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元星 侯海燕

  [提要] 近年来,融合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金融功能的互联网金融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P2P网络借贷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在国内迅速发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本文从借款人、P2P中介平台和出借人等三个层面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P2P网络借贷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P2P网络借贷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一路迅猛发展,开启了中国金融信贷和融资的新时代。但是,近三年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出现的庞氏骗局和跑路倒闭事件,将P2P网络借贷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研究进展
  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和野蛮性扩张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借款人借款成功因素、出借人出借行为和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借款人借款成功因素研究。借款人在P2P网络借贷中处于核心地位,借款人源源不断的借款需求是P2P网络借贷生存的根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作为资产端的借款人也是网络借贷交易中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从借款人角度对P2P网络借贷进行研究十分必要。Rodan等(2004)、Greiner等(2009)和Lin等(2009)从借款人社会资本及借款目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升借款人借款成功率,并且以合并债务为目的借款成功率高于以商业经营为目的借款。Ravina(2007)、Pope等(2008)、Barasinska(2009)、Puro等(2010)研究了借款人性别、年龄、种族、借款金额等因素对借款成功的影响。Duarte等(2012)和Ravina(2012)研究了借款人上传至平台的照片对借款的影响,发现长相较好和有魅力的借款人更容易借款成功。
  国内学者李焰等(2014)研究了借款描述对借款的影响,发现提供详细描述性信息以及表明自身稳定性的借款人更容易成功借款。王会娟等(2014)发现借款人“勤奋”和“成功”的人格描述更容易且更迅速地获得借款。缪莲英等(2014)研究表明,在P2P网络借贷中包含推荐信任和朋友关系的社会资本是影响借款和违约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增加借款人社会资本的机制来降低违约风险。钱炳(2015)认为享有高声誉的借款人具有更高借款优势,能以更低利率获取所需资金。张正平等(2015)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影响借款人融资可得性的因素,发现社会资本和财务因素对借款成功率具有显著影响。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信用中介是连结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纽带,也是整个网络借贷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此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Steelmann(2006)认为P2P网络借贷匿名交易的模式会带来信息不对称问题,伴随着无抵押的信用借款使平台面临极大的信用风险。Lin等(2009)研究了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作特点,认为平台上公布的各类信息能够使出借人更准确地掌握借款人信息而节约搜寻成本,借款人也能快速及时获得资金而降低借款成本。Rocholl(2010)则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定位提出了质疑,认为网络借贷平台只作为单纯信用中介平台,以收取服务费用为主要获利来源的运营模式,可能会促使平台以利益为导向而引入高风险的项目,使出借人遭受损失。
  辛宪(2009)通过对不同平台的比较,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分为单纯中介型、复合中介型和公益型三种。蓝紫文(2014)将国内平台运作分类为纯线上模式、纯线下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第三方担保四种模式。艾金娣(2012)指出平台面临着制度风险和信用风险,提出通过出台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和建立监测指标等方式进行监管。张国文(2014)分析了平台包含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认为要正视P2P网贷借贷平台创新,根据不同风险进行分类管理。董妍(2015)论证了P2P平台面临的正常风险和非正常风险,并提出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资金托管来控制风险。
  (三)出借人出借行为研究。出借人作为资金端是P2P网络借贷市场中所有资金的来源,其出借行为直接影响着借款者的借款成本、借款利率和借款成功率。因此,出借人的出借行为与P2P网络借贷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Barasinska (2009)从出借人的性别与风险偏好方面展开研究,认为女性出借人具有利他主义倾向,更有可能将资金投资给信用较低、风险更大的借款人。Wang(2010)、Michal(2011)和Lee(2012)等着重研究了出借人在出借行为上存在的羊群行为。Wang等论证了在多赢家竞拍模式下出借人的羊群行为,并指出该行为不仅会增加投资风险,并且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造成出借人资金资源的浪费。Michal等的研究证明了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战略性的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增加的借款投标率与借款人是否能够及时还款密切相关。Lee等的研究发现,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下,出借人的投资决策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随着投标过程累计和借款人信息的增加,出借人将改变投资策略,羊群行为呈现边际递减效应。
  陈冬宇(2013)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发现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时出借人倾向于根据借款人的社会资本作出投资决策。刘志明(2014)基于说服的双过程模型的研究发现,信息的启发式和系统式线索对出借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曾江洪等(2014)、廖理等(2015)和吴佳哲(2015)分别利用不同平台数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出借人的羊群行为。曾江洪利用拍拍贷的数据验证了在P2P借贷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并且是理性的。廖理等通过人人贷的数据检验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点。吴佳哲基于Kiva的数据发现缺乏专业投资水平的出借人出于规避风险的心理在选择出借资金时会出现“跟风”行为而产生羊群效应。   二、P2P网络借贷研究评述
  从文献梳理的研究进展来看,国内外学者从借款人、中介平台和出借人三个方面对P2P网络借贷展开了丰富研究。对于借款人,学者们从其社会资本、信用评级、收入状况、性别、年龄、声誉以及借款描述、借款金额和期限等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为借款人提高借款成功率提出了建议。对于出借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出借人投资行为的羊群行为研究,并指出羊群行为的优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出借人合理选择出借方式提供了参考。对于平台本身,国外学者注重于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国内学者主要对平台的模式和风险以及监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外P2P网络借贷发展较早以及市场交易数据的可获性使得国外学者对其研究更早,也更为全面和丰富;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起步较晚,各个平台交易数据的非公开性使得早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的总结分析,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们对P2P网络借贷的研究也逐步丰富。
  三、P2P网络借贷研究展望
  国内P2P网络借贷依托于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以及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其野蛮成长也增加了金融领域的风险。因此,P2P网络借贷与互联网金融的依存关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传统金融格局的冲击以及对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变等问题有待研究。事实上由于国内完善的信用体系严重匮乏,P2P网络借贷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虽有学者提出并初步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其中较为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信用评级机制设计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仍需深入探讨。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行业各类跑路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制定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宣告了P2P网络借贷无监管、无行业标准和无法律法规约束的“三无”时代终结,纳入监管的P2P网络借贷面临着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以及合规整改或转型等问题,后监管时代下的P2P网络借贷行业何去何从或将是学者们研究拓展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欢,郭文.P2P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4.8.
  [2]王会娟.P2P网络借贷中出借人的投资策略[J].金融论坛,2014.10.
  [3]王长江,杨金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5.4.
  [4]邹辉霞,刘义.P2P网络借贷模式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764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