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政校企协同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互联网+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为了传统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在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市场需求出发,政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对于推动各类产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政校企角色;协同培养;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出口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下,“互联网+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了传统外贸企业寻求海外商机的新选择,也是实现电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为外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助推外贸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但是经调查,具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了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素。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协同合作,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大量的外贸企业借助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将市场从北美贸易、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不断地延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贸易模式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大批量、小批次、订单集中的B2B模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小批量、多批次、订单分散的B2C模式,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交易小额商务的C2C模式。中国的跨境电商交易不断扩大,从2017年的6.3万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7.9万亿元。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特征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适度规模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的智力支持。跨境电商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从专业知识角度,跨境电商涉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从专业技能角度,跨境电商人才需具备语言(英语或小语种)、电商平台运营、信息技术等技能。从从业能力角度,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协调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不同国家的法律知识和处理产品纠纷能力等。从职业素质角度,跨境电商人才需工作认真踏实、积极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根据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显示,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开展协同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政校企角色
  (一)政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政校企协同培养是一种在政府引导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研究已相当广泛,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学”、加拿大“指导部”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都为政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很好的借鉴。在国内,也展开了很多政校企協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有益探索。陈旭华(2014)从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四个方面,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依托、企业为主体、行业为纽带的义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郑雪英 (2014)认为可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导入制、创业实战教学法、教学工厂等形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政府角色
  政府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领航者”,也是工作开展的“软硬件”供给者。政府要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层面的方向性指引,规划和调控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层次,提供稳定、和谐、优化的发展整体环境,创造公平、公正、安全的发展秩序。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平台搭建、基础设施保障等工作。
  (三)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企业角色
  跨境电商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决策建议者”,也是“环境”供给者。跨境电商企业具有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跨境电商职业标准的制定、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分析,为政府提供决策指导并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提供真实的技能训练环境,并与高校开展订单培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参与入园办学等形式的合作。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高校角色
  高校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在培养机制方面,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一支“双师团队”。在人才输出方面,高校在订单培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入园办学模式中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多层次的跨境电商人才。
  四、跨境电商人才政校企协同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校企协同培养中的问题
  在“互联网+外贸”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成为了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一种新的模式,跨境电商人才存在需求大、要求高、缺口大的问题。虽然多地都在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跨境电商人才“政府主导、高校主管、企业参与”的多方协同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和改进。政府对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跨境电商企业在资源共享、信息反馈、参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不足。高校在探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模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师资团队等方面欠缺。
  (二)政校企协同培养的提升策略
  1.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府支持政校企合作“入园办学”,对中小外贸企业入驻跨境电商园区给予场地、管理和租金支持,对于积极“入园办学”的高校给予资金支持,在园区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引导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育人方案,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为学生未来更好地从事跨境电商就业和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政校企合作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在政府和行业部门的推动下,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地方高校、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等组成的跨境电商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规模、专业设置与建设、培养质量与监控、校企合作与产学协同等方面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联合高校和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制定面向跨境电商产业的人才需求规划和人才培养标准,按照跨境电商产业和市场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并大力加强跨境电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3.政校企合作建设跨境电商智库
  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业内与业外结合、高端与实用结合的原则,通过长期服务、短期交流、项目咨询和论坛研讨等形式,吸收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高校的跨境电商领域相关专家,不仅提供理论研究支持,还能提供企业运营经验,同时能够把握整体经济运营态势和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
  4.政校企合作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训
  政府指导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和师资提升工作,大力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计划。组合各类跨境电商人才专项培训任务,面向跨境B2B、跨境B2C、各类产业和产业集群跨境企业培训紧缺跨境电商人才。
  5.政校企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交流与合作
  由政府牵头,组织各类跨境电商企业和高校,積极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研讨会和沙龙,研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发展途径、模式、政策体系等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整合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跨境电商行业龙头企业的资源,由政府牵头,企业和高校共同打造跨境电商产教联盟,搭建全国性的产教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各类实质性的产教对接活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难以生存、产业升级困难、人才全线紧缺、高校教育体系与行业发展脱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伟军,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创新与发展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6).
  [2] 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 价格月刊,2014(03).
  [3] 金贵朝、黄玉峰、刘作和,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人才培养,2016
  [4] 王丽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问题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
  [5] 郑雪英,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江苏商论,2014(11).
  作者简介:
  袁娅娅(1983.2-),浙江天台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