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风险及管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随着上述模式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将会成为PPP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以及实践者。PPP模式下,如何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以及预测企业存在的潜在的风险点,然后据此采取强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防控,是每个建筑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PP模式的起源以及实际发展历程,剖析了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面临的相关风险,然后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控对策,旨在为建筑企业在PPP模式下更好地开展风险防范与管控提供有效的依据以及参考。
  关键词 PPP模式 建筑企业 风险 管控对策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国家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资金略显不足,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产生了PPP模式这样一种全新的公私合营模式。该模式属于一种对项目融资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优化的模式,其本质主要是政府通过将经营权以及收益权授予私营企业,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通过不断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式以及融资渠道,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金更加充分,从而有效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与发展速度加快。本文在充分分析PPP模式下的建筑企业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风险的管控对策。
  二、PPP模式的发展历程概述
  最早确立PPP模式要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正式授权给佩里公司,允许其开展水设施相关内容的建设。而我国的PPP模式是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最先应用PPP模式的是交通领域的高速公路,此时主要采取的是BOT工程模式,结合国内社会资本与国外资本,合作形式为地方政府与中外合资企业之间开展合作。随着PPP模式在高速公路领域的全面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PPP模式逐渐被应用于其他很多领域中。虽然PPP模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然而现状就是我国在PPP模式这个方面并未制定一套专门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经验也非常欠缺,因此,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同私企签订合同时,政府应变水平较低,有时很难将临时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难以有效调节公共利益与PPP项目利益的平衡。
  三、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风险分析
  (一)政府参与产生的风险
  政府在对PPP项目融资以及选择具体的建设方案方面,具有一定的监督职责。然而,政府在履行签约合同时,未能完全按照或者根本不按照签订的合同来开展相关合作。此外,政府作为国家公共部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PPP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转产生干涉作用。政府的干涉,直接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建筑企业会因此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建筑企业在开展PPP项目的过程中,要参与项目的融资。首先,建筑项目融资方案以及融资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等问题,将直接导致融资成本水平升高;同时,随着通货膨胀,以及市场利率如出现较大变动,也会使建筑项目融资成本风险水平提高。其次,若资金筹措力度不够,将会对建筑企业后期建设产生直接影响,最终会造成建筑项目停滞,甚至会导致建筑项目合约被缔结。此外,融资担保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公司的主体是否要为项目公司贷款提供相应的担保。因此,确定担保公司,能够促进整个建筑项目融资的顺利实施以及开展。
  (三)采购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对于PPP建筑项目而言,一般采取的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以及单一采购等,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企业就会衡量其合适性;PPP项目对投资者的经济吸引力不足,加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意识水平不高,会导致招标不成功或者标的无效;招标文件不齐全,会导致内容在深度方面严重不足,甚至是错误变更范围,权利义务不确切等;招投标程序复杂,市场上低价中标、围标等方面的情况常常出现,未形成强有力的招投标竞争力;公共部门信用度缺失,评标方法不合适,评标过程也有失规范。
  (四)合同文件中存在的风险
  建筑项目签订的合同有很多,包括投资、融资、采购、项目建设以及后期运营情况等方面的关系,合同的签订、履行以及变更等环节均可能引起各类风险的产生。比如合同内容不完善、存在霸王条款、甲乙双方权责未明确、合同履行不合理以及文件归档不规范等,这些合同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均会导致各种风险产生。
  四、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风险管控对策
  只有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密切地配合与协作,才能确保PPP模式正常运行,这就对政府与社会资本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对策来防范风险,此外,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构建一支素质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积极构建一整套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一支素质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
  对于一个建筑企业而言,拥有诸多人才才会具备更大、更多的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筑企业应强化对人才的培养。如果建筑企业在当前时期仍是传统单一地承包建筑项目,是难以拥有全新的发展空间的。建筑企业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政府大力支持PPP合作模式的机遇下,积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从而增加获取PPP项目的机会,并深入开展PPP建筑工程项目。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内部结构改革,积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运作水平。
  (二)构建一套完善的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
  PPP发展模式下,建筑企业如何取得可持续稳步发展,是现阶段建筑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要求建筑企业开展全过程管控。众所周知,PPP模式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护建筑项目的设计及运营,然后政府按照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支付相应的费用。因此政府部门的职责就显得十分重要,需要对PPP项目开展全过程管控,从而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协调平衡。然而由于政府自身还存在一些体制方面的問题,如管理层级长,这会导致PPP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决策效率下降或者与政府产生争议性问题。此外,纵观PPP项目运行的全过程情况,还能发现很多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政府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等,都会对PPP建筑项目产生影响,同时也对PPP项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各方在PPP项目实施之前就应该积极地进行规划,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构建风险管控体系,将风险水平降至最低。
  (三)牢牢树立风险管控意识
  PPP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应牢树风险管控意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判断与预测,做到提前防范。在建筑工程项目签约之前,建筑企业需对项目的经济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合同签订前应认真研读合同条款,通过合同谈判等途径,有效规避潜在的合同风险,为企业争取正当权利。此外,建筑企业在融资以及项目经营管理中,应对市场经济以及企业所处环境的改变情况予以关注,从而提前预防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尽快实现建筑企业的目标。
  五、结语
  PPP模式不仅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还使建筑企业面临众多风险,如政府参与产生的风险、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采购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合同文件中存在的风险等。对此,建筑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上述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在PPP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为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杨超.对PPP模式功能与项目风险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5(09):42-43.
  [2] 冯小强. PPP投资项目的运营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6(12):121-123.
  [3] 高健,郝佳莹.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2):72-74.
  [4] 李晨宇,李学军,胡振.公私合作(PPP)项目契约前中断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51025.htm