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俊娟

  [摘 要]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走向稳健,又从稳健走向积极,经历了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探索历程。本文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察了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具体内容、政策效果,并就政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期能从中汲取经验。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直接投入国债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失业率上升趋势变缓;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政策背景
  2003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阶段。此时,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盲目扩张,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播种面积急缩、产不足需;CPI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而积极财政政策无法减轻固定资产过快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政策内容及评价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如下四点:
  1.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松紧适度,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和通货紧缩重新出现。
  2.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变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增长为自主增长的长效经济增长模式。
  3.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
  4. 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注重结构优化,“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可见,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符合现实的。
  三、2009年重回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 年同期回落4.8%。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2009年,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重拾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扩大财政公共支出:用于“三农”支出、民生支出、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支出、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带动地方投资和消费。
  2.税收和减费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减费政策。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由降转升。
  四、十年前后的财政政策对比
  事隔十年,对比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不难看出:
  1.十年前,中国经历了长江流域大洪水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十年后,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创。
  2.在两次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的后续效应与外需放慢的叠加,导致经济宽幅波动。
  3.虽然政策上存在积极与稳健的区别,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机结合:稳健财政政策能够解决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调整。因此,再次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样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保障。
  4.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严峻:资本流动规模更大;外汇储备更多;对出口依存度更高。
  5.当前的有利条件更积极:国力更强大;外汇储备更充足;财政资源更雄厚;货币依然强势。
  6.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更丰富、力度更大。例如:同样是加大国债发行量,当年出现过国债投入候补现象;而这次不仅明确了投资方向,还估算出具体规模。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至今只有16年。因此,在重新审视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时,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经济转型的压力;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
  [2]马洪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9;7
  [3]王一鸣.当前经济形式的认识和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2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