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治企业心灵感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企业就像一个人,具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不良情绪就像是人们心灵的感冒一样,如果注意疏导,则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要是不及时处理,就像身体里面的病毒会不断侵蚀健康。为什么企业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呢?
  潜意识是幕后操纵者
  心理学认为,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一座冰山,别人能看到的行为、对外在刺激的应对方式和内在的感受,是浮出水面的部分,而真正影响这些行为的却是下水面更加巨大的部分。水面上的是我们的意识,是能知道、能意识到的;下水面的冰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用冰山的视角看企业、家庭、个人都是一样的。
  企业也有潜意识
  企业为了同一个目标,集中了众多人员进行生产经营。它就像一个人一样,从成立那天起,就奠定了企业的基本属性、价值观、行为模式、情绪状态等,而创立者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性质。之后,企业慢慢地经历了很多,内化成了未浮出水面的部分冰山,企业生涯的脚本开始撰写并演绎。
  例如:某个企业每隔几年就有员工跟企业闹上一闹,不是打官司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来抹黑企业。去放大看这些事件,员工有一些原因,但企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事件背后,会看到企业行为模式的痕迹。这种惯性的行为模式就像是剧本,在指引着企业的演出。
  从宏观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走过了多年的时光,就会看到那些模式在企业运行中的启动瞬间。回顾企业的发展,会有那么一些事件,让管理层总觉得“这个事情真像曾经发生过的那件事,怎么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些不正是我们极力想要避免的、最不愿意看见的,可怎么又出现了”?这些重复,让我们看到了模式的存在,看到了水下面冰山的构造,让企业更加了解自己,也促使企业更多地反思自己,让其向着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消化不良时需要第三方
  因为存在内在的、不为企业所觉察的潜动力,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例如:组织变革、裁员等,产生的结果致使这些事件本身超出了企业自身的消化能力,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咋办?不同企业的消化能力不同,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性质,对于心理调节应对功能良好的企业,就像一个胃部功能很好的人,能把一些垃圾食品消化掉,而反之则不然。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第三方机构来重建企业的整体状态。管理咨询公司作为专业的管理干预团体,将EAP进行心理服务,从不同角度给予企业治疗,这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调用内部资源随时调节
  企业也会有心理疾病,大病长程治疗,小病短程调节。一些重大事件,很难预知什么时候会发生,那就需要一套危机应对的流程作为保障。企业的情绪功能障碍像日常感冒,偶尔的心情不好,小病不医可能拖成大病。因此,关注和疏导小病,降低企业内部心理张力,控制极端事件发生。下面,我们用放大镜来看一看,企业内部一些简单可做的、控制心理风险的方法。
  ――未表达的不满,变成破坏性的行动。有一些员工,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可突然某一天却做出了令企业无法容忍的事件。一些合作伙伴,平常看起来合作得挺愉快,突然有一天做出了让企业承受不了的事情。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同一些人习惯性地压抑对别人的不满、不表达、不承认有关,这一方面跟性格和成长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企业自身对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不满的接纳能力和包容程度有关。这些员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被压抑的部分、不满的部分,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它会在意识不到的层面上不断积累,积累到员工内在承受极限时,就会爆发,变成行动表达出来,产生破坏性的行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他们用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在表达:“我对这个公司很不爽,让你们也感受一下我对你们的愤怒。”到这个程度时,企业就不得不接收这些员工、合作伙伴送给企业的“礼物”,企业也会因此付出代价:物质上和情感上的。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匿名小树洞,建立企业内部的疏导通道,形成安全保护的自由空间。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包容的空间,包容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鼓励员工有不满及时吐嘈,这能促进形成积极包容的组织氛围。有些企业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内部形成一种负能量的氛围?举个例子来看,曾经碰到这样一位来访者一直在说他妈妈有多么多么的不好,当他把坏的都说完之后,来访者就开始回忆妈妈好的部分。人的心灵结构是完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资源和心灵转化能力,当我们给他们一个空间,这些负面表达完后,他们就会更多地看到企业积极的一面。及时疏导不满,以防止他们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无处安置的情绪,飘浮在企业空气中的“香氛”。对于一些服务行业,例如通信行业,客户是上帝,员工时常需要压抑自己对客户的一些情绪,笑脸迎人。忍下来的情绪,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会被点燃,爆发的对象可能是家人,也可能是同事。而被发泄的人,又把这些情绪进一步传递给其他人。企业内部时常看到这些情绪传递的链条,本来员工今天状态不错,领导处理了一起投诉,一肚子火,员工去找领导办事,一点小事儿就会被大骂一顿,员工因而也很委屈,心情自然也不好了。员工遇到送水工,又朝着送水工发一通脾气。情绪就这样传递开了。这些情绪从表面上看,只是在内部传递,实则就像能量在企业内部的斗争,是企业内部心理冲突的内耗,当员工被情绪浸泡时,很多心力都放在这些内耗上,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就会受到损害,长此以往就会降低企业生产效能。
  ――每个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培养内部员工自我调节能力,为其提供情绪安放空间。我的情绪真的是别人引发的么?当我们遇到一些外在刺激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水下面的冰山上有很多情绪按钮,当外在事件发生时,情绪按钮就被激活了。例如:小时候我们被父母忽视过,这是一个我们容易受伤的点,长大后当我们遇到一些忽视我们的人和事,我们就会觉得很愤怒。这些情绪跟那个忽视我们的人没有太多关系,因为我们生气的是曾经忽视我们的父母,是这些不被重视的感受,这些愤怒需要我们自己负责。通过在企业内部宣传、培养员工情绪调节能力,将情绪停止在传递链上。
  同时,为员工提供一些情绪发泄的渠道,鼓励员工及时处理情绪,形成企业内部觉察自身心理状态的氛围,尽快转化自己的状态,让员工在产生情绪的时候,有处放置。当情绪被处理后,员工将会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上,有效提升组织效能。
  ――企业负面投射的载体,特殊的群体。
  企业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完整意味着有好的也有坏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评价好的品质,也有坏的品质。我们时常看到这种现象,A女士评论B女士:“B怎么这么自私,什么都只想着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同时,与A女士和B女士共事的同事,觉得A女士不是在说她自己么,她也是这样的人。A女士把自己不接受的自私的一面放到了B女士的身上,这样A女士似乎就不用面对自己自私的一面,只有她自己完全可以接受的部分了。这种现象叫投射,不单在个人身上,在团体身上我们也会看到这种现象。
  企业里面、部门里面总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人,被领导看作是问题员工,他们沟通能力差、拖延、工作粗心、有各种问题,领导很是反感,似乎整个团队都对他们有看法,但又没法开除他们。从宏观角度上来说,这部分员工承担了企业“自我坏”的部分,沟通能力差、拖延、工作粗心是企业所接受不了的,他们被企业所排挤,就像企业不接纳“自己坏”的一部分一样,但这些又是企业自身的一部分。
  承担着企业坏的部分的群体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他们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作为管理者,收回投射,接纳与自己身上这些不被接受的部分,然后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员工,多看看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团队变得更加和谐,就能大幅度降低企业心理危机风险。
  (作者单位: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李万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17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