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溢出和创新聚集:基于知识构成视角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盛标 黄细洋
摘要:从知识本身特征出发揭示了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和创新活动聚集的内在机理。在知识是由显性一隐性、个人一集体两个维度构成的假设下,阐述了知识的可溢出性和流动粘性,并运用SECI转化模型刻画公司技术知识溢出和转移的机制。由于知识流动具有粘性特征,导致知识溢出和传播的地理局限性,从而使创新活动出现空间聚集现象。
关键词:知识溢出;创新;聚集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6-0106-04
当人们关注空间经济的时候,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区域中产业的聚集现象,关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诸如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等对经济聚集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是技术进步,其中技术创新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技术创新需要知识的传播和溢出,需要新知识和创新活动的结合。那么,技术创新活动为什么具有空间聚集的倾向、为什么这种空间聚集会出现在某一地区而不是另一地区,这一聚集背后机理是什么。本文尝试从知识的构成来理解技术知识的溢出和创新活动的聚集。
一、技术知识溢出和创新聚集的两种研究视角
技术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技术知识的溢出机制有着不同的看法:
1 产业技术知识溢出。这一观点有三类:一是MAR外溢性(以Marshall 1890,Arrow 1962,Romer 1986,1990观点为代表),即技术知识主要来源于相同产业内。在特定区域内某些产业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技术知识在同产业内所有公司间扩散和外溢,越有利于产业内公司的创新活动。二是Jacobs溢出(以Jacobs,1969为代表),她认为技术知识溢出主要来源于不同产业的公司,而并非源自相同产业内的公司。一个区域内产业越多样化,越有利于促进技术知识的传播及经济活动的联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MAR的观点认为,垄断更有利于技术知识创新和增长,而Jacobs(1969)认为高度竞争环境有利于激励公司不断创新保持竞争力。这种对竞争程度看法的不同产生了第三种外溢性,即Porter外溢性。Porter认同Jacobs有关竞争性有利技术知识创新与溢出的看法,但他同时也认为技术知识溢出主要发生于同一产业内[3]。Glaeser et alI处理了美国170个城市六个最大产业部门的相关数据(1956~1987年),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知识溢出主要源于产业间。而Henderson etal.采用1970~1987年美国224个城市的八个具体制造业部门的数据,所得的结论则不同,结果发现在传统产业中技术知识存在MAR溢出性,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同时存在Porter外溢性和MAR外溢性。
2 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视角。Englmann,Walz(1995)和Kubo(1995)等认为经济增长具有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地理溢出的相对力量决定了区域增长非均衡或均衡模式的形成,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中将同时产生不同水平的局域地理溢出和全域地理溢出(Kubo,1995)。全域地理溢出(Global Geographical Spillover)指位于一个区域的企业的生产过程仅仅受益于该地区知识的积累和溢出,在这种情况下,将出现经济行为不平衡的空间分布及经济增长的发散趋势。局域地理溢出(Local Geographieal Spillover)意味着对于不管位于什么区位的企业,一个区域的知识积累和溢出将提高其生产力。比较起来看,全域地理溢出效应不会强化集聚过程,也不会促进经济增长的趋同。
以上两种视角都是从技术知识和创新之外的因素来研究技术知识溢出和创新活动的聚集行为的,并没有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来阐述技术知识溢出的区域性和创新活动的区域性。要理解知识溢出和创新集中,就先要理解知识本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其最本质的看法是什么。
二、技术知识溢出和创新聚集的逻辑起点:知识构成的维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关于它们的关系,有两种观点(Cowan,2000):一是可编码的绝对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编码化和显性化,包括认为不可能编码的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在付出了一定代价后也可以显性化);二是绝对隐性知识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编码知识都需要隐性知识才可以变得有用)。其实它们是知识的两个方面,是知识的两个不同的维度,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互补的,是可以转化的,每种知识的形式都可以用作获取另一种知识的工具。创新过程中这两种知识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隐性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在生产创新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科学活动总是涉及隐性知识(知道怎样做)和显性知识(知道为什么)的联合(Johnson等,2000)。显性知识可以看作是对重大技术和科学突破的反映,隐性知识则被描述为把显性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可行的创新工具。这两者可被看作是互补的,但探索开发这种互补性需要隐性技能。
从本体论的视角看,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即知识具有个人和集体维度。个人知识比较容易理解,集体知识很难获得并且分散于集体中的个人身上(Fallah和Ibrahim,2004),它仅仅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从它的整体性去理解,社会集体知识可以由个人隐性知识整合而成(Reber,1993)。集体知识不是个人经历的集合,而是一系列位于个人行为背后的“背景差别”的集合。集体知识是最可靠和有意义的组织知识类型(Spender,1993,1994),它不能穿过组织界限轻易地移动。个人是集体组织里主要的学习因素,组织知道怎样学习是因为组织中的人知道怎么学习。组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和获得知识,组织里的个人很敏感而且被组织的社会地位所影响,个人通过组织而获得自己的知识(Spender,1996)。集体维度的知识不同于机械共享的知识,它具有“有机的和相互作用的”性质,集体知识的来源在于人们把组织当成是一个知识分类的工具,同时把组织看成是决定某一群体的人员共享一种专业知识的方法。甚至也有学者认为没有单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根植于集体知识,两者同处于一个共同体中,不可分割。从这个视角看,知识构成便于从企业或者产业的层面去理解创新在空间的聚集。
根据知识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可将知识分为如下的矩阵方块:
根据上面的矩阵方块,知识可以从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分为隐性和显性,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知识在传播和溢出的过程中表现为粘性特点――知识的流动和获取需要成本。这种隐性知识根植于个人心灵深处和一个组织里,它使知识簇集且导致创新活动的簇集。显性的知识容易流动,成本较低。因此,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框架内来理解知识的溢出和创新聚集的机制。
三、技术知识溢出和转移模式
在理解技术知识的溢出和转移模式之前,有必要了解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怎样转化的。Nonaka(1994)提出组织中的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见图1,它包括了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1)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这种模式能够使隐性知识通过组织中人们的相互作用而转化。(2)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部化(externalization),它可以把隐性知识编码化和清晰化。(3)“联合(combination)”,即把显性知识转化成一系列复杂的显性知识体系。(4)“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社会化和联合一般被组织用来促进创新,而内部化和外部化仅仅发生在个人的水平上,因为后者交换的是个人的隐性知识。
当知识是显性的时候,它可以有效传播,他人的存取和使用也变得更加容易。一旦隐性知识变成显性形式,知识的创造者可能对那些接受者怎样使用知识失去控制。个人和实体组织之间的每次相互作用就有潜在的知识交换,如果知识交换有目的地发生在个人和组织中,就叫作知识转移,知识交换超越了有目的的交换则被称之为溢出。
公司水平上的技术知识溢出和转移有两种形式,即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技术知识转移和溢出。前者是指公司内部不同区位的企业之间的技术知识的流动,交流成本的降低可以弱化距离影响,使总公司下属的各企业能更好地依市场关联而布局。外部技术知识溢出是指聚集于一地区的不同公司之间存在的技术知识流动。这种溢出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研究中心”型,即聚集在某一地区的公司都是从事RD活动,同一公司既可能是技术知识溢出者,也可能是接受者,技术知识流动是双向的,例如硅谷;二是“技术源极”型,即技术知识的流动是单向的,从领导者向模仿者流动。某些公司可以接受一些来自其他公司的技术知识溢出来代替公司自身的研究,某公司的新技术是同在某地的竞争对手发明的。垄断竞争或者寡头垄断的公司都在某地建立企业,或者从事创新活动或者只从事生产活动,他们都希望从竞争对手那里学到些什么。地理的邻近性有利于相邻的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相互间直接作用。直接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获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假设某人为A公司工作,他将外部化他的隐性技术知识,产生显性技术知识,这个新显性技术知识将成为A公司的一种财富。当B公司的人无意中获得了这种显性技术知识时,这时知识溢出发生。B可能是A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或者是相关联的企业。A和B同处于某个区域内。A公司中的隐性技术知识和显性技术知识根植于A集体技术知识中,通过转移和外溢的方式流动到B公司。B公司也以同样的方式将技术知识外溢给A公司,其溢出和传播模式见图2。
某地区可以有很多公司簇集在一起,两两公司之间都可以进行知识的溢出和传播。某区域的公司聚集涉及其吸收技术知识的能力,公司对技术知识的吸收能力越强技术知识溢出的效果就越好。
四、基于技术知识溢出的创新聚集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显性技术可以传播,隐性知识多半是以溢出的方式流动。一家公司的创新发明因外部性而让其他公司受益,技术知识的传播与溢出受地理局限。
Jaffe et al.(1993),Jaffe和Trjtenberg(1998)通过比较专利引用的地区来研究技术传播发现,美国专利更多的是被美国本土引用而不是被外国引用。Eaton and Kortum(1998)利用专利的统计数据估计了国家水平上的技术扩散和生产率增长,结果表明,一国内部的技术扩散多于国际间的扩散。Coand Helpman(1995)估计了国内R&D溢出和外国的R&D溢出对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前者的影响强于后者,这也与技术传播的地域性观点是一致的。Keller(2000)选取了14个OECD国家数据来估计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是否存在地域性,结果表明,从国外技术创新中获益的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且来自距离更远的外国的R&D对本国生产率影响的有效性小于距离较近的外国R&D。马歇尔第一次阐述了行业集聚与外部性的观点后,阿罗(1962)和罗默(1990)发展了他的观点:在某个特定的空间,某个行业的大量集中能促进该行业公司之间的技术知识溢出。
(一)技术创新活动因隐性技术而聚集
技术知识溢出的地理局限性使相关企业聚集,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取决于技术知识的属性以及技术知识传递与交流的方式。由于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化的显性知识更易于在广阔的地理空间中进行交流和扩散,所以,区位对依托这类知识进行的创新活动的影响并不大。然而,占技术知识中绝大部分、且对创新影响极为重要的是隐性技术知识,它们具有“粘性”的特征,新技术知识的“粘性”更大,包含着隐性知识和编码化的显性技术知识,高度根植于个人经验、人际关系交流渠道和组织惯例中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特点,因而难以编码化,也难以通过媒体进行转移或传递。因此,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缩短距离提高传递效率,才能获取“外溢”的信息与知识。
(二)技术创新活动因吸收能力而聚积
技术知识溢出效果受接受溢出企业吸收能力的限制,接受者所吸收的知识和怎样使用所吸收的知识直接导致知识的创新。吸收能力使得同行业的企业和具有互补知识的企业会聚集在一起。
(三)技术创新因非正式网络而聚集
许多研究表明,非正式的个人互动对技术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或个人之间的跨部门联系和互动来实现的。非正式网络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因此,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具有地方性。同时,隐性技术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非正式网络快速有效地实现。
聚集使本地企业深植于一个非常厚实的技术知识共享网络之中,这种网络通过紧密的社会互动和制度建立信任,并且通过促进参与者之间非正式的联系来支撑、发展。聚集中创新者的这些网络是高度地方化的。同时,地理和文化上的接近更有利于建立交流的标准、社会准则、制度和信任,从而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的传播。地理上的邻近能更容易获得共享的隐性知识,产生更多的创新。事实上,聚集内形成的社会行为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知识,它是根植于地区之中并在地区中传播。集群化为隐性知识的交换提供某种机制。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在地区共享网络上创新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减少这种不确定性。Audrestch和Feldman(1992)实证表明,从大学到私人企业的知识溢出是有赖于地理邻近性的,而且创新活动是累积的。Breschi(1995)和Malerba和Orsenigo(1995)指出,某地内创新活动的积累有利于该地区再一次创新的产生。
五、结束语
人们在研究产业集群时更多的是关注市场力量使产业聚集在一起,更多的是从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或者个人的得失来考虑,比如以Krugman(1991)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研究产业聚集时仅仅考虑市场力量的作用。而本文从知识本身人手分析了使产业聚集的另外一支重要的聚集力量,以期为政府制定区域产业科技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5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