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强 周丽琴

  摘 要:建立科学、适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区域的特点,本文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5-0126―03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的功能描述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观是从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的,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恰恰相反,彼此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毫无疑问,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下实现的。在中国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中,既要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来认识,又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生变量。
  建立科学、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自己的特点,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应考虑在一些关键的理论、技术及应用问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为此,本文归纳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具有以下功能:
  (1)描述功能:所选指标应能客观反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状况。
  (2)解释功能: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协调程度、失调原因、变化原因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诊断功能:借助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诊断,以发现和确定损害状况,便于采取及时的安全措施,避免区域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害或损害威胁。
  (4)评价功能:根据一定的判别标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实际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5)监测功能:在获取有关资料后,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监测,并对导致系统失调的主要因素进行干预,为决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6)预警功能:可对未来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预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可行的决策方案。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由于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区域复合系统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而言,目前还不可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因而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设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要能真实反映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联系,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2.整体性原则。设置指标时,应能综合反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主要因素。既要有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各子系统发展的指标,又要有表征以上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要简单明了,要考虑指标量化和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等问题,指标要有明确的含义,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数据易于获得,并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计算范围口径一致。
  4.层次性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复杂大系统,它可分解为若干较小的亚系统,亚系统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在较高层次上,应选择一些概括性指标,越往下指标应越具体、细化。这样可以使指标体系结构明晰,便于使用。
  5.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应简单、明了,要避免相同或相近的变量重复出现。否则,不仅会给指标体系的收集、整理带来困难,而且亦将给指标体系的评判带来不便。
  6.区域性原则。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7.动态性原则。区域复合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衡量只有通过动态指标来描述,才能够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长期的动态评价。因此,应尽可能选择能够量化又能描述系统运行的动态变化值的指标。
  8.协调性原则。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繁荣的经济与优美的环境,即是协调的集中体现。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发展,它是在代际、代内公平,区域内外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充分协调。这种协调既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也要求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序流通和交换。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国情,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宜采用“菜单式”多指标类型。因为这种类型的指标基本上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关键领域、关键问题等来设计的,有利于监测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能够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发展变化,从整体上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同时,这种指标体系比较易于推广。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状态测度的三个视角,即协调度、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反映各子系统之间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属可持续发展对象系统的“结构状态”;发展度反映区域发展水平,属可持续发展对象系统的“数量状态”;持续度反映各子系统的变化趋势,属可持续发展对象系统的“时间状态”。各项评价指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均应设置反映质变的阈值,体现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规律。根据上述观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框架如后图所示。
  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框架由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四个子系统构成。
  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系统因素,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在PREE系统上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其他提法更加清晰,更切合实际。但上述的数量刻画中没有反映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也没有考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是对总体发展状态进行一种状态描述。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其发展过程有个方向性问题。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其失调和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系统将呈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若四者之间基本失调,已危及或破坏了整个系统和常态运行,则称之为恶性循环和不可持续性发展。四者之间又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由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大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但系统的失衡必须控制在系统的生态自净能力以内,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将对经济和社会构成较大危害。引起四者之间失衡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可将其分为自然性失衡、经济性失衡和社会性失衡三大类。从系统角度看,四者之间的协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结构性协调。指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严密的多层次的组织构成、恰当的函数关系和高度的有序性。其二,功能与特征性协调。指四者组成的系统中内部各要素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是系统运行状态和发展过程的标志和体现。其三,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四者构成的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区域不能单独达到理想目标,须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互利互惠,否则将发生区域间制约作用,而不能走向良性循环。其四,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协调。四者所构成的系统发展具有时期性,为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使不同的发展阶段达到不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是以发展经济为前提,人口控制为核心,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建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不仅考虑了各子系统的结构特点,而且考虑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指标间的重叠性,注意了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可量化性,因此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8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