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志明

  摘要:对江苏省538家企业的问卷分析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有较大差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金融抑制则是根本原因。最后从完善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民间金融机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抑制;江苏省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041-0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缺陷论。二是信息不对称论。三是中小银行发育不足论。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解释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以及其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根本原因。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完善金融体制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事实说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只能从金融体制自身的缺陷中去寻找。笔者认为,我国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金融抑制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问题。所谓金融抑制,就是由于一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地决定利率和汇率并强制信贷配给,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金融与经济之间陷入一种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状态。主要表现:一是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但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大银行经营和服务效率低下。二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不发达,储蓄者与投资者相互隔绝,企业通过市场融资困难,大量的中小企业普遍使用内源性融资方式。三是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下,由于资金供不应求,金融体系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贷款,能获得贷款的多是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或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其他企业,贷款不讲经济效益。四是生产要素难以实行最优组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经济发展的迟缓和经济效益的低下。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干预、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全是金融抑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江苏是全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90年代后期私营个体经济又实现了大的跨越。由于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两地中小企业的产业类型、规模结构、科学技术水平等都有较大差异,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成因,笔者选择苏南的张家港市和苏北的宿迁市作为调研地点。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38份,有效率为97.82%,其中张家港市有效问卷300份,宿迁市238份。样本企业成立于不同时间,且具有不同的规模、分布于不同行业,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由于融资渠道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又是不同的。
  
  (一)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状况
  在问到当前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哪些资金方面的困难时,66.36%的企业回答流动资金短缺,34.20%的企业回答技改和追加投资短缺,10.97%的企业受三角债务拖累,4.28%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只有11.15%的企业不存在问题。
  
  (二)融资成功的中小企业还不是很多
  
  近几年,成功融资的企业虽然在增加,但比例还不是很高。在问到过去两年中,企业是否曾从银行、信用社或其他融资渠道得到过资金时,60.22%的企业回答有;15.61%的企业有过融资行为,但没有成功;还有21.19%的企业没有融过资。分地区看,张家港市融资成功的中小企业的比重要比宿迁市高10.8个百分点。
  
  (三)中小企业中长期融资更难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用途是补充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但也有相当部分企业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设备。在资本市场发育不足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长期投资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这部分资金很难得到满足。当问到贷款的用途时,377家企业回答了问题,其中,71.09%的企业是补充流动资金,40.58%的企业作为技术改造,19.63%的企业购买设备,9.55%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短期贷款的企业占85.49%,长期贷款的企业仅占15.04%。
  
  (四)金融危机期间中小企业融资更难
  2008年下半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急剧萎缩,给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造成冲击,尤其是贸易型、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贷款更难。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地方扶持的骨干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贷款很难,它们在资金紧张时,主要靠大企业拆借。在问到与两年前相比,当前向银行、信用社借款的难度时,有68.87%的企业认为现在向银行、信用社借款难度增大了,只有22.99%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
  
  (五)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更难
  中小企业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不同。一是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缓解,但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资产数量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经营业绩相对稳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因而融资相对容易,成功率也较高。资产小于100万元的中小企业在过去两年中融资成功的比例只有45.57%,而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的比例达77.36%。二是成熟型中小企业融资相对容易,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相对较难。成长型中小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往往需要通过规模扩张实现效益最大化,流动资金会经常出现紧张状况。调查显示,1990年以前成立的企业比2001年以后成立的企业的融资成功率高3.53个百分点。
  
  三、金融抑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较快发展,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规范等措施,使金融滞后经济发展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仍然十分严格,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表现为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足、政府对利率管制过严等。金融抑制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一)主要依赖于股东追加投入等内源融资渠道,外源融资渠道少
  由于通过市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性融资。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投资人经营积累,不断

滚动发展,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企业自有资金是十分有限的,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问到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时,60.78%的企业选择了股东股本金投入,8.74%的企业选择股东追加投入;56.51%的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
  
  与内源融资为主相对应,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企业占52.63%,50%-70%之间的企业占38.24%。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对负债持较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二)主要依赖于银行、信用社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渠道少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根本达不到发行股票、债券的基本要求,想要获得直接融资难于登天,外源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金融机构贷款。当问到企业遇到资金困难一般首先想到的融资渠道时,85.13%的企业回答是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其余途径分别是:向其他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借款的占16.73%,向股东、员工集资的占9.29%,占用上游企业的货款(以及预收货款、缓缴税金、拖欠工资)等的占4.09%,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正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占1.86%。而在324家过去两年成功得到过资金的企业中,62.04%的企业认为最重要的融资主体是银行,54.63%的企业认为是信用社。
  
  
  (三)中小银行发育不足,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
  金融抑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金融体系的二元结构,金融业由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非国有的其他金融机构处于从属地位,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合理竞争提高业务能力,金融系统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和城镇分布稀少。虽然近几年中小银行有了较大发展,但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仍没有被打破。以张家港市为例,随着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中小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当地的银行已有13家,但真正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只有市农村商业银行一家。2003、2004年,全市商业银行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397.57亿元、458.10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分别占75.9%、76.18%;2008年,全市商业银行年末贷款余额787.94亿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占72.41%。
  大银行在办理中小企业贷款时具有天生的劣势。一是信息劣势。中小企业信息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一方面,大银行地方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经常调换,使其对地方企业的了解程度较差;另一方面,即使经理人员能够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很难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二是机构和人员劣势。工、农、中、建等大银行只在有限的几个中心镇设立了网点,配备了客户经理,很难满足广大企业客户群体特别是集镇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局限了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拓展。三是成本劣势。中小企业贷款具有“小、频、急”的特点,单位贷款成本相对较高,虽然政策允许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可比官方利率高10%-50%,但对习惯于向大企业做批发业务的大银行而言,给中小企业贷款仍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
  
  (四)担保机构发育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上明显倾向于大企业,即使愿意提供给中小企业,也需要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和复杂的审批程序。但现有的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资本金较少、担保规模不够大的情况。张家港市只有一家由市政府直接出资组建的金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2008年底,金港担保公司资本金1.6亿元,以资本金1:8的放大倍数进行贷款担保,可以担保12.8亿元。同期,张家港市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已达787.94亿元,最大担保贷款额只占1.62%。而在苏北等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区,还没有担保机构。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84家曾申请过贷款、但没有成功的企业中,金融机构认为企业担保不实的占44.05%。在324家成功获得过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中,主要还是以房产和设备作担保,利用担保机构担保的只占2.67%。
  
  (五)民间金融不规范,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在问到最近两年企业是否有以下民间融资行为时,回答有民间融资行为的企业有286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16%,说明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活动较为活跃。分地区看,宿迁市有过民间借入行为的企业要高于张家港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对非正规的民间借贷有更强的依赖性。
  
  民间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健康的信用环境和相关的法律保护,民间金融还带来了许多借贷方面的法律纠纷。大部分企业民间借贷的月息在1%以上,少数企业达到了4%。在有民间融资的企业中,仅凭信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企业占37.07%;有25.17%的企业有过延期偿还情况,4.14%的企业有过无法偿还情况。分地区看,宿迁市有过延期偿还的比例较高,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间借贷活动风险更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创办时间短、规模小的中小企业融资较难;金融危机期间,中小企业融资较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而金融抑制则是根本原因,表现为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足、政府对利率过度管制等。为尽快消除金融抑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以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可以将国有银行的县域机构改造为独立的地方银行或新设一批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以推动地方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组织建设两方面人手,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二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不仅需要具备向中小企业提供债务资本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提供权益资本的途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好相反。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中小企业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另一方面要利用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那些达不到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发展前景好的投资项目加大投资力度。
  三是加快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日益壮大的民间借贷,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小额信贷公司、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等各种民间金融中介机构的形式使其合法化。要在扼制恶性高利贷和金融诈骗活动的同时,鼓励正常范围的民间借贷活动。
  四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关键。利率作为资金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借贷市场上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来调控和影响利率,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
  
  参考文献:
  [1][美]R.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美]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4]彭洁.金融抑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开发研究,2005,(5).
  
  (责任编辑: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6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