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丽芳

  [摘要] 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的大势所趋,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想在21世纪成为贸易大国、强国,缺此不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对策
  
  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的基本功能
  1.物色贸易伙伴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在传统方式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为了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必须付出极高的代价。而利用电子商务物色贸易伙伴,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借助有关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向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吸引相关客户开展贸易;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主动上网搜索各种经贸信息,寻找到理想的贸易伙伴。
  2.方便咨询、洽谈。咨询、洽谈是每一笔国际贸易业务的必经程序,也是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方式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咨询、洽谈的过程既漫长,又不经济。因特网不仅具有便捷、低成本的通讯功能,而且具有高效、大容量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国际商务的咨询、洽谈活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买卖双方可借助电子邮件、新闻组和实时的讨论组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如有进一步的需求,还可用网上的白板会议来交流即时的图形信息。通过因特网进行咨询和洽谈可以跨越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流方式。
  3.网上订购与支付。电子商务可借助网站中的邮件交互传递网上的订购,并可通过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参与实现网上支付。网上订购通常在产品介绍中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交互格式框,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系统会用交易确认信息单来保证订购信息的收悉,订购信息也可采用加密的方法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致泄露。国际贸易中的网上支付对可以直接通过因特网传递交付的软件、音影、咨询服务等无形产品交易来说极为便利,可节省很多人员的开销,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支付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4.交易管理网络化。国际贸易的业务活动牵涉到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以及金融、保险、运输等众多配套服务部门,对国际贸易交易的管理包括有关市场法规、税务征管、报关、交易纠纷仲裁等多个环节。在传统的运作过程中,企业必须单独与各相关单位打交道,必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的交易管理做到无纸化、网络化,使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可直接通过因特网办理与银行、保险、税务、运输各方有关的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完成部分或全部的结算以及索赔等工作,大大节省了交易过程的时间和费用。
  二、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电子化、商业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然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程度极低,很多企业连计算机还没有买,少数企业即使有计算机也主要是用来打字和计算,而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大多没有实现电子化。金融机构尚未实现电子化,全国性的金融网络还没有形成,商业电子化又落后于金融电子化,有的甚至还没有起步。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方便、快捷、高效,但由于我国各专业网络规划不合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网上速度慢。这也会影响网上购物的积极性。
  2.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性不够。目前,由于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还缺乏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性。多数外贸企业虽然已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环节,建立企业网站或专业网络平台的仍为数不多。同时外贸企业竞争意识不够,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的竞争优势,提供更优质、更低廉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确保不被淘汰。而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即将带来的巨大冲击,仍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3.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电子商务应用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安全显得尤其重要。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的安全性主要是由计算机安全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发展而来的。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还很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况且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没有见面,将会产生很多传统商务模式中不会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如何保证商业机密不被窃取、维持数据库的保密性、防止商业欺诈、支付系统不被破坏,以及如何判定交易方的身份及用户信用、电子签名的真伪、如何保证商家的利益等,是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
  4.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有待改善。总的说来,我国的信息化政策还不够完善,尤其体现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关的政策不够明朗,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标准还都没有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存在较大问题。因为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涉及到交易双方、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国家,这就需要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建设,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5.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严重。电子商务需要建立在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消费观念习惯的改变基础上,需要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的人才。而目前企业普遍缺乏精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人才。人才的缺乏,在全球电子商务发展中是普遍现象。据美国的统计,其国内缺少数十万名软件系统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师,希望到中国招募软件工程师。与此同时,日本,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也因为人才需要,要到中国招募相关人员。目前我国对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需要量尚未见到具体统计数字,但是,从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看,将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投资大、风险高,企业难以承担这类投资。我国政府在推进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对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但可以继续加大国家主干网络建设,促进网络统一协调,提高网络覆盖面,保证东部外贸企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向中西部地区有所倾斜,保证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外贸企业同步发展电子商务。要继续增加出口带宽,逐步降低外贸企业的上网费用。
  2.转变观念,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正确认识,认为电子商务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或传统的业务运作方式还没有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认为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还不成熟,导致我国外经贸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对我国的企业来说,转变观念,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贸易的开展不仅仅是一种贸易工具的简单应用,其体现的是企业内部经营观念的彻底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3.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问题是各国发展电子商务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涉及外经贸及与其业务相关的银行、税务、海关、外汇、保险等诸多部门和行业,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推行也有赖于以上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共同努力。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美国、欧盟等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也不例外。虽然我国已经相继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法律规范,但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我国应该尽快推出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税收等法律和相关市场规范,对不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尽快进行修改,为推动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与指导。发展电子商务没有现成模式,因为涉及面广,对社会的影响大,所以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要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深入调查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同时,建立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国情,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健全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以保证电子商务按预期轨道发展。
  5.加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我国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不足,要继续推进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教育和培训,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充实和提高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综合能力。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建设,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要继续组织灵活多样的在职培训活动。鼓励非盈利性和商业性的电子商务培训活动。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自由贸易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电子商务在新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其对全球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有关电子商务的国际规则的制定,决不轻言放弃,努力争取相应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顺应潮流,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发挥后发优势,使本国的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秀华:论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
  [2]董萍齐秀华: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