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金融“叶公好‘农’”现象值得关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云良 唐丽群

  长期以来,金融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改善金融服务,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对农业的信贷支持渐行渐远,农村信用社在孤军支农的压力下,对“三农”的热情也在减退。有的金融机构口头上对“三农”的支持依然高调,但行动上却存在“惜贷”、“畏贷”和“不屑一贷”的心理,好似“叶公好龙”中的叶公。据笔者调查,县域金融的“叶公好‘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业网点大量撤离农村。以前,各金融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一窝蜂似的去农村设立营业网点,农村的金融营业网点遍地开花,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如2002年年末,某县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存贷款业务的营业网点达240多个。近几年来,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占山为王”、“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着力培育“精品网点”、“效益网点”和“安全网点”,各金融机构又刮起了农村网点撤并风。至2006年10月,该县金融营业网点锐减为57个,其中信用社50个、农行6个、工行1个。过快、过多、无序地撤并农村网点,使一些偏远的乡镇村寨没有一个金融营业网点,自然谈不上给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
  信贷投向完全脱离农业。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力的上收和对贷款投向的限制,使得一些基层支行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几乎为零,完全跳出了农业的圈子。如某县人行金融信贷统计报表显示,该县工行、建行2006年10月末的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3918万元、6752万元,但农业贷款余额全部为零。
  多“取”少“予”漠视农业。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设有不少网点,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存款,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却少得可怜,农村网点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血机”。如某县农行在农村乡镇设有6个营业网点,至2006年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高达5251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只有1832万元,仅占存款的3.49%,并且其中大部分贷款为非农贷款。
  重“商”轻“农”嫌弃农业。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长期以来致力于“三农”经济的发展,被农民称为自己的银行。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坚持正确的定位,淡化了服务“三农”的宗旨,贷款发放重“商”轻“农”,致使农贷资金出现了严重的非农化倾向。据笔者调查,某信用社2006年1~7月经联社审批的10万元以上贷款共76笔,金额3464万元,其中50万~100万元的贷款21笔,100万元以上的贷款9笔。在这76笔大额贷款中,用途主要为开矿、办厂、承包工程和修建电站等商业贷款,金额3439万元,占99.28%,而用于种植和养殖业的农业贷款只有两笔,金额25万元,仅占0.72%。
  服务滞后,漠视农民。首先是结算手段落后。虽然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加大了电子化建设的步伐,结算服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通存通兑仅限于省内,一些偏僻的信用社甚至还在使用原始的手工记账。其次是信贷业务品种少、档次低,不能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及时开发出适合“三农”的新产品,以至于出现旺盛的农村信贷需求与充裕的银行资金供给相脱节的局面。再次是金融宣传乏力。目前,农民对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看电视和“道听途说”,掌握的金融知识也是零碎的、片面的,很少能得到金融部门组织的正规、系统的宣传和咨询、培训。
  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保障。处于新农村建设前沿阵地的基层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三农”;要整合金融资源,在体制上顺应“三农”;要改进工作作风,在行动上支持“三农”。要扎扎实实、全方位地为“三农”服务,真心实意为“三农”的发展铺好路、架好桥,切莫“叶公好‘农’”,阻碍了“三农”的发展。(作者单位:人行湖南省溆浦县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50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