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80后新富帮创业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80后有一个相对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更明显的特点:思维更活跃、更具创意。“勇气、学习能力、合作”,这是80后创业一代的新“标签”。80后出生的孩子具有不守常规、颠覆传统、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地工作,因而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他们退出有既成规则的游戏,并非出于消极,而是在动手写自己的规则,以你可能想不到的方式崛起。
  如果说,反叛能让他们不断创新,那么不断地学习和执著更能让他们走得更远。1999-2001年曾经涌现一拨大学生和海归的创业热潮,那时的先行者虽有少数幸存,但更多的是喧哗登台,悄然落幕。他们只是资本运作的产物,没有扎实的用户基础,也没有技术和应用基础,遇到泡沫自然会倒掉。新一拨创业者比较踏实,做的大部分都是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东西,很少做概念。而目前浮出水面的“创业四剑客”其实都在一线摸索多年。至今,李想创业有6年,戴志康从开发社区套件Discuz至今有5年,高燃创业也有3年。而得到投资人的青睐,有资本注入却是这两年的事情。在这之前,他们都曾经是“在长长的甬道上举着油灯划破黑暗探索的前进著,最惧怕足以吹熄火光的冷风。”对理想的执著,让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
  与此同时,80后创业者是赶上了一个适合创业的“幸运时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为7700万,宽带用户数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强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促进了各种各样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产业的机会大为增加。
  人们对IT商情的需求,促进了李想的IT网站蓬勃发展; 互联网社区的活跃给了戴志康卖社区软件的机会;视频的日益流行让高燃的MySee有用武之地;网络游戏的风靡让茅侃侃意识到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辟新天地。
  手机动漫、网站制作、电子杂志、语言编程、网络游戏……这些是年轻人最熟悉的领域,10年来集中了最多创富传奇故事的地方,也成了草根族80后创业的首选项目。
  草根族80后创业人群的迅速崛起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上世纪80年代正是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互联网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改变。80后的这群年轻人正是这场革命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从小便与互联网打交道,对数字、网络技术熟悉。这也是他们会选择从互联网行业挖掘第一桶金的原因之一。同时,今天的互联网产业仍然在继续膨胀,其中还隐藏着无限商机,因此许多人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除了产业的机会外,投资融资环境的宽松也让创业者敢于迈出一步。国外创投纷纷进驻中国,本土创投兴起,使得创业者的资金难题有望得到解决。周鸿曾经在一个会议上说,中国的上空飘浮着数百亿美元。这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风投对中国市场的青睐人们早已熟知。只要你有好的项目,不怕找不到钱。
  戴志康所在的康盛公司正是随着风险投资注入,规模逐渐扩大。2005年先是天使投资人周鸿投了约100万元; 今年5月,红杉中国基金又投资几百万美元,康盛公司得以扩大到现在的50多人,同时实施公司的下一步战略――从卖软件产品转为卖服务。
  社会舆论对创业者也给予了宽容和鼓励,社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再要求人们一生固守一个职业。相反,“没有创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年轻没有失败”等观点的深入人心,体现了社会风气的转向。80后创业者们从社会上得到的鼓励比前辈们多。
  零成本创业是互联网行业的一大特征。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是互联网创业所需的全部投入。李想1999年创业之初,每个月的花费只有几百元的上网费,第一年就进账10万元。互联网产品推广和营销的成本也较低,不用到大街上贴告示,不用花血本在媒体上砸广告,广发邮件就能“钓”到客户。戴志康自2003年开卖软件至今,数万客户都是送上门来。
  没有互联网,年轻的低成本创业者不可能在短短三四年内迅速完成原始积累。让我们看看80后“创业四剑客”公司的现状吧。
  李想走的是IT专业门户网站之路。从1999年至今,互联网潮起潮落,无数网站被雨打风吹,创办于1999年的PCPOP能够成功度过互联网泡沫“劫难”,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李想认为,“全靠有扎实的用户基础。我自己也是互联网用户,我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需要。例如1999年到2000年,最火的是3D显示卡,而媒体和网站能提供这方面信息的不多,我通过自己的网站帮助自己和用户实现了3D显示卡的梦想,这些用户到现在还跟随着泡泡网。”
  尽管4人当中,李想的赢利状况最好,但这条路似乎能看得到尽头。网站的收入主要是广告,而市场上IT广告的总量并没有上升趋势,加之竞争的激烈,这块收入要大规模地上升不大可能。或许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李想去年创办了汽车之家网站,虽然现在没有收入,但李想希望以后汽车之家网站的收入逐渐上涨。
  茅侃侃所在的爱航公司(Majoy)运作“真人实景数字游戏”。即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与真人CS不同,Majoy不仅有数字设备介入,还有剧情、任务,甚至将来的线上线下结合。茅侃侃说,“Majoy要让游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后还要把实景搬到整个城市中。”据悉, Majoy今年9月1日内测,10月将在北京的雕塑公园正式运营。茅侃侃希望把Majoy做好并成功复制,变成KTV那样的产业。
  高燃所在的“狗仔网”进军新媒体娱乐帝国,广告收入、无线业务、明星衍生产品和产业整合,是“狗仔网”4个主要收入来源。最近获得VC肯定,拿到国外知名VC几百万美金投资,也表明了投资界的认可态度。
  互联网为年轻的创业者带来了希望,但也框住了80后的眼界,在“80后创业投资大会”现场,一份又一份的创业计划看得风险投资者悄悄叹气,这些雷同的设想,有的只是个空泛的概念,有的并不新鲜也没有独到之处。大多都是在现有大市场下的细分概念,许多创业者都只带来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没有实体公司。投资人比较钟爱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项目,建议创业者们先干点实事,做做看,等已经初具规模时再寻求投资人,会更容易打动投资人。关键是他们人机交流的时间多,而缺乏人际交流和与社会接触的经历。
  产业培育模式有两种。一是资本运作导向型,并购是手段,又称“养猪战略”,目的是高价卖掉;二是产业运作导向型,又称“养儿子战略”,目的是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实业的刘琦开就是这种类型。
  一位创业者困惑地说:“我接触过很多60后、70后的投资者,他们都跟我说,做企业要养儿子,不要养猪。我也知道应该养儿子,但是现在实力有限,只能先养猪,以后有了实力再养儿子。”他的话其实说出了几代人的不同观念,年纪较大的企业家,倾注毕生的心血到一个项目中,一生只做一个企业,完成一项事业,而年轻创业者已经习惯了有个好价钱就卖掉,个人的成功与企业的成功不划等号。
  然而,无论是李想的泡泡网,戴志康的Discuz,还是茅侃侃的Majoy,高燃的“狗仔网”,创业的年限最长的不过7年,短的只有两三年。这些都还是很年轻的企业,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聚集了大量资金。而当这些年轻的企业进一步做大时,必然会面临种种选择和重重困境。
  成功的创业者并不等于成功的企业家,“养猪战略”所缺的正是企业家精神。对80后新贵们来说,衡量成功的标尺是企业市值、个人身价,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为员工、为客户、为社会负责,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他们成长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路还很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46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