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扬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困境,有自身问题,也有市场竞争大环境下不利一面。其中一个主要阻碍企业快速发展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在提高自身素质与竞争力,以及如何加强结合自身条件及其所处环境,确定最优融资规模,灵活运用融资工具及其组合,寻找最佳融资方式的对策,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融资 对策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由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在全国整体经济中占据大半壁江山。具体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1.促进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 近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 的城镇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2.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医药生物制品等高科技行业异军突起,对一国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而这些行业中最具活力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3.促进出口。据统计材料, 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创造利税中的比重, 分别为60% 和40%。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约60%。我国出口的许多大宗商品, 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
  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中小企业员工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1)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是对社会享有民事权利、负有民事责任的人员,对单位内部具有领导、管理单位所有工作的最高权利和责任,当然也应领导和管理会计工作。而单位内部的基层职员则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管理之下的工作人员,他们要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负责人对社会负责。同理,也要在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允许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员工去实现自己的职业道德。
  (2)中小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偏低。在对中小企业人员职业道德做出的总体评价中较差的占14.83%,极差的占2.28%; 在普遍发生的信息失真、欺骗不负责任的现象中,主动出谋划策的人员占11.2%; 反映中小企业人员职业道德面貌四方面具体表现中做得不好的占13%;基本不能做到的占2%。这些人员集中反映了职业道德的欠缺和失范,他们在做出违法违纪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又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其形成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主要方面的原因是这些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偏低。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虽然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却一直困扰着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界的共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法律环境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和融资方式单一 。①融资的法律环境规范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具体在于: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只有外商投资企业才能直接利用外商资金;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够从事贷款业务。②融资法律环境规定了不同组织类型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条件。③目前缺乏企业发行债券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缺乏系统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并做出了一些相关的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在政策落实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上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3)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性规定导致中小企业银行借款实际资金成本较高、融资风险加大。目前商业银行考虑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很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即使提供贷款,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往往设置严格的限制性条款。这些限制性条款的存在往往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扩大了其融资风险。
  (4)社会中介担保功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地,商业银行为避免风险, 要求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但中小企业大多厂房、设备地处偏远、价值低、可转让性差,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物或担保人。 一些高科技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高, 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比例较低, 这些企业也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从担保贷款看,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在中央有关政策扶持下各地陆续建了一些贷款担保公司, 但是担保公司资金筹措难、规模偏小, 不能满足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另外,我国的担保机制存在着担保机构风险基金来源少和尚未健全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的问题。
  三、加强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1.严格执行法规,规范管理体系
  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总的管理与控制。只有建立一系列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才能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者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中小企业应首先创建一套适合于公司自身的基本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之上再随企业的发展对制度架构建设中的核心制度和其它各类具体制度予以逐步完善。
  2.加强中小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修养
  员工道德水平的提高固然离不开道德教育,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要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为道德不同于法纪,道德不是按强制的、无条件的规定执行,而是通过内心信念力量的作用,反映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没有员工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仅仅靠外在力量,即用法律、规章、制度去强制员工应该怎么做,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机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将该机构作为管理中小企业的最高机关,把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合并集中, 负责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进行产业信息指导、推进技术进步、组织职业培训以及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组建、资金筹集和运作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金融、财税、技术等方面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政府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从而构造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
  另外,为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应选择适当时机合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尽快实施法人所得税制, 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借鉴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的经验, 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税收政策。此外,在财政补贴上,政府政策也应给向中小企业倾斜。
  4.构建健全的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降低银行业的集中化程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之所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离不开中小型银行,中小银行之所以比较适应向中小企业融资,与大银行相比至少具有两大优势:其一是规模匹配优势;其二是中小银行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针对近几年因国有商业银行权利集中、机构收缩而留下金融服务空白,他认为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市场,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步伐,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除此以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要金融民营化。要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就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并指出下一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创新的重点应当是放松金融管制,发展活跃的多层次金融市场。
  5.加强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指数
  国家经贸委出台《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 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因此中小企业信用度的低下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经营者(业主) 、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以及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担保体系。
  同时,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建设,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自身素质不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因此主张企业要加强内部建设,提高内源性融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效益。(2)规范财务制度。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3)不断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4)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浪南,谢清河. 我国小额信贷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3) .
  [2] 刘晓昀,叶敬忠. 小额信贷的小组贷款与信贷机制创新[J].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3) .
  [3] 张忠法. 关于小额信贷问题研究与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 2000, (29) .
  [4] 杜晓山.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新发展――德国、阿尔巴尼亚和乌克兰小额信贷的研讨和考察[J].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0)
  [5] 张勇. 孟加拉小额信贷模式的最新发展[J].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6)
  [6]张婉君,王骏.“入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2,(3)
  [7]王珍义,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缺失与完善[J].企业天地,2004,(8).
  [8]马军生.内部控制十大漏洞[J].企业管理,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4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