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点实验室运行中的开放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研究平台,推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运行,不仅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而且为实验室本身获取新思路、新技术、扩大交流面创造了机会,更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 开放 必要性 条件 问题 对策
  
  一、重点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拥有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的八字方针强调“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其中“开放”被置于首位。科技部2008年重新修订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前沿性、交叉性、合作性也要求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实行“开放”,为国内外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及合作交流的平台,不仅能藉此吸引国内外大批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才,形成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而且有利于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前沿问题,能促进实验室科研和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大量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才集聚的过程,本身就是大量科技信息汇集、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是非常有利于技术创新出成果的过程。“开放”的外向度越高,还越有利于迅速提升实验室研究的国际水平。
  此外,重点实验室承接的许多科学研究项目是离不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这些仪器设备原本就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又非单台配置,而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组合配置,“开放共享”能极大地提高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的效率、降低自然折损的成本。总之,“开放”利人利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重点实验室开放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本领域的公共研究平台,各级主管部门及重点实验室自身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配置了符合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成套先进仪器设备。因此,域必须建立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仪器设备公用平台,统筹统购、集中放置、统一管理,通过监控网络、有偿服务等进行全天候开放式管理,制定并逐渐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运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为科学研究、培育人才提供条件保障。
  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实验室必须建设好各层次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系统与平台,仪器设备配置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系统性,必须具有先进性和配套性,资源要充分利用和整合。
  第二,实验室要有科研前沿性、要有一批在学科研究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有专兼结合、固定和流动结合、内外结合的适合开放的高水平的技术支撑队伍和稳定、激励这支队伍的政策与措施。
  第三,要有有利于高水平、创新课题参加的激励机制;有利于高水平、创新人才参与研究的鼓励政策。
  第四,要有开放、联合研究的理念和措施。要接收科研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培训、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并向国内外著名学者发出加盟的邀请,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们的科研进程、节约时间和成本,从而尽快出成果。
  第五、重点实验室应统筹制定科研仪器设备的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自主研制。要有足够的开放和运行、维修经费支持,安全、方便、舒适的科研环境。
  第六、重点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研究内容,在不违反相关政策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数据共享。
  三、重点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重点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的开放性做的不是很到位。
  第一,在观念上,有些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认识不清楚或是不正确,他们将国家给他们投资购买的仪器设备看成是本部门和本单位甚至是个人所有,封闭管理使用,不愿开放,致使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也有的人怕开放使用会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或造成自己使用不方便,不愿开放使用,这种观念不但是短视的,也是不正确的。
  第二,在政策上,体现不出对开放共享的鼓励,甚至有时反而有利于封闭式管理和自买自用。重视投资和购买设备,但不够重视运行和维修、开放费的解决。国家的无偿投资,申请相对比较容易,如果申请到了,自管自用十分方便,也无须再花测试费。由于维修费没有保障,设备坏了没钱修,也当然不愿意让别人使用。相反,如果没有该项设备,则会给研究带来不便。
  第三,在项目申请过程中,项目单位的资产占有总量、已拥有的设备条件往往被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却不重视和鼓励国家现有测试条件的共享共用、合作研究。这样的政策,只会造成更多的实验室争购仪器设备,形成重复购置、实验室难以开放、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的局面。
  第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条款和政策规定,造成重点实验室自我封闭,不愿对外开放,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展,害怕研究内容泄密,进而造成研究成果在开放交流过程中被窃取。
  第五,缺少对开放、共享共用的投资机制、评价机制及奖励机制。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用技术人才缺乏以及开放共用经费不足也是造成实验室不能充分开放的重要原因。
  四、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的对策与措施
  要想真正实现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将国家所有的资产实质上当成个人所有、课题组所有、部门和单位所有的观念,必须从政策与法规的层面上研究并制定与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明确规定由国家投资所购买的仪器设备是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有义务、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在不同层面实行开放共用、资源共享,尤其是一些价格非常昂贵的超大型仪器,必须强制性开放。通过立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开放本身就是实验室的内涵,只有开放,实验室才能有活力。
  在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时,要考察实验室是否具备开放、联合的理念,是否有切实可行的实验室与设备开放的可行性论证和开放共享的规划和措施,对实验室以往的开放情况和成果进行考察;是否有依托单位的经费、政策支持与承诺。对规模小、缺乏开放合作理念、没有良好的开放经历和经验的实验室,不予审批。对于使用率低、无故不开放的单位和个人要批评、处罚;对管理使用差的仪器设备有关部门可以收回、调拨,将仪器资源重新调配,并要追究领导责任,减少单位购买仪器设备拨款。
  各级科研课题审批部门在审批科研课题时,要优先审批联合共研共用、特别是目前已有在先进仪器设备上进行研究的课题;不片面把实验室已有设备的资产总量作为评价实验室的或增购设备的主要依据。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性管理体制,强化对开放的考核内容与指标。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收费标准,实行有偿使用。对本单位内部使用的,按实际消耗的费用由各个课题组根据使用情况来支付;对外开放使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有偿服务,提高实验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需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细则》、《实验室公共仪器管理规则及处罚条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实验技术人员守则》等。
  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在培养科研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的同时,也要帮助科研人员提高对实验室开放必要性的认识,要让他们理解推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运行,不仅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而且为实验室本身获取新思路、新技术、扩大交流面创造了机会,更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
  国家应该增加对重点实验室共享开放的经费投入,而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也应按一定的比例予以匹配。或给予优惠的政策,多渠道筹集经费,不能只重购置,不重视或不管开放运行维护经费。如果因为缺乏经费导致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开放共用,将会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参考文献:
  王兴邦.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机制研究(讲义). 北京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33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