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流浪儿童逾百万人。他们浪迹街头、生活无着,基本权益受到侵害,极易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了解他们对自身流浪生活的感受、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利、有的放矢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颇有裨益。本文提出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家庭问题进行有效的社会干预,以及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应以“儿童为本”,满足其多种需求的构想。
  [关键词]流浪儿童;未成年人权益;生活感受;自我认识;流浪儿童救助
  [中图分类号]D917,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调查样本
  
  二十世纪末,流浪儿童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伴随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出现了人口流动加速、贫富差距加大、家庭问题日益凸现等社会问题。2006年民政部等17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街头,衣食无着,处境艰难,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容易被犯罪分子利诱和利用,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流浪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2006年本课题前期调研时据国家民政部门估计,我国流浪儿童接近百万人次,尤其在北京、上海、郑州、广州、成都等大型中心城市流浪儿童问题非常突出。对流浪儿童的保护与救助,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006年,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了“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项目,旨在深入了解流浪儿童,把握全国流浪儿童的总体状况,以及政府及民间组织预防和救助流浪儿童的工作机制,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鉴于流浪儿童的不确定性和问题的复杂性,此项研究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多种方法获取资料。问卷调查运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为全国民政系统救助站在站流浪儿童,样本综合了地理位置分布、救助站工作开展情况、站内儿童的流动率、以及调研的方便性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成都、郑州9个城市,共获得流浪儿童有效样本364个。同时访问流浪儿童和与流浪儿童相关的各类人员73人,其中流浪儿童30人。本文使用的资料系问卷调查和课题组对流浪儿童的访谈资料中涉及其生活感受、自我认识和未来设想等相关部分。
  本次调查显示:流浪儿童的性别是男性的占79.8%,女性占20.2%;年龄以12―16岁的孩子居多,14岁达到各年龄段的最高峰,占21.2%,其他依次为15岁占20.6%、16岁占13.9%、13岁占11.1%、12岁占10.3%,不满12岁占11.4%,17岁及以上占11.8%;从学业状况看,在中小学阶段辍学是流浪儿童的显著特征。调查显示,有87.1%的流浪儿童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其中读到一至五年级的共占54.2%,分别是10.8%、11.1%、11.1%、11.7%、9.5%,读到六年级的占11.4%,读到初一至初三的分别是12.6%、9.5%、10.2%,有2.1%读到高中及以上;从身体和智力状况看,在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里,据调查人员观察,有22.1%的被调查的孩子身上有受过伤害的痕迹,有4.9%的孩子有残疾,有7.6%的孩子反应迟钝。
  
  二、调查结果
  
  (一)流浪心境:七成以上不喜欢街头流浪生活
  调查表明,多数流浪儿童离家出走浪迹街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总体上看,本次离家原因是逃避家庭问题的共占58.3%。包括“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生活压抑”、“家里管得太严”、“在家里受到打骂”、“在家无人照管”、“被家人遗弃”、“家里没人关心我”、“与家人关系不和”、“和家人赌气”等;主动选择流浪的共占33.5%。包括“想出去打工赚钱”、“没能找到工作”、“不想上学”、“想出去见见世面”、“自己喜欢流浪”、“出来找亲人”等;意外或其他原因流浪的共占8.2%。包括“迷路走失”、“被别人引诱、拐卖”、“违法犯罪”和“其他”等。
  与上述结果相对应,在调查中,当我们问流浪儿童“你喜欢街头生活吗?”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孩子高达70.4%。孩子们说:“不喜欢,因为外面不安全。”“当然不喜欢!我特别想妈妈,特别特别想。还有我爷爷,以前我爷爷对我可好的。”“不喜欢。吃也吃不饱,上顿不知道下顿。穿也穿不好,尤其是冬天又特别冷。”……只有29.6%的流浪儿童表示喜欢街头流浪生活。
  
  (二)积极感受:最大的好处是自由、自主
  尽管表示“喜欢”街头流浪生活的孩子不到三成,尽管他们在流浪生活中风餐露宿、缺吃少穿,甚至受到路人欺负、歧视,但是相对于以往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多的孩子说出了流浪生活的种种好处。其中流浪生活“自由自在”成为流浪儿童的首选。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这项的比例达到62.9%,其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为44.6%。表明精神上的满足和人格上的独立最为流浪儿童青睐。而这些多出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孩子,对流浪生活中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感则相对较低。如“吃得比家里好”、“住得比家里好”仅为15%和10.4%。如下表:
  
  如此多的流浪儿童喜欢流浪生活中的自由、自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他们的这种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不得不以放弃家庭中相对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选择在流浪生活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摆脱来自成年人的压力。从江西来到长沙的15岁女孩刘某说:“我老家在江西宜春的农村,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街头流浪的生活。因为,街头流浪生活刺激有趣,自由自在,没有大人管着,更不用忍受妈妈的责骂和唠叨,也不用学习,还有朋友给自己帮陀,我自己也能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像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爸妈说了算。我就是一个不争气、丢他们面子的坏小孩。在街头生活的时候,也经常有好心人帮助我,有些人给我钱,让我买吃和穿的,也有人要送我回家,还有一个阿姨让我在她家住了几天。
  流浪街头的孩子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孩子们说:“就是和那些和我一样出来的孩子玩。和他们一起打牌,我就觉得自己很开心,他们也很开心。”“车站的叔叔阿姨让帮他叫人什么的,叫到人了,他开车走的时候给我钱,让我买东西吃,那就是高兴、开心的事。”“其实外边的好人挺多的。我在南昌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干爹’,他给了我200块钱,还给我买了票。他对我特别好,他还给了我联系方式,我特别高兴。”“我觉得开心嘛就是网吧里最开心。在我记忆里面最难忘就是网吧,我天天呆在网吧里面,最长一次从下午四点呆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我在外面过的挺开心的,那些朋友对我都特别好。我们赚了钱一起花,我没钱了他们就给我钱,他们没钱了我就给他们买饭。我想这么认识也是一种缘分,我们说好不做朋友,做兄弟了!”……从孩子们的述说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由、友谊、真情的渴望,也

有对他们脱离成年人监护的隐忧。
  
  (三)消极感受:“不安全”、“孤独”、“被人看不起”排在前三位
  当问及他们:“你觉得街头流浪生活不好的方面有哪些?”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毕竟,人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条件、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这也是流浪儿童的基本需要。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在外生活,脱离了成年人的保护,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最大的威胁就是难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袭击,安全受到威胁。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感到“不安全”,这是流浪儿童认为流浪生活“不好的方面”比例最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和住所安全是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不曾遇到的问题,离开家人之后的孤独感、以及被人看不起的不良心理感受也油然而生,甚至高于吃、住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
  当调查中问及流浪期间“你最伤心的事是什么?”有的说:“最伤心的事是想妈妈!”“我最想我奶奶!”有的说:“一天没吃饭,晚上又累,又没地方睡觉,那个时候就特别觉得伤心。”有的说:“让我伤心的是,我在福建的时候多了几个朋友,但是后来我们走失了。”也有的孩子说:“那些不好的朋友,他们就打那些小的,然后我就去帮忙,打人,然后我就觉得自己不好,打人是不对的,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一件事情。”
  对一些孩子而言,家人曾经给过他们不小的伤害,但当他们背井离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的时候,想家又成了他们非常强烈的心理感受。这是访谈员与一个云南孩子的对话:小云南:“离家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访谈员:“想家吗?”小云南:“想。”访谈员:“你说你想家,那么想不想回去?”小云南:想家就是想家里的人,其实如果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话可能也不大习惯,只是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嘛,不见一段时间心里想,想的时候真的特想,有的时候想着想着会哭啊!在老家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毕竟也不是很好,所以想个一两天有时候一段时间,自己又会回到现实当中。
  
  (四)自我认识:多数为积极评价
  流浪儿童的自我评价结果另我们颇感意外。与社会上人们对流浪儿童的看法不同,流浪儿童自身的感受并非很糟糕。从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上看,流浪儿童的自我评价积极的方面高于消极的方面。如下表:
  
  
  上述调查所涉及的全部14个方面选项按照流浪儿童的选择,以平均值排序的结果是:排在前九位的除了“我是一个苦命的人”之外,都是积极的评价。依次是:“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我是一个苦命的人”、“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我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我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排在第十位以后的都是消极的评价,依次是: “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我是一个被别人看不起的人”、“我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罪犯”。
  在访谈中,问卷调查的这个结果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一个15岁的男孩两年前从云南到上海,现在嘉定工读学校所设的上海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他说:“我是做过一些坏事,但如果说我是坏人吧,我自个觉得不是坏人,我不觉得自己坏,因为没办法,是为了生存。自己也做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为了当时情况所迫,很不愿意做。我敢说如果我真的有这个条件的话,跟上海的小孩比起来也许我并不比他们差,只是他们的命比我好,生活条件比我好,家庭比我好,他们有父母有家庭,而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换个角度让他自生自灭,站在同一条线上的话,我感觉我绝对不比他们差。”一个曾经多次离家的女孩说: “我觉得我自己不是一个太坏的孩子,也不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我也想多学点知识,干一番事业,但现在还没有对以后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想自己独立谋生,多挣些钱给家里。哪一天,我不用再流浪,妈妈也不再骂我就好了。唉,谁让自己不爱学习,只想玩呢!”
  
  (五)受助需求:学习和生存需求最为强烈
  吃、穿、住是流浪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事实上,流浪儿童所需要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调查中我们询问了他们在流浪期间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如下表:
  
  从总体上看,孩子们希望得到的帮助比例最高的是“教我知识和本领”,占到48.1%。应当说,流浪儿童表达的这一需要反映出他们内心深身处并不满足当下的流浪状况,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一样正常学习、生活。此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希望“有人和我说说话”、“不要让别人歧视我”,即有着较强的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
  
  (六)未来打算:进取、务实多于被动、消极态度
  流浪儿童辍学离家在外漂泊,经历了诸多的不良生活境遇。但是当调查中问道“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时,我们听到的是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
  
  按照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序,我们看到流浪儿童对未来打算的几个鲜明层次:
  一是有强烈的进取打算的是绝大多数,“我想多学点知识”、“我想干一番事业”都在八成以上;二是有较为积极打算的有五至七成,如“我想多挣些钱给家里”、“我想在这个城市里安家”、“我想出去自己独立谋生”,表现出流浪儿童务实的生活态度。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背离了家庭、远离父母,但是在他们心底里依然有着强烈的对家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一个三年前由于父母离异开始流浪生涯的孩子说:“现在我15岁了,变大了,回到了故乡要给自己找出路。我对修摩托车感兴趣,今后我要学习掌握这个技艺,通过劳动来挣钱,来赡养我的母亲。”一个在上海救助站的孩子说:“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我想让我妈跟我一起回去。毕竟她人也老了,五六十岁了,像这样又没子女在身边,没个照应,她应该回去,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三是被动的态度不到三成,如“我想生活在救助机构里”、“我还没有作什么打算”;四是消极的态度只有一成多,如“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不需要打算”、“我想一直过街头流浪生活”。也有的孩子态度表现出对未来的恐惧。有个孩子说“我最害怕说我走到这里,以后该去哪里,以后该怎么办,以后有什么打算什么的。”
  
  三、几点思考
  
  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流浪儿童对流浪生活积极和消极感受,折射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憾,以及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社会现实;他们的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所思、所想,让我们发现了他们身处逆境之中可贵的进取精神,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心理基础。窥视流浪儿童的内心世界,也引发了我们对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一些思考:
  其一,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相当多未成年的孩子放弃学业、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忍受“不安全”、“孤独”、“被人看不起”的境遇,所期望获得的是自由自在、独立自主。也就是说,他们在成为流浪者之前所处的家庭或学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期望不能实现、心理上有压抑感、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同一调查表明,从整体上看,本次离家是为了逃避家庭问题的共占58.3%(包括“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生活压抑”、“家里管得太严”、“在家里受到打骂”、“在家无人照管”、“被家人遗弃”、“家里没人关心我”、“与家人关系不和”、“和家人赌气”等);而他们脱离学校、旷课逃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问题的占29.6%(包括“感到学习压力大”、“感到学习枯燥”、“厌恶学习”),由于校内的不良刺激的占28.9%(包括“被同学、校外的人欺负”、“被同学排挤”、“被同学讥讽嘲笑”、“被老师讽刺挖苦”、“被老师体罚”、“老师处事不公”、“被学校处分”、“被学校点名批评”)。正如有学者指出,“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对流浪儿童的排斥。”因此无论是避免流浪儿童产生还是帮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把改善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而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本身。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向心力势必增强。
  其二,未成年人的家庭问题需要有效的社会干预。流浪儿童问题的实质是未成年人脱离家庭、脱离成年人的监护,使得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而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流浪,无论主观上、客观上是什么原因,都与其家庭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都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应当从源头抓起,其核心是对问题家庭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教育、监督和惩戒,即在流浪儿童救助策略上,把工作重点向有可能产生流浪儿童的问题家庭倾斜,建立指导、救助问题家庭的长效机制和各方联动机制,施行全方位的、有效的社会干预。
  其三,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应以“儿童为本”,满足其多种需求。流浪儿童在街头流浪首先面对的是生存危机。调查表明,相对于充满问题的家庭以及不安全的街头而言,机构救助使他们感觉“受到关爱”(57%)、“有很多朋友”(53.5%)、“住得好”(50%)等等。然而他们是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渴望自由、对生活富有美好憧憬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调查表明,他们对封闭式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最不满意的是“限制自由”(57%),也有三成的孩子感到“生活枯燥”(33.1%)。八成以上的孩子“想多学点知识”、“想干一番事业”的进取意识,以及他们对自我的积极而自信的评价,也对救助机构如何满足孩子的全方位、高层次需求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对目前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新设计,以达到真正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01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