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心竞争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商业运作模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包括会计行业在内的各行业都日益重视核心竞争力。传统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价值日渐衰减,为保持财务会计旺盛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被引入会计领域,并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基本问题,以使其与其他信息竞争中处于优势。本文首先对什么是会计核心竞争力进行综述,然后探讨如何保持会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职业判断 计量和报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而有的只能成功一时,还有的甚至没有成功的机会。纵观全球,凡成功的企业,都无不源于其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力。由此,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哈默尔(G. Hamel) 提出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会计行业亦如此。那么,什么是会计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保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心竞争力是会计领域的基础问题,在任何学科中,基础问题虽然富有争议,但极为重要,以下一些美国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会计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判断:决策和控制。会计既是有助于决策的信息系统,也是控制的工具。决策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评价环境和行动结果,这两者都是为了更好预测未来。在选择决策所需的信息时,“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往往被牺牲。控制需将记录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与计划或预算进行比较,因此根据既定的规则准确计量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变得至关重要。当不准确的记录被用作资源分配的基础时,就会产生矛盾。决策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不同于控制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决策需要创新,但是创新在控制中却遭到怀疑。会计责任在控制中视为美德,但却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决策和控制之间不同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属性自身蕴含的矛盾,因此需要为不同的目的建立独立的会计系统。然而,一致性的属性要求淡化区别,将两个独立的会计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Sunder (2002)认为会计的核心基础在于决策和控制的多重分离,因为这种分离所造成的权衡使得会计的职业判断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会计不可避免地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计量:价值观和信息观。Krantz(1971)认为计量就是使用一个“数字关系系统”来描绘“经验关系系统”。但对于什么是“经验关系系统”,存在两派观点:一是价值学派,强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经验关系系统是有着资源和义务的实体,它随着时间及上述定义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价值理论有两个难点:一是在混合经济中,价值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二是日常使用的市价法有许多缺陷,即使在市场价值可以观测的地方亦如此。二是信息学派,强调在各种活动中信息的有用性,如评价报告实体或者评估他的管理团队,经验关系系统是企业经营下的事件结构及其关系的系统。可见,两学派在会计描述对象的观点上完全不同。例如,一家公司报告存货“估价”100万美元:价值学派关心的是这种“估价”如何更好的接近持有的价值,如重置成本或预期脱手成本;信息学派关心这个“估价”是否能传递同公司活动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信息。
(三)信息处理技术:压缩和冗余。Fellingham(2002)认为可以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科学,那么来源于经济背景的信息结果是否会与经济背景缺乏相关性呢?信息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定理:数据压缩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前者说明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压缩信息,后者说明在一个有噪音的信道中如何传递最大数量的信息。在噪音信道中有效编码方案是利用冗余。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既在会计账户和报表中压缩信息,又在复式记账中增加冗余。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对信息的压缩和冗余技术。Sunder 的二元论超越了会计的概念和实务,他从信息的决策和控制功能解释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问题。Demski 提及的计量在学术上支持了这种观点,他尤其推崇会计计量的信息学派。Fellingham 认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信息的处理技术。上述3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视角对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不难看出,有关会计核心竞争力的阐述都贯穿着信息这个重要概念,会计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信息。每一种观点都试图抓住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这一最重要且独一无二的特点,但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根据Prahalad 和Gray(1990)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我们认为,就会计学科而言,核心竞争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会计提供许多增值服务,进入广泛的信息市场;2.核心竞争力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3.是许多非会计信息难以模仿的。由此得出,会计计量和报告构成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有:首先会计计量和报告可以提供许多用户化的服务;其次会计计量和报告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最后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完美图表结构是许多非财务信息难以模仿的。而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的全过程,不可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核心竞争力的保持:迎接挑战
透过会计职业的发展历程,会计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会计努力地扩展职业范围。而最近半个世纪会计日益趋向放弃依赖主观的商业计量功能,更多的关注于结构化的标准计量规则。在新经济环境下如果决策者相信标准计量不再是决策相关的、足够精确的或可信的,那么会计就会遭受失败。会计必须在维持和改进标准计量的精确性和商业报告可信性的前提下,持续回到计量标准,甚至研究新的计量方法,因为这事关会计的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组织:科学化。1.从职能上看,会计对内管理应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始终围绕培育、保持和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来组织会计工作,发展会计技术和方法。2.由于管理外延的扩大,会计也必须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息消化吸收能力,尤其要重视有关竞争对手和市场的信息。3.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源、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的知识等,因此,企业会计组织应具有学习性和动态性。
(二)判断:优化。1.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实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和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恪守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判断优化的前提。2.专业知识是职业判断优化不竭的动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实践,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职业判断的利器。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健全职业判断的内外约束机制,保证职业判断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计量:多元化。1.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历史成本计量由于其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2.以货币计量为主,兼顾非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这类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此时仅用货币这一唯一的计量单位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通过非货币计量对于企业无法量化的生产要素进行衡量,因而成为未来会计的一种重要计量手段。
(四)报告:及时、全面、灵活。1.报告将变得更加持续。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一直是制约会计竞争力的因素,解决及时性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将报告变得更为持续。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在这一方面已做出努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披露不再局限于年报和半年报,而且要求披露季报。程小可(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年报披露时间呈逐年缩短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将会变成现实。2.报告内容更全面。为适应使用者不断增加的需要,可按照Wallman的建议采用彩色报告模式(Colored Model),按信息符合确认标准的程度分5个层次表述,将财务报告的内容扩展至包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顾客满意度和风险的计量等新领域。3.报告更加灵活。财务报告可以通过对“多栏式”报告模式、“事项”报告模式、数据库会计模式、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和差别报告模式的选择来增强其灵活性,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决策目的;同时为迎合特殊使用者,也可提供专门报告。
三、会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环境:内外部条件
会计理论界对计量属性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运用多重计量属性,甚至诸如“斯堪的亚导航器”模型之类的非货币计量手段日益成为可能,尤其是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另外,非货币计量的采用拓展了会计的计量功能。这些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已充分体现:引入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5种计量属性,并谨慎推广其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信息生成和传递成本,使会计能提供适时、全面、灵活的信息,为保持会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其专业判断能力增强;同时随着公司制改革的深化,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审计市场逐渐的成熟,从内外两个方面约束会计信息的提供,保持会计信息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跃堂,毛旦霞,罗慧.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挑战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
[2]程小可.年度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2).
[3]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J].财务与会计,2002(1)(2).
[4]肖凯.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1).
[5]刘爱东,谭艳.200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问题思考[J].技术经济,2001(8).
[6]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1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