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 璧

  摘要:本文根据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对商业银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将新会计准则的精髓运用到会计实践当中,完善银行的内部治理、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8-0047-02
  
  一、金融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重新分类及计量
  新准则按金融工具属性将金融资产“四分类”和金融负债“两分类”,其计量也由公允价值原则代替了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这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性变化。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实际利率”、“摊余成本”、“利得”等新概念来对商业银行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终止计量。初始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处理,以及处置金融资产或结清金融负债所发生的费用的处理。新准则采用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并按初始确认时的不同类别作出了规定。具体计量要根据具体分类分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计量或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原则上,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人当期损益。以摊余成本计量但不是用作套期保值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利得或损失发生时计入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的减值准备
  新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作了较大调整,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要求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重大和单项不重大的组合金融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商业银行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可以杜绝一些银行利用减值准备转回迅速改善财务状况的现象,使得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三)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
  新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求对本规定试行之日前没有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衍生金融工具,应在本规定试行之日按公允价值入账,同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如衍生金融工具已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但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应在本规定试行之日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四)实行套期保值会计
  套期保值会计是要求在相同会计期间将会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将套利、投机业务与会期业务分开,防止银行利用这种损益确认上的差别进行经营成果的人为调节。
  
  (五)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披露
  新准则在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和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方面在原则上作了较大改动,扩大了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披露的范围,提高了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水平。新准则要求企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存在。
  
  二、金融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上相似,实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目前各商业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工作来看,各金融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采取分步逐层推进的方式,执行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形式上看,各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实现了报表披露与新会计准则的对接,逐步推进使用新会计准则科目,但从实质上看,各商业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执行力度还不到位。没有将新会计准则的精髓贯彻到日常业务中。
  
  (二)金融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程序系统改造难度较大
  如何将“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等新概念具体应用到各商业银行日常管理过程中,最好的办法是开发建立一系列新的估价、定价模型系统。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会计核算层面的各种新问题。但是由于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系统都是全行集中的,核心系统的改造一旦略有偏差,将对全行的业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对核心系统的改造非常谨慎。加之,新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核心系统的改造难度大,成本也高。
  
  (三)新会计准则与税务政策尚未完全衔接
  目前,税务监管机构尚没有明确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纳税处理,商业银行出于纳税考虑,不敢轻易将原来的核算方法完全摈弃。但是同一套会计核算系统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差异很大的准则,即使是纳税时做纳税调整,也将非常复杂。以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为例。税法规定残值率为5%,而新会计准则未规定残值率,两者折旧年限规定也不同,带来大量长期的纳税调整,工作量和成本都很大。又如,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因某时点上资产公允价值或上升或下降,导致银行在损益项目上列示收益或损失,这类收益或损失如何在税收上进行调整等。
  
  (四)要求相关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
  新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如没有活跃公开市场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判断的可靠性又是建立在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之上。大量业务需要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就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难度。
  
  三、政策建议
  
  (一)注重经营理念的转变
  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理念是将会计目标从反映“过去”转变为反映“当前”,其特征是从原来的历史成本原则转变为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历史成本原则已经不能如实反映某些产品的真实利润。要充分理解新准则中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这些概念中蕴涵的科学管理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从信息系统中提取出更多、更全面的风险信息数据,以利于管理层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种风险。增强本行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改进完善核心业务系统
  一是自行开发业务系统。在进行新核心业务系统开发时,为确保开发成功和运用的连续性、稳定性、安全性,建议仍延用业务部门先提需求、进行差异分析后再根据传统流程升级改造系统的传统模式为好。二是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业务系统。在国内商业银行IT基础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并与国内优秀开发商有机结合是实现双赢优势、快速适应新会计准则下的核心业务系统的最优模式。
  
  (三)多方联动,协调配合推进银行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单方面的转变,而且还涉及政府其他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在各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希望财政、税务、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商业银行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滞后问题,及早出台新的相关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以便商业银行加快完全实施新准则的进程。
  
  (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实施新会计准则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涉及的业务面广,因此,新准则的执行需要商业银行所有员工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历史数据进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将新准则的要求融入到日常业务管理之中。所以,商业银行应对全体员工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目的是转变员工观念,充分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理念,掌握和使用公允价值、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等概念,积极有效的解决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责任编辑 李西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2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