发行时,人们对它存有疑虑:“这东西靠得住吗?”铜钱是用铜做的,实打实,铜的价值不低,当时甚至将一斤铜钱熔化制成铜器,到市场上能卖比一斤铜钱高好几倍的价钱。而纸币的纸本身是不值几文钱的。
  当时的一些官员甚至为国担忧:“假设有一天国库里存的全是纸币,会不会有一天变成满库房的废纸?”出于此种考虑,官方的收税官就不乐意收纸币,百姓缴税非缴铜钱不可。这样一来,会子发行没几天就贬值,还发生过挤兑风潮。于是有人便建议停止发行会子。
  这下子让皇帝宋孝宗犯了愁:一方面,不发行会子,立时就少了一条生财之路,而且大范围的资金调配的困难就成倍增加。须知一贯铜钱重五斤,每年需要远距离调配的钱多达数千万贯,把这些钱(上亿斤)运到指定地点,其运输费用、人力、物力都是相当可观的,若换成纸币,就要便利得多;另一方面,继续用纸币,又怕有一天国库里全是一堆废纸。
  此事让宋孝宗好多天睡不好觉。最后谋臣们想出了折中办法:继续发行纸币,同时推行“钱会中半”法。所谓“钱会中半”法,就是凡是涉及官方的场合用钱时,都贯彻一个原则:一半用铜钱,一半用纸币。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人们的担心――国库里永远不会没有铜钱,百姓也不必担心官府收税不收会子。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现在铜钱是无限法偿货币,纸币却是有限法偿货币。换言之,百姓缴税只能缴一半纸币(全缴铜钱可以),另一半必须用铜钱。在铜钱、纸币二者之中,人们自然就不待见纸币,拿到纸币赶快花。“钱会中半”法也否定了纸币承受时可以自由兑换的规定――因为二者是相抵触的。这又导致会子再次贬值。
  宋代的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是由国家直接发行的。当时没有银行,没有“联储”,所以它的发行数量完全由朝廷决定,不受其他制约。宋朝财政总是入不敷出,于是就多印票子。多印的当年,解决了亏空。但时间一长,就造成纸币贬值。贬了值的会子重新流回国库,就造成财政的实际减收。不但财政减收,而且靠薪俸为生的人的收入也减少,国家被迫给这些人津贴。市场上的物价会升高,国家支出加大,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就再多印……以后形成恶性循环,经济秩序越来越混乱。南宋其实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灭亡的。所以,与其说是蒙元灭了南宋,不如说南宋自己灭了自己。
  那些反对发行纸币的人曾经预言:“楮币久远必败”,这话说得太消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话却最终应验了。最早使用纸币的中国,在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却找不到纸币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00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